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7月7日

/

7月23日

7日凌晨05:05:19

小暑正式到来

温风徐来,梅雨将歇

伏天长长的午梦

敲开了

盛夏的心事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

表示天气已转入盛夏暑热阶段。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

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

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01 小暑三候

微风轻抚绿树浓荫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描绘的就是小暑时节的夏日景象。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初候 7.7-7.11

温风至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二候 7.12-7.16

蟋蜂居壁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

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三候 7.17-7.21

鹰始挚

老鹰感应到天地的阴戾之气,

变得凶猛,开始练习搏击。

02 小暑习俗

防暑纳凉轻扑流萤

《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簪茉莉,扑流萤

《晋书》载“都人簪奈花”,奈花,就是现在的茉莉。性喜烈日的茉莉,在炎热的夏日盛开。花香浓郁,据说能祛秽浊之气。

古时,在盛夏时节,每晚采下茉莉花,取井水半杯,用东西把花架在杯上,使花离水一二分高,用厚纸密封。第二天花可答戴,水用来点茶,清香扑鼻,尤其绝妙。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江苏和上海等地,街头巷尾都会有卖花人,他们常把连蒂的茉莉花用细铁丝扎成花球、花带等,供女子簪戴

苏州虎丘的花农,把茉莉放在马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簪戴。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夏天山野间的萤火虫,是夜晚的星光。从前的夏夜,孩子们用蛋壳,或者薄纸,或者白云母片,制成透明的火笼,将萤火虫放在其中,萤光忽明忽暗,拿着把玩欣赏,名为萤火虫灯。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萤火虫还是益虫,能吃各种害虫,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食新”尝新米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人们会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里的人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雨热同季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03 小暑养生护肤

平心静气 补虚止汗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暑热说来就来,且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转为闷热,人们最怕的桑拿天要开始了!

夏季为心所主,注意加强心脏机能、护养心阳。出汗量多,体表虚热,要避免高温出行,保持心情舒畅,补足气血,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防晒补水

炎炎夏日,如果有出行需要,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长时间处于室外,避开日光最毒辣的时候,外出时尽量做好遮阳防晒。

夏日外出要少量多次补水,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半个小时,可适当喝些盐开水,补充盐分。要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防止肠胃应激不适。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美白养“气血”

夏天我们该如何美白,“白”是指整体的“气血”,就是指颜面、皮肤、头发的变化,面色红润,皮肤细腻光滑是身体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和气血充盛的外在表现。夏日要避免长时间待在户外,食补需要有内而外来调理。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规律作息、平心气

夏属火,通心,人容易烦躁不安,出现疲劳、胸闷、睡眠不好、头痛、心悸等症状。

医学上称,当人体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改变和心态不稳定,人体容易出现思维紊乱、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通常表现为失眠、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

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心脏有紧密联系,不同的情志刺激会伤及不同的脏腑,从而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在温热的天气,要懂得舒缓紧张的情绪,比如听一些安静的音乐,吃完饭后健走,睡前冥想等,这样才能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04 小暑饮食

去暑润燥,泄燥清火

时令进入农历六月,也称“未月”,表示万物成熟,很有滋味。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这与情志调节一样,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当。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消暑补水

炎炎夏日,急需补水。所以一些水分充足的水果,特别适合小暑前后食用。比如西瓜和西红柿,西瓜是很好的消暑补水选择。

中医有一个消暑的名方叫“白虎汤”,而西瓜因为有同样的功效,也有着“天生白虎汤”的美誉。西红柿则能生津止渴,对于夏季口渴烦躁,消化不良等热症有很好的效果。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时令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的习俗。南方地区人们会有吃蜜汁藕的习惯。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后,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或者把藕切成薄片,用开水焯一下,加醋等凉拌;还可以把藕和排骨一起清炖。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藕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钙、磷、铁等,还含有黏液蛋白,这些物质能够和人体内的胆酸盐,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相结合,能够减少人体对于脂类物质的吸收,适合盛夏食用。

西瓜、苦瓜、桃子、杨梅

藕、绿豆芽、番茄、黄鳝

夏天也适合吃清热解毒的绿豆芽,它含有充足的水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但热量极低。而且绿豆芽中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肠道内废弃物的排出。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

松仁、豆芽、熟肉

醉虾、毛蚶、生蒜、辣椒

夏季的食补,不需要热量太高的食物,清淡简易为主。少吃热量很高的坚果类:松子、杏仁、核桃等;蛋白质很高的熟肉不宜多食,因为它会提高血液黏度,会让情绪变得暴躁。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 内容: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部分资料参考《时间之书》《二十四节气知识》

◐ 图片:除《LOHAS乐活》杂志图, 其余源自unsplash、pinterest、shutterstock、soogif网络平台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乐活节气

小满:世间之夏,小得盈满

夏至:塘头荷花开,蝉鸣绿荫重

直接订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小暑   大暑   暑热   绿豆芽   伏天   节气   气血   膳食   萤火虫   盛夏   茉莉   炎热   西瓜   夏季   天气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