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瓜妈说:


不久前,我们去参加瓜瓜同学的生日会。小娃们凑到一起就扎堆玩去了,我们几个到的比较早的妈妈,就帮主人一起布置下气球什么的。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正忙着,一个妈妈忽然神色诡异地把我拉到一旁,我以为有什么大事,结果她压低嗓门问我:

瓜瓜妈,你真的从来、从来都没打过孩子吗?


我有点“哭笑不得”,看她的神色,我猜应该是不久前刚打过孩子正在事后的自责中,想要在我这寻求点安慰。


咱们一直说对孩子应该“温柔而坚定”、要“无条件的爱”,“打孩子”几乎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但有些时候,娃怎么说都不听、一个错误重复犯的时候,多少都会让父母有些情绪失控,打完又后悔是常事儿。


我非常理解这位妈妈,笑完我认真地回答她:打过啊!


你们没看错,我真的也曾经打过瓜瓜。不过,那是在他三岁前的事儿,偶尔他不听话极端恼火的时候,我们会在他屁股上拍几下。


但,3岁以后我们真的就是一下都没再动过他了。之所以能改变得如此彻底,在情绪多么崩溃的时候都能克制住自己马上就要抬起的手,是因为发生在3年前,瓜瓜2周岁后的一件事。


01


那是17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我们带瓜瓜出去玩。先是去了常州恐龙乐园,瓜瓜开心坏了疯玩了一天。晚上的时候,我们就开车到杭州城郊的一个温泉酒店,泡了个温泉休息放松一下。


温泉泡完回房间已经是11点多了,结果那天晚上瓜瓜就是各种作、怎么也不肯睡。各种好话说尽,他都油盐不进。一让他睡觉,就大哭大闹,还尖叫。


我和瓜爸就很火,我们也很累嘛,也想早点睡,眼看着已经快12点了,我们俩都急了,然后就啪啪打了他屁股。当时瓜瓜的屁股就通红了,打完后瓜瓜还是哭,不过不敢再闹腾,哭着哭着也算终于睡着了。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不过,接下来那个晚上我们却过得非常不安稳——瓜瓜发高烧了!


瓜瓜烧得小脸通红,迷迷糊糊中嗯嗯啊啊叫着妈妈。我跟瓜爸突然才意识到,其实刚刚小朋友就是生病了——并不是因为不听话,而是他身体不舒服又不知道该怎么跟爸爸妈妈表达和求助


而正是在他最难受、最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和慰藉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接收到他发出来的信号去抱抱他,反而推开他还动手打了他。


天呐,当时就觉得特别不应该、特别难过,尤其是瓜爸,看着发烧难受的瓜瓜,眼圈都红了。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02


第二天瓜瓜发烧还没完全好,早就已经忘了我们打他的事儿。回家的路上,我就在车的后排座一直抱着瓜瓜,抱到半路的时候瓜瓜突然不肯了说,“妈妈你别抱我了,我太沉了”。


看着怀里瓜瓜肉嘟嘟的小脸,头天晚上刚还打过他,可他却“不计前嫌”还这么心疼妈妈,怕妈妈累着,我忍不住就哭了。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从这件事之后,我和瓜爸就彻底“醒悟”了。做人家父母,我们都是第一次,还有太多需要进化的空间。当再一次觉得搞不定眼前这个小家伙的时候,我们不再只想着“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会先审视自己的情绪,确定自己不是因为情绪导致对他的不耐烦,然后再问自己:

孩子这么不配合到底是因为什么?


除了动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试?


是不是我自己的“父母力”修炼还不够?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03


听我讲完瓜瓜故事,这位妈妈也长叹一口气,给我讲了她前几天打娃的经过,到现在还在后悔。


那天晚上她陪娃在地垫上搭乐高。孩子玩得很投入,搭了一个恐龙,一个老虎还有2个车,一共4个造型。搭完以后,妈妈抬头一看,发现已经晚上10点多了,再洗个澡到睡觉也要11点了,于是赶紧催娃把玩具收好去洗漱,结果娃怎么都不肯收。


妈妈就自己先去刷牙了,说:我刷完牙回来你必须要收好了!


结果刷完牙回来,娃还没收!


妈妈就生气了: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说了你几遍了?这一堆玩具不收,都挡着路了!怎么我说的话,你是听不懂吗?


结果孩子就哇哇大叫起来:这是我刚搭的造型,收起来就看不见了,我不收!


因为地垫铺的位置挡住次卧去卫生间的路,晚上老人起夜的话有可能被绊倒。所以她坚持一定要娃收起来,娃就始终不肯。僵持不下,她又急又气就把孩子打了一顿。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刚好这个时候,加班回来的爸爸回家了。看到怒气冲冲的她和被打后哭哭啼啼的娃,就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爸爸做了让她非常“自惭形秽”(那个妈妈的原话)的举动。


他蹲下来跟娃说:你能告诉爸爸,为什么不收玩具吗?


娃委屈地说:收起来爸爸就看不到了


原来孩子是为了等爸爸回家,给爸爸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爸爸马上表扬了娃的搭建功力,然后接着说:那这样好不好,你把它们都摆到卧室自己的小学习桌上好不好?这样咱们都能看到,而且也不会影响走路。


结果娃抹了一把眼泪,就非常开心的去收玩具了。


妈妈说,当时简直无地自容,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愚蠢又失败的妈妈。只顾着达到自己管教的目的,却完全没有觉察的能力。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错打了孩子。如果当时她也可以压制住情绪,耐下心像爸爸这样问一问孩子“为什么不肯收”,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


04


是啊,孩子懵懵懂懂来到世上,在一次次的跌跌撞撞中逐渐成长。当他还没学会正确表达、还说不清楚的时候,就需要咱们父母能有敏锐的觉察力来帮助他。


想起瓜瓜发烧的那个晚上,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头昏乏力”、“全身酸痛”,更别提跟爸爸妈妈表述出来了。就像刚出生的小宝宝饿了困了就只会用哭表达一样,他无助地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而我们却只想着“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忘记妈妈最初始的职责是“照顾”,而不是“管教”。可即使这样,第二天的瓜瓜依然给了我毫无保留的爱。与孩子的爱和包容相比,我给的还是太少。


父母“打孩子”的原因有很多种,确实有熊孩子犯错或屡教不改的时候,但也不可否认,当孩子还小尤其在3岁以前,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孩子造成的


一个好父母不以你地位高低、知识多少来论,养孩子拼的就是大人的“综合能力”,有没有更敏锐的体察、更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耐心、细心、共情力等等太多了。


我时常会感觉,养孩子其实是帮助我完成人生第二次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帮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断修正、提升、完整自己人生的过程。孩子身上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他教会我们如何做更好的父母、成就更好的自己。


你真从来、从来没打过孩子吗?打过


瓜妈最后说:


当然,很多时候打娃是因为熊孩子犯错,父母在盛怒之下动了手。不过,咱们还是不建议大家用“打”来管教孩子。因为孩子并不会因为挨打,就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也并不能因为挨打停止哭泣。“打”这件事只能换来他对父母的“对抗”和恐惧情绪的升级。


如果已经打过孩子,父母也不用过于苛责自己,但咱们在今后一定要时刻自醒注意分寸。如果实在是冲动之下动手了,也一定记得事后跟孩子道歉,并且把原因说清楚。


小朋友对父母的爱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毫无底线”,无论父母怎么对他,他都会始终毫无保留地爱着爸爸妈妈。孩子给我们的爱更无私更纯粹,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更多一点耐心,陪着他慢慢长大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孩子   不久前   神色   敏锐   恐龙   温泉   事儿   事后   屁股   情绪   爸爸   晚上   父母   玩具   妈妈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