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怪物”黑洞,它大到不应该存在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怪物”黑洞,它大到不应该存在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巨型黑洞”,其质量之大,在理论上是不应该存在的。

这是一个恒星黑洞——恒星死亡、坍缩和爆炸后形成的类型。研究人员此前认为,其大小限制不超过太阳质量的20倍,因为当这些恒星死亡时,它们会通过爆炸失去大部分质量,爆炸会释放出被恒星风吹走的物质和气体。

这个理论现在已经被新发现的黑洞LB-1所推翻。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新闻稿称,它距离地球约1.5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70倍。

周三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发现。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怪物”黑洞,它大到不应该存在

“根据目前大多数恒星演化模型,这种质量的黑洞甚至不应该存在于我们的星系中,”发现这一现象的团队负责人说。“LB-1的质量是我们认为可能的两倍。现在,理论家们将不得不接受解释其形成的挑战。”

科学家们现在正在挠头思考为什么LB-1会变得如此巨大。

提出了许多理论,研究称,LB-1的绝对大小表明,它“不是仅仅由一颗恒星的坍缩形成的”,相反,它可能是两个相互环绕的较小黑洞。

另一种可能性是它是由一颗“回退超新星”形成的。这是一颗超新星——爆炸恒星的最后阶段——在爆炸过程中喷射出物质,然后物质又落回超新星,形成一个黑洞。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怪物”黑洞,它大到不应该存在

这种后退的形成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科学家从未能够证明或观察到它。研究称,如果这就是LB-1的形成过程,那么我们可能首次拥有“这一过程的直接证据”。

LB-1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黑洞,但它可能是同类黑洞中最大的一个。据美国宇航局称,有几种类型的黑洞,像LB-1这样的恒星黑洞在较小的一侧。超大质量黑洞要大得多——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亿倍。

科学家们认为,超大质量黑洞可能与星系的形成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存在于大质量恒星系统的中心——但目前仍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清楚它们是先形成的。

恒星黑洞的复兴时期

一般认为,恒星黑洞通常散布在宇宙各处,但它们很难被探测到,因为它们通常不发射x射线——只有当它们吞噬了足够靠近的恒星的气体时才会发射x射线。他们是如此难以捉摸,以至于科学家们只发现、识别和测量了大约24个恒星黑洞。

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尝试了一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小组没有寻找黑洞发出的x射线,而是寻找围绕着某种看不见的物体旋转的恒星,这些物体被它的引力吸引着。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很快发现了一颗比太阳重8倍的巨星,它围绕着一颗后来被证明是LB-1的恒星运行。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怪物”黑洞,它大到不应该存在

佛罗里达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Reitze说:“这一发现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恒星质量黑洞形成的模型。”今年5月,Reitze的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观测了一颗中子星和一个黑洞的前所未有的碰撞,碰撞在时空中产生了涟漪。

这两项发现——碰撞和现在的LB-1——表明科学家们正在达到“对黑洞天体物理学理解的复兴”,Reitze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还有其他一些发现为这一复兴增添了力量。今年10月,研究人员发现了他们认为是一种新型黑洞,比其他类型的黑洞要小。本周早些时候,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黑洞,它实际上在帮助新生恒星成长,而不是摧毁它们。

敬请关注青清时代,每天带给你最新的科技时尚,社会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黑洞   佛罗里达   中产   超新星   星系   射线   恒星   研究人员   物体   气体   怪物   科学家   物质   理论   太阳   发现   质量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