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絮语

相对于现在来说,过去有时特指上一个旧世纪,有时特指农村分地前,有时特指人们使用手机前,有时特指农村使用电视前,有时特指露天电影时代,有时特指书信往来的时代,有时特指无纸化办公以前,有时特指农村出现第一部电脑前,有时特指农村拆除火炕前,又是特指农村出现第一辆摩托前,又是特指农村不吃粗粮前,又是特指农村使用录音机前,有时特指农村人们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买的之前,有时特指毛时代,又是特指“文革”之前,有时特指八十年代之前,有时特指农村姑娘烫头之前,有时又特指农村姑娘的两条长辫子变成了一根独辫子或马尾辫,……总而言之,过去指的就是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以前。弄清了啥叫“过去”以及“过去”的范畴,那么“现在”就不言而喻了。

过去人们穿的戴的从头到脚都是自己种的棉花纺的线织染的布自己裁剪凭手工夜以继日苦熬做成的,穿的戴的是绝少买的,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的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就买毛线但仍然是自己手工织毛衣、围巾、帽子、袜子等。那年代的大一点的女孩子——姑娘,她们之所以夜以继日乐此不疲地在别人看来简直重复、单调、乏味、无聊地飞针走线地织毛衣,是因为她们在织的同时分明无时无刻无不融进并注入了自己对初恋对象对朦胧而羞涩的千爱万嗔与柔情蜜意。尽管现在人们的穿戴早已从头买到了脚,但仍有些许懂得情爱的初恋男女偏偏喜欢让对方给自己千针万线的织或者情不自禁的情深意长地暗地里悄悄地为对方织。这就和沂蒙红嫂“我为亲人熬鸡汤”的道理一样: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让人奇怪并惊讶的是这样织好的毛衣穿在小伙子的身上总是那样的长短宽窄前后胖瘦非常的合身,而编织之前羞涩而多情的姑娘根本没有量身定做啊!虽然没有动手量,但心灵手巧的姑娘早已用眼和心把对方不知量了多少遍了。

过去一家人孩子从大到小四五个,父母的衣服改了老大穿,老大穿了老二穿,……就这样一直穿到最小的孩子。所以过去的一件衣服是绝对少不了补补丁的甚至补丁摞补丁,现在哪还有补丁衣服?就是一件没窟窿没开裂得干干净净的好好的衣服,如果不喜欢了,那么垃圾堆里扔得多的是!至于补丁衣服,那只能到样板戏里去找去欣赏了。穷人的衣服总是多补丁而且是补丁摞补丁,补丁一般都在两肩头、两胳膊肘、两膝、屁股、领子、前襟等处,就连围巾也有不少的补丁。由于现在人们的衣服穿戴都是从头买到脚并且是一次性的,所以很少有人找裁缝缝缝补补了,很少有人与裁缝打搅了,所以裁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甚至失业关门。但还有个别裁缝靠裁裤脚、修理新旧衣服等维持生活。因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现在有些衣服有些鞋还好好的就被扔了,特别是城市里边的人。更有一件一件的没破没烂的仅仅旧一点的上衣裤子一块钱一件都没人要。有人对买衣服的人说,为啥没人要?就是因为你卖得太便宜了!大家都很吃惊,为啥这么便宜?所以没人敢买。现在的衣服鞋袜在街头巷尾一倒一大堆,堆积如山,任凭卖的人喊破喉咙便宜处理,而买的人却寥若晨星。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的花色品种的确是极大地丰富多彩起来了。就说人人离不了的裤衩吧,5元钱就能买一个一般的低档的。人常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虽然这么说,但仍有人把自己穿过的衣服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但这一般都发生在兄弟姐妹之间的属于知己的亲戚之间,这些衣服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好的贵重的衣服,没破没烂,还是比较新的,只是自己不喜欢罢了。送人者一般都会这样说,能穿就穿,穿不成了就扔!或者说拿回去劳动时穿。而把自己或自己家人没上过身的崭新的衣服鞋袜送给别人穿戴的人却大有人在呢!这一般都发生在知己亲戚之间,目的是为了感谢并慰藉对方。

现在的衣服都成了一次性的了,只要自己不喜欢了就可以随便扔掉,绝对没有人穿补丁衣服了,就连劳动也不穿补丁衣服了。衣服多得没法处理,就送给比自己可怜的人或者干脆扔掉。还有些衣服虽然自己很喜欢,但随着自己身体的变化,这些衣服显得窄小包裹不住自己的身体了或者这些衣服显得特别宽松而穿起来很难看。穿着难看,扔掉可惜。怎么办?送亲朋好友或者比自己穷困的人。

军人用的东西没有不好的,一般都是最好的,军装警服是好多人梦寐以求并渴望得到的,买卖崭新的军装警服都是违法的,但军人警察穿过的军装警服拆掉那些特殊的号码与标志等,还是可以穿的,起码让自己过一过穿军装与警服的瘾。好多人从军从警不都是为了穿上那一身橄榄绿与公安蓝吗?现在军警人员的服装无论是在颜色与款式上都非常的丰富多彩了!这是一种特别好的现象。记得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叫作《我爱我的称呼美》

……

我爱领章红

日夜放光辉

我爱军装绿

染得山河翠

……

还有那首《真是乐死人》 :

……

实行了兵役制

我当上国防军

跨上冲锋枪军装更合身

帽徽闪金光领章更漂亮

……

与衣服有关系的歌还有那首可爱的藏族姑娘为亲人解放军洗衣服的著名的非常好听的《洗衣歌》 :

……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

这纯粹是典型的表现军民鱼水情的歌。

穿衣吃饭虽然是自己的小事情,但从吃饭特别是穿衣可以窥探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灵魂的高雅、粗俗,特别是善恶,甚至美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穿衣或着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人不怎么讲究吃饭,却特别讲究穿衣,比如《皇帝的新衣》里边那个喜欢频繁更换新衣的愚蠢的皇帝。有人新衣服特别多,简直是一天三换衣,但据说宋庆龄一天要换七次衣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据说“文革”中的宋庆龄曾因这个原因险些遭到愤世嫉俗的红卫兵的抓捕与批斗。

一般来说,女的爱穿而男的爱吃。女的基本上把钱都花在了穿着打扮上。而个别的男的是非常讲究穿戴的,简直与非常讲究穿戴的女的没有什么区别。而有的男的不怎么讲究上衣却非常地讲究下边的裤子。如果你要穿皮鞋的话,那就必须配一条非常考究的好裤子。这就好比吃米饭时需要配备很好的肉菜一样,所以如果吃米饭,那么菜一定要好。完全可以这么说,吃米饭主要是吃菜呢,而穿衣服则主要是穿裤子呢。因为下身比上身更为重要,绝对不能让它跟着你受委屈而被人笑话甚至无尊严。现在低档的裤子也就三、四十块钱,不是多么贵的。

世上有不会挣钱的,但也有不会花钱的,更有不会梳妆打扮甚至不会穿衣服的。谁说梳妆打扮穿衣着装不是一门幽深的学问呢?有的人长得也不是不好,而衣服也不是不好,但就是不会搭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穿什么服装,也不知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衣服从而扬长避短一肥遮百丑,总而言之浑身上下让人感到不舒服不和谐看起来很别扭产生不了美感。而有的人简简单单的光梳头发净洗脸,清雅温馨而得体不俗的着装耐人寻味并令人百看不厌。有的人因为会打扮再加上人本来就长得好,所以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好看;而有的人虽然长得很好,只因不会打扮所以即使穿上再好的衣服也让人感觉不到美,白白糟蹋了一身崭新的好衣服。

电视里边的播音员以及节目主持人这些人简直把好衣服穿美了,而好多衣服都是一次性的,第一次穿的衣服第二次绝对不会再穿。这些人穿这么好的衣服而且一分钱都不用花,全是国家为他们掏腰包。诸如朱军、董卿之类,在好衣服的包裹之下,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独领风骚并尽显风流地侃侃而谈,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幸福的享受?

红色也许是天地间最为鲜艳的颜色了,而哪个女人在年轻时没有一身红得发紫的衣服呢?现在结婚女人是一身雪白的婚纱,而过去则是一身红得发紫的大红色,从过去到现在无非是红装或素裹,无非红娘子与白娘子,素裹象征了女子的纯洁并神圣,而红色则对女子的美丽红颜起到了一种强烈的烘托衬托作用。红色表示热烈喜庆,但红衣毕竟是色衣,足以煽动激发并诱导男子性感从沉睡到急剧上升的狂飙突起。红衣本来是年轻女子的发明爱好与专利,但现在一些极少数的独领风骚的青年男子率先着起了红衣,成为男人世界里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线,这就非常像一些极个别的青年小伙子却姑娘似的扎起了让人感到荒诞不经的小辫,诸如歌唱家刘欢之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般来说红色与绿色是从古到今所有年轻女子非常喜欢穿的衣服的两种颜色。记得青罗裙,处处怜芳草。后门走掉一个穿红的,前门又进来一个着绿的。张灯结彩也无非是灯红酒绿。红花虽好,更需要绿叶来映衬。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人,都爱穿新衣服净衣服,这也难怪,人不如旧而衣不如新。现在是不讲究衣贵洁而不贵华了,自然更不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平时衣服脏了都懒得洗,一件一件脏衣服越脱越多,都集中在床子底下。没啥穿了,只好在其中又寻找一件脏得最轻的就又穿在身上。

常见到一些放荡不羁的少男少女提起上衣的两只胳膊,把上衣当做围腰或裙子围在腰间,把袖子的两个手腕部分结在腰后,然后再像保尔旋风似的去追赶冬妮娅,让人感到火红的青春简直大海般的激荡飞扬。

除了电视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把衣服穿美了之后,而那些T型台上的几乎没有什么表情的青年服装模特也把各种各样的崭新并时髦的衣服穿美了,不过这各种各样的时髦并华贵的衣服会是不会属于他们(她们)的,只是穿起来随心所欲的风张倒浪的表演之后再脱下来完璧归赵。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的年轻女性就模仿并学习城市或县城女青年把自己的裤子的裤管弄得窄窄的,这在当时叫窄裤管,是非常时髦并流行的。使得裤管想挽都挽不起来,因为太窄了。这种现象从七十年代一直风靡到现在简直愈演愈烈。而健美裤就是比较典型的窄裤管,更有甚者具有弹性的这种裤子穿上后使女性下半身的腿以及臀部的形体暴露无遗而原形毕露。这种窄得不能再窄的弹性很好的裤子穿上后女性的两条腿简直就成了两根紧紧被包裹着的钢管!简直美极了!而原来使青年男女异常健美的长期风靡不衰的牛仔裤相对于这种裤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最近几年来一些离奇荒诞的穿衣方面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好多年轻女性就喜欢在长裤子外面再套上一个比较讲究的短裤,这恐怕就是最新的一个关中百怪之一了吧。早在八十年代更有甚者给自己贴身穿的衬衫领子上却套着(覆盖)一个围着脖子的假领!不注意看的话是不容易看破的,不知您见过没有。

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好多人把妻子不当回事就像穿衣服那样频繁的更新换代,在他们看来旧的不抛弃新的就不会来,这种喜新厌旧的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当今已经是比较普遍了。

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何况现在的世道早已就是看衣不看人的敬衣不敬人的狗眼看人低了。人敬有钱的,狗咬穿烂的。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贫到街头无人问,富到深山有远亲。有人说,农村人你就是穿的再新,也不像城里人,因为不具备城里人所特有的气质;而大学生他就是穿的再烂,也会腹有文章气自华。这说的都是一个人的气质。有人天生就气质高雅、呵气如兰、口吐莲花、秀外慧中,比如吴兴才女沈珍珠。

2021、8、水磨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领章   衣服   裤管   警服   裁缝   絮语   军民   军装   穿戴   红衣   上衣   裤子   讲究   补丁   姑娘   农村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