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2019年10月,在四川泸州市古蔺县城48公里处的古郎洞景区,游客何某在游玩过程中将两颗石钟乳破坏,约长30cm到40cm左右,并将较大的一颗扔掉,较小的一颗要带回家做观赏摆件。


景区安保人员发现石钟乳被破坏后报警,经警方协调处理未果。原告泸州古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古郎洞景区所属公司)将何某起诉至泸州市古蔺法院,要求被告何某赔偿损失并恢复原状。


2020年5月12日,泸州市古蔺县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何某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景区道歉,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后何某赔付景区损失2500元。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网友发声意愿较强,负面情绪凸显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显示,“游客掰断两颗数万年石钟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截至5月15日,全网相关信息达到1.81万条,微博话题#游客掰断两颗数万年石钟乳#阅读量达2.5亿,讨论近2万次。分析发布相关信息的微博类型占比,原创微博占比为34.33%,可见网民发声意愿比较强烈。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据统计,全网敏感信息占比为63.13%,舆论的负面情绪凸显。分析微博网友转发、评论使用表情,“”“费解”等负面情绪成为网友使用最多的表情,可见网友对何某破坏钟乳石及法院判决其赔偿2500元的态度;“doge”“允悲”等表情使用较多,经分析,侧面反映了网友认为赔偿额度太低,恐难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如有网友表示“原来2500元就可以掰两颗石钟乳”。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分析相关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高频词,可以看出部分网友表示应该将何某“拉黑”,放置在所有景区的“黑名单”中,禁止进入所有景区;部分舆论认为“赔偿”款金额“太低”。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罚2500元是否起到警示作用?媒体:治本还需立法


石钟乳成型缓慢,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时间,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古郎洞景区负责人认为,这个案子的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保护爱护好这种珍贵遗产,让更多游客观赏到美景。


部分舆论认为公开赔礼道歉与2500元的赔偿已经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常莎表示“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情况,2500元并不算一个很小的数额。此外,景区负责人明确表示起诉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要获取赔偿,而是要警示和教育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公开赔礼道歉与2500元的赔偿已经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也达到了提醒广大游客保护景区,文明旅游的目的”。


法律博主@周兆成律师 称“对于万年石钟乳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法院判其赔偿2500也是教育以及震慑作用”。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部分舆论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游客掰断两颗数万年石钟乳”处罚2500元过轻,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如此处罚会对舆论造成误导。


媒体人@楚萍微客 发文称“掰断两颗数万年才能长成的石钟乳,才赔2500?这个处罚太轻了吧。故意破坏这类景观的人必须严管重罚才能杀一儆百,才能杜绝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知名财经评论人@吴其伦 称“处罚太轻了,数万年历史的钟乳石,它的意义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样的处罚结果会让大众觉得:‘原来掰断一根钟乳石才罚款2500元而已’,以后逢人旅游就掰断一根,接受不痛不痒的处罚后,再将掰掉的钟乳石流入市场,那么这个洞很快就会被掰光,这会对我们的社会造成极差的舆论引导”。


据了解,游客损坏景观或文物的事件并非个例。2018年8月,有游客在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故意破坏丹霞地貌,还在网上炫耀,引起了公愤。最终的处罚结果为,景区将涉事游客拉入永久黑名单。2020年3月28日,“八达岭长城重开首日被一游客刻字”引起舆论热议,经过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多方核查,刻字游客被找到,涉事游客承认用钥匙在城砖上进行刻画的事实,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对比“游客掰断两颗数万年石钟乳”与“八达岭长城重开首日被一游客刻字”关键词云图,可见针对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公开道歉”“赔偿”“黑名单”被频繁提及,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的呼声。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游客掰断两颗数万年石钟乳”关键词云图

掰断两颗石钟乳罚2500元,如此惩戒引争议

八达岭长城重开首日被一游客刻字”关键词云图


部分舆论认为景区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处罚过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评论“正因为过去处罚力度不大,一些人才对此产生了侥幸心理,觉得顶多罚款几百元,不至于‘伤筋动骨’”;长城网表示“轻微的违法代价,可以解释破坏钟乳石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


部分媒体认为杜绝游客破坏景区景观这类不良现象,还需要立法约束游客行为,同时,普法教育与宣传也尤为重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文称“要想彻底杜绝破坏石钟乳这类不良现象,还需要设立全国范围内的保护法律,将石钟乳在内的所有不可再生地质资源都纳入保护范围,并确立合理合法的惩处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最好普法教育与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破石钟乳的危害性,不要再有侥幸心理”。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石钟乳   泸州市   中国青年报   古蔺   舆情   钟乳石   云图   长城   景区   首日   负面   舆论   游客   作用   网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