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哪种食物最能代表山东?也许是煎饼,但它的分布只占山东省大约1/3的地方。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山东人分两种:一种是吃煎饼的,一种是不吃煎饼的。制图/F50BB


也许是大葱,山东因此得到了“葱省”的绰号,但实际上不是所有山东人都爱吃它。煎饼、大葱,都没法让全体山东人达成共鸣,但有一样东西可以做到,那必须是——


“山东大馒头”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这款比脸盆还大的馒头被黄渤提上了热搜。图/微博@黄渤


山东人对馒头的迷恋不分地域:广袤的西部平原,馒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数次被黄渤带上热搜、上过《舌尖3》的大馒头来自胶东的青岛;北京网红店“鼓楼馒头店”创始人来自鲁西南的菏泽


山东人的哲学,其实是一部馒头的哲学。形容人笨说“你就是个馒头”,形容好差事说“是个香饽饽”;给自己打气,会说“不争馍馍争口气”;山东人第一次去异乡,如果水土不服,就会抱怨“这是啥地方啊,连馍馍都没有”。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山东潍坊4米高的馒头蒸屉。图/视觉中国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山东馒头,到底有多少张脸?


在地道风物的就餐区,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谁是山东人:只要等到中午饭点,看看他们的饭盒就知道:大部分人的主食是白米饭,但总中有一两个异类大口啃着又白又圆的馒头,而且一吃就是两个以上


这是典型山东人的胃——米饭可以一个月不吃,馒头是一天也离不开。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倩女幽魂》改编自《聊斋志异·聂小倩》,作者蒲松龄是吃山东馒头长大的。


青岛小哥黄渤每一次分享馒头图片,都能把家乡的大馒头送上热搜。这种平面呈圆形、总体扁平、比脸盆还大的圆馒头,这是馒头家族中最古老的形态。最早它被称为“蒸饼”,唐代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蒸饼,即扁圆大馒头的古称。 制图/大仙工作室


馒头到了山东在名称上分为两派,大体以黄河、泰山为界,西部人叫馍馍、东部人叫饽饽。不管方的、圆的、长的、扁的、有馅儿的、没馅儿的,只要是发面蒸熟的面食,统统可以叫“馍馍”或“饽饽”


山东馒头中还有一种奇葩——两头尖、中间粗,形如纺锤,蒸制时不直接接触蒸屉,而是用铁签固定,所以得名签子馍馍,也有人称为高桩馍馍、杠头馍馍。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签子馒头,馒头中的珠穆朗玛峰。 图/临沂新闻


小笼包子在上海称为小笼馒头,其实山东也是如此——鲁西人将家常素包子叫菜馍馍、肉馅包子叫肉馍馍。发面加入油、盐、葱花等调料做成的花卷叫“油馍馍”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糖馍馍”之糖三角。 摄影/创作者158955503300896,图/图虫·创意


山东人多产红枣,当红枣遇到白面,就诞生了更为妖娆多姿的枣馒头,西部平原称为枣花馍馍、枣卷子,东部地区称为枣饽饽。更广义来说,各种面的窝头、豆包、糖包、玉米饼子、菜条子(类似北京的“肉龙”)也都属于馒头家族。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枣馒头,山东各地有 “枣馍馍”“枣卷子”“枣花糕”“枣饽饽”等叫法。图/视觉中国


集合了各种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的馒头,是基本款的升级版——花馍。前几天山东各地花馍馍在线上来了一次群英荟萃,被网友称赞,可以“秒杀翻糖蛋糕”

“花馍馍”在山东各地名称有所区别:鲁西、鲁北叫花狗(花糕),鲁南叫花馍,胶东叫花饽饽,各地因为讲究不同,在色彩、造型上会融入当地风物。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这样的山东馒头,的确配得上申遗。上图为胶东花饽饽,下图为日照花馍。图/视觉中国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大馒头,山东人的命命命


北方瓜果蔬菜匮乏的年代,一日三餐吃馒头是多数山东农村人的基本生活内容,一代又一代小小儿和小妮儿都是啃着妈妈、奶奶、姥娘柴烧大铁锅里的馍馍长大的,用土话说叫“啃干泥”(啃面粉做成的泥,很形象)。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大铁锅蒸馒头,图中这些面食都属于“馍馍”。摄影/Dragon Mary


每年农历六月,农人主妇对全家人最好的犒劳方式就是蒸一大锅馒头,头锅馒头先敬神灵和祖先。


过程看起来平平无奇:把面粉用大瓢舀在陶瓷或大铁盆盆里,按照经验加入合适比例的水,揉成团。和面、发酵,用的都是又土又笨的方法——面团的黏合全靠手来回翻来覆去地揉;发酵不用酵母,而是用上一次发酵剩余的一块面脚(又称老面、面肥)作为面引,均匀之后放在暖和的地方闷上面盆。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这是最典型的山东家常馒头。摄影/zly就是高兴,图/图虫·创意


如果想晚饭吃到馒头,需要在大晌午就得发面,等到天西日头快落的时候,才能发酵完成。发好的大块面在案板上任由宰割,在面餔(读bú,少量干面粉)帮助下,大块面团分成小份儿,在巧手之中不断旋转成“圆丘”,然后挨个放到铺好笼布的篦子上。

烧开水后,蒸汽便开始将麦香从面分子之中一点点逼出,圆坨坨便在气孔膨胀作用下一个个支棱起来。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刚出锅的馒头,又白又胖。图/巴比馒头


据说,山东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评判馒头好吃与否的基本原则:不用任何配菜,能干吃干咽的,才是好馒头。


山东人的饭量,就是在馍馍这种“主食+零食”的日常训练下形成的。

如果馒头有两种,那就是山东馒头和其它馒头;如果馒头分三种,那就是山东馒头、北方其它馒头和南方馒头。天下馒头十斗,山东独占八斗,其它北方地区占一斗,南方地区共分一斗。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 每一个南方人见到北方馒头,都会像舒淇一样吧。图/微博@舒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山东人   胶东   馒头   蒸饼   签子   馅儿   发面   馍馍   面团   铁锅   饽饽   煎饼   山东   面粉   包子   孩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