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6月9日上午皮肤科病房:冷医生,同科室的女医生喊住了我,上级医生刚刚电话通知,要收一个很重的患者。


我心里咯噔一下,很重,究竟多重。


我问她:什么样病人。


她说具体不太清楚,考虑是重症药疹,因为感冒发热,吃了一些药物,引起发病。是xx医院转过来的。


这个病人,还是你来主管吧,她说。


我答应:好,我来主管。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随后,我打电话给上级医生,得知病人现在急诊病房。


她去会诊过两次,上级医生并对我讲了一些大概情况。


期间我跟急诊医生也通过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


基本情况是80多岁老太太,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在急诊有过脓毒性休克的表现,抢救过。


当天下午,病房护士说,冷医生,急诊病房打电话过来,说要转一个重病人上来,你知道吗?


我说我知道,上午有人通知我了,转吧。


放哪一床,护士问。


我说:放在离护士站最近的,位于护士站对面的那个房间,这样方便观察。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下午大概三四点钟,病人上来了,平车推送。


大家迅速忙碌起来,过床、接心电监护,吸氧、梳理患者身上的管道等等。


此患者,第一眼看去,印象无法不让人深刻。


全身皮肤,几乎没有多少完整的地方,都是水泡,糜烂,渗出,跟大面积烫伤的表现是一样的。


患者精神状态很差,神智似乎有点模糊。


在交接病例资料时候,我注意到在急诊病房时,患者家属签署过一份知情同意书:即拒绝进入ICU(重症监护室)。


我当即问家属(患者女儿),为何不愿进ICU治疗?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她的回答是:


第一:其父亲曾经进ICU后没出来,所以她觉得进了ICU就很难出来了;


第二:她的母亲非常依赖她,时刻都不能离开她,进了ICU,只能探视的时间在身边,所以她无法接受;


第三:她觉得其母亲的病情的未到需要进ICU的地步。


我说先不说前面2条,说说第三条。


我注意到你母亲在急诊科是抢救过的,有脓毒休克的表现,血培养是阳性的。


而且你母亲80多岁了,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肺功能也不好。


胸部CT提示肺部存在感染、不能排除存在结核或真菌感染,肾脏功能也不好,现在皮肤和粘膜大面积水疱、糜烂。


其实情况是挺危险的,本身这类药疹死亡率就很高。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因此,你对你母亲病情的认知,跟我们实际看到的情况不太一样。


如果病情恶化,血压稳定不住,神智持续变差,这个在普通病房处理是很不安全的,该进ICU治疗,还是要进的。


我强调:救命第一位。


在这一点上,她和我达成共识。


她没继续说什么,沉默一阵子后,她轻轻地说:我老娘离不开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复出现的情况是:


冷医生,护士喊。


痰堵住了,咳不太出来,血氧低了,只有80多了,怎么办?


监测电解质,血钾高了,然后血钾又低了,血钠高了,怎么办?


病人吃不了东西,嘴巴粘膜破了,疼痛,怎么办?


胃管给营养液要给多少?尿少了,咋整?


血糖高了,然后血糖又低了,怎么办?


乳酸也高了,怎么办?白蛋白又低了?


神智模糊了,怎么办?


心跳快了,150,然后又170,怎么处理?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患者的指标上上下下,我的心也跟着上上下下。


每天给患者创面护理、换药,是个大工程。


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创面太大,每次一搞,就是好几个人弄弯着腰,在那里弄一两个小时。


不弄不行,感染加重就麻烦了。


翻身要勤快,预防褥疮产生;还要每天拍背,帮助咳痰,防止肺部感染加重。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要密切注意,特别是对于皮肤糜烂的患者,感染就麻烦了。


会阴部护理要做好,否则泌尿系要感染,下肢每天要帮忙活动下,要警惕静脉血栓等等,诸如此类。


期间,患者的女儿,对于基础护理,也帮了很多忙,基本上我们要她帮忙什么,都会努力去做。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只是在一些治疗措施方面,因种种原因,不太配合。


刚开始在急诊,不同意进ICU。这个前面提到过,也不同意中心静脉置管,后来还是弄了。


我说,这个病情,最好是能够用3天静脉丙种球蛋白,但每天会多好几天的支出。


她女儿不同意,说先用药看一看。


我说白蛋白很低,只有20多一点点了,需要补充。


刚开始不同意,后来同意了,然后要求一瓶一瓶地补,指标上来一点,就要求先暂停再观察。


也是担心费用问题,因为是自费的。


没办法,很多时候,我们能理解她一点,就多理解一点。


我们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


患者进来后,很快组织了一次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大家都踊跃发言,那次会议比预估的时间延长了不少。


仔细讨论了患者的方方面面,并将这些讨论意见,应用于临床。


记录者:人世间:我老娘离不开我


在进来后的第5、第6天,患者的皮肤情况逐步好转,头面部、四肢开始逐步干燥起来,皮肤也没那么容易起疱,糜烂。


生命体征及各种生化指标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总体趋向平稳。


治疗过程中,我们倾注了很多心力,看着患者病情在好转,其女儿慢慢开心起来。


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聊天。


我:你母亲生了几个孩子,


她:4个。


我:为啥就看见你一个人?


她:没办法,其他人年纪大了,或者距离远,老娘只能跟着我。


我:目前也花了好几万了,每次看你都是两三千的缴费,其他人出钱吗?


她:没出钱,他们估计是赚钱少吧,退休了,没多少钱,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这样我心里好过一点。


我:看得出来,你很爱你妈妈,时常看你拉着你妈妈的手,在说话,每次喂水的时候都好有耐心,还经常哄着你妈妈。坦白说,护理这样的一个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


她:是的,没办法,自己的老娘。


我:如果你妈妈最终能够康复出院,你是头功,真的。


她大笑起来,不,不,不,你们医生才是头功。


那一刻的笑容,使得我相信,她说的那句话:我老娘离不开我。


免责声明

本内容由皮肤科冷医生原创,为读者进行科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皮肤问题还需及时问诊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图源:pixaba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老娘   药疹   神智   急诊   静脉   病房   病情   人世间   护士   病人   患者   母亲   皮肤   女儿   医生   情况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