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者:李宁

随着数字化城市的推进,对地下管网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下管网标识牌的安装也逐渐扩展到供水管网,但是在标准牌使用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诸如:缺失、指示错误、关键位置数量不足、误差大等,从实际应用效果上来看,只能起到示意的作用,不能满足施工时的精确指示管线位置的作用,甚至会对施工时产生误导,发生本可以避免的施工事故。

综合业态的新的需求,保定金迪公司依托行业领先的管线探测技术及经验,提出关于标志牌 “探测、安装、数字化、后期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标志牌探测准确,精准安装、数字化成图,后期平台管理维护的体系化管理目标,使标识牌真正的可以直接为施工服务,提高效率,减少事故。

以下就金迪公司承担的武汉某项目的供水管道标志牌精准定位安装及后期管理项目为例,梳理整个工作流程。

工作目标

(1)全面清查甲方所属供水管网的基本情况,然后按要求进行管道精确定位。

(2)对供水管网上特征点(三通、转折等),在地面安装标识牌标识其位置,特征点按实际要求加装,直线段两标志牌安装距离≤50m;

(3)对所有设施井进行井内标识牌安装工作。

(4)对所有管线及标识牌进行测绘,属性建库,纳入管网GIS管理。

(5)制定工作计划,对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质量标准

探测与测量质量标准

(1)供水管网数据采集的主要精度指标各类管线的管径或断面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或埋深)以米为单位量至厘米。

地下隐蔽管线点探查定位精度按表执行。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2)管线点测量精度:解析管线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含图根点),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含图根点),二倍中误差为限差。

(3)供水管网的测绘精度:实际供水管网的线位与邻近地上建(构)筑物、道路中心线及相邻管线的间距中 误差不得大于 5cm。

标识牌安装质量标准

(1)严格遵守水务集团标识牌规定,标识牌采用嵌入式安装,在路面切割同等径卡槽,将标识牌嵌入,表面与地面高差不超过±2mm。标识牌在外力的碾压下应不易松动或下陷。

(2)标识牌位于供水管道正上方明显的位置,直管段标识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米,三通、四通、和弯管标识应与地下管道方向一致。

供水管网探测及标识牌安装的全过程应符合下列标准:

(1)测绘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2)探测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1-2017;

(3)图式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17160-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2006。


工作流程

路面标识牌安装流程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标识牌安装工作照


井内标识牌安装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成果图片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路面标识牌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通上的标识牌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金迪供水管道标识牌一体化解决方案

井内标识牌


整体效果

1)完成426km的管线准确定位及11076个标志牌精准安装,达到“施工认牌无事故”的效果,在此后至今两年的使用中得到水司及其他市政单位的一致好评。

2)完成了全部的管线及标志牌的数据建库工作,纳入GIS数据的动态化管理体系,用数字化达到更大的使用效果。

3)与甲方建立了一套标志牌动态管理管理机制,成立运维专班,保证完成的成果能持续发挥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图式   管网   管线   误差   精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路面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质量标准   精度   测量   管道   地下   位置   效果   美食   方案   金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