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国内“双减计划”席卷而来,各省市k12学科培训相关从业者,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职业生涯,很多年轻的从业者还没有正式入职,就成了被淘汰了分母。

今年教育部门针对课外补习机构,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型整改,先是对办学资质不合规的机构进行了停业整顿的处罚,继而又对一些违规办学机构进行了罚款处理

在人员的分配上面,严禁在编教师同时到课外补习机构就职,也严格禁止在职教师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对于课外的培训机构,更是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否则将给予严肃处理。

而在今年的暑期,课外教育机构更是迎来了大地震,因为暑期的双减政策,要求暑假期间不得开办任何的学科培训,导致大批从业者无事可做。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

这个暑假看似很安静,但实际上,在课外教育的领域,却是暗流涌动,暗藏着数不清的危险。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通过一份《2021教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我们可以隐约洞悉到这个暑期,课外教育补习机构所面临的变化。

从招聘人数上,近几个月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1年的6月、7月,教培行业的职位发布数量环比下降达到了9%、6.5%,其中7月的数据相比于前3月下降32.4%。

尽管依然有大批应届生和教师从业者,依然有进入教培行业当中的意愿,但是如今的教培行业却在面临大规模裁员的困境。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据可靠消息,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旗下教育品牌,在前段时间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整,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并且计划在8月底裁员超过50%的课外补习班辅导老师。

大厂尚且自身难保,相应的一些小型补课机构,更是在这场裁员大潮当中急流勇退。

当前数据显示,2021年7月曾求职进入教育培训机构的从业者,目前已有51.4%的人员已经离职,数据非常惊人。

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员工尚且不稳定,因为被辞退,或者“被动离职”的占比往往更高,而且新员工转业的欲望也相对更强。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相比之下,在教育机构从业多年的老教师,往往更加倾向于稳定观察,希望从中找到该行业可以继续走下去的机会。

分析: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课外补习还有未来吗?

虽然今年的课外补习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但对于那些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如果离开这个行业,未来可能更为迷茫。

因此很多教师选择继续留在该行业,看下一步的政策和市场的发展走向,毕竟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不会轻易就全盘皆崩。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只要学生还需要高考,需要以分数升学,补习机构就不会消失。”有教师这样认为。

可以预测,虽然在今年的双减政策的压力之下,课外补习机构的日子确实是非常不好过,也有相当一部分机构和员工,不得不被迫离开这个行业。

但与此同时,大浪淘沙,留下的会是更加正规的机构,和更加有资质的老教师,未来课外补习机构的风气,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人才转岗如何进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和撤岗,行业的新从业者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未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课外教育大规模裁员,超半数从业者“被离职”,北京人社局回应了

很多2021届的应届毕业生,已经进入了教育机构试岗,但是却很快将要面临失业的风险,对于未来的路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奈。

对此,北京人社局给出了回应,对于教培机构员工对专业的迫切需求,北京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四类从业方向:

教学教辅类、职能运营类、技术支持类、市场营销类。

因为从业者辞退的主要团体,是35岁以下的新员工,且其中80%以上具备本科学历,因此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考公、考取教师编、考取基层服务者等,都是可以考虑的范围。

而从对这些从业者的统计可以看出,更多的从业者未来的从业方向,依然是培训、学校类,其次的求职意愿则是指向了政府机关、互联网、计算机等行业

笔者寄语

看来教培机构这块香饽饽,想要彻底放下依然是很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业者   北京人   课外   暑期   前所未有   意愿   新员工   迷茫   多年   未来   政策   机构   教师   数据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