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提出的消费“难堵卡”该如何破解?

供需不匹配是否“堵”住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近日,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提到,从发展改革工作的角度来看,要重点做促进经济畅通、推进国内消费、推动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推动扩大开放五方面工作。其中,促进经济畅通是针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的难点、堵点、卡点,予以全力破解。


两会上提出的消费“难堵卡”该如何破解?


当前,主要是针对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流通环节的堵点、卡点,千方百计打通,促进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由流通环节往上溯,就是要打通生产特别是制造服务业中的堵点、卡点;往下推,就是要瞄准制约直达市场的堵点、卡点,予以破解。


自疫情以来,全国产业带纷纷开拓线上。以扬州杭集产业带为例,这里有两面针、三笑等品牌。这些品牌曾活跃于电视广告中,却逐渐消失在超市的货架上,品牌印象也日渐淡化。不过,两面针却年产销酒店用牙膏20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疫情期间,两面针出现了货品积压,清库存、资金回流迫在眉睫。在去年6月,京东京喜与杭集产业带进行签约,两面针在两周内在线上开店,实现了两天销售9万支牙膏的成绩。


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逐渐匹配,电商不断探索实现产销数字化升级。


云贵川、长三角、珠三角……千百公里的距离由一张互联网将产业带与消费市场的距离拉近。当下正火的电商拼购与直播,成为了产业带工厂打开销路的快捷方式。


位于广州白云区产业带的臻颜公司体验到了接触电商的新变化,该公司此前主要为一线化妆品牌代工,在去年加入了拼多多新品牌计划。


在加入电商平台之后,臻颜手膜和足膜产品,客单价在20元左右,两个月时间内,两款产品已经成为类目销售前两名。数据显示,产品电商渠道复购率超过35%,70%的消费者是“90后”。


何立峰强调,推进国内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国内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就在传统生产企业走向线上时,京东、阿里、拼多多等线上企业攻入反向定制的赛道,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分析表示,当下,商品流通已经发展出多种模型,供应演化成供应链,需求已经演化成供应链和流量链。传统产业带不具备流量,想走向线上,需要从供应链上下功夫。产业带应该加强生产、品控和流通能力,建立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在触“电”过程中可以掌握话语权。


隔着一部手机,电商连接了消费者与农户,农产品上行也迈开步伐。涠洲岛香蕉、三亚芒果、丹东草莓等,通过电商介入实现产销对接,满足市场交易。


两会上提出的消费“难堵卡”该如何破解?


尤其,在电商助力下,农产品线上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日,京东发布《电商促进农村消费调研》显示,2019年和2020年,农产品商家每年采购农产品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了51%和82%。


调研显示,2020年京东农产品上行的各类商家带动产地农民人均增收4.78万元/年。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已帮助全国贫困地区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扶贫销售额超1000亿元。


- END -


王维祎/文

图片来源:央视网截图、食行生鲜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两面针   丹东   正火   会上   疫情   牙膏   产销   畅通   农产品   环节   流量   产业   品牌   国内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