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今天是个挺特殊的日子——中元节

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众所周知,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是纪念去世的亲人,形式有烧纸钱、放河灯等等。这几天晚上下班,就已经看到路边有不少人在烧纸了。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想说中元节的来历、演变、各地的祭祖仪式等等,不过,这方面的内容很有意思,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补。

比如一些日本小说里会描写当地重大的节日仪式和“盆踊”舞。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从前,每逢七月十五,爸妈都会嘱咐小孩子不要晚上出门,按照民间的说法,怕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奶叔这几天晚上也不太想出门溜达,倒不是有什么忌惮,而是觉得空气不好。

不过,为了“蹭个热点”,奶叔准备了几部泰国恐怖片,想借这个氛围刺激一下小心脏。

可奶嫂这人不解风情,不仅不陪着一起看,还不许我在家用投影仪,说怕影响到小孩。虽然有点扫兴,但谁让人家说得有道理呢?

休息之余,奶叔想了想,小孩现在还小,将来长大了,怎么跟他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所谓的神秘事件?万一哪天他说自己怕鬼、不敢一个人睡,到时候又该怎么帮他走出阴影?

难道要给他唱“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另一件头疼的事是,今天这文章怎么配图啊?也不知道你们怕鬼不。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小孩子怕鬼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光小孩子,很多大人走夜路也会觉得身后有人然后加快脚步,或者一个人睡时必须开个小夜灯、让手机外放电视剧才能睡着,像奶嫂那种胆小的家伙听到恐怖片就暴走……

对于未知事物、不可掌控事物的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有了它,人才能意识到危险,进而帮助自己逃离。

但这种恐惧很难克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在黑黢黢的屋子里,那些挂起来的衣服、外边树杈的倒影都好像能动起来。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国外一项对4-12周岁的儿童研究发现,73.3%的儿童对黑暗有恐惧的体验,同时有怕鬼怪、做噩梦等表现。

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儿童对于客观物质和主观世界的理解尚未分化,因为知识有限,还不能充分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逻辑关系,思维通常是泛灵论的,也就是看什么都像有生命和意识的(戳链接了解孩子的泛灵意识)。

奶叔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住在一个小山村里,环境十分自然原始,夏天的晚上,很多人聚在村里的大平地上乘凉聊天,说着说着,就有人讲起了不知从哪儿听到的奇闻异事或者鬼故事,跑来跑去的小孩子们是最忠实的听众。

虽然听完之后回去爱做噩梦,但总是经不起诱惑,越听越想听。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会”、电视上播放的《聊斋》、《封神榜》、各种你也不确定适不适合小孩看的故事读本,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等到万籁俱寂、一人独处时,这些怪力乱神就不由自主集体现身,怎么赶也赶不走。

所以,家长们平时不要给孩子讲恐怖故事或看恐怖节目,因为儿童很难分清现实与虚构,对相关的文字和画面缺少分析能力,会以为这些故事和人物是真的。带小孩去游乐园时,也离鬼屋之类的远点。

像什么“医生来打针了”、“狐狸来抓你了”这种骗孩子的话,人为制造恐惧,也是万万不可取。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你这样对人家医生礼貌吗?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上面说了小孩子怕鬼的普遍性和原因,一方面是恐惧的本能、理解能力的不足,这种害怕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又总会不自觉地受到素材的刺激。

因此,家长们要正视这种情况,哪一天孩子怯怯地说自己怕鬼,不要一上来就嘲笑他胆小,只有接纳、共情孩子的恐惧情绪,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奶叔还看到了一些案例,有些孩子说自己怕鬼导致失眠,其实并不是真的怕鬼,而是这样能让父母多关注、陪伴自己。

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出怕鬼、夜里不敢自己睡时,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引起重视,让他过来一起睡,同时可以告诉他,每个人包括爸爸妈妈都会有恐惧的情绪,大家都一样,但我们不怕鬼是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这样,我们把家人的“害怕”都展现给了他,让他明白这是人都会有的情绪体验。孩子能够正确理解这种负面情绪,也因此接纳了自己,不会认为自己是个胆小差劲的人。

相反,强迫孩子直面恐惧,不仅不能让孩子变得勇敢,还会打击他们的信心,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想想奶叔小时候不敢一个人睡时,爸妈的对策就是“暴露疗法”,结果我时常在自己的房间里瞪着眼睛看这儿看那儿,怕哪个角落有东西冒出来,直到半夜撑不住了自己睡着……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这时有些家长可能会头大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坚强,可他说自己怕鬼时,讲道理他没法完全听懂,又不能强行让他面对恐惧,总不能TA一喊不敢睡,就让TA过来一起睡吧?

从害怕到勇敢的蜕变的确需要一个过程,这种蜕变最先需要的是正视和熟悉恐惧感,妈妈是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

每当孩子表达害怕时,妈妈的及时安抚至关重要,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并非孤独面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实际生活中,消除恐惧需要循序渐进,就像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不能急于求成。鬼怪的形象经过儿童的想象加工后往往更加可怕,所以,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把它们具象化。

例如,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让他把晚上害怕的鬼画出来。

他一边画,你一边恍然大悟“原来他长这样啊”,告诉他这东西不可怕甚至有点滑稽,最后再把这幅画撕碎、扔进垃圾桶,提示孩子让人恐惧的东西其实是“纸老虎”。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更重要的是,在平日里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他才有克服恐惧的底气。

多和孩子沟通,包括他害怕的对象是什么样的,耐心听他的描述,把这些“鬼”的特征人格化,也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怕鬼怕黑的经历,让他们知道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还有些育儿专家认为,孩子胆小是因为缺乏锻炼,因此主张家长带领三四岁的孩子跑步、爬山。有了肌肉和力量,孩子就会有控制感,觉得自己很厉害,不再怕鬼。

虽然没什么逻辑,但加强锻炼肯定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而且更有助于睡眠。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总而言之,孩子怕鬼不是件小事,也不能哈哈一笑了之。你我都有体会:有些东西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的恐惧感会让人身心俱疲,就算将来知道没有鬼,也可能伤害小孩的身心健康。

最后奶叔总结了几个消除孩子怕鬼情绪的法则:

1.不忽视孩子的表现,接纳恐惧情绪,给予其安全感;

2.逐渐引导孩子面对心中的恐惧形象,将它具象化,逐步撕掉恐怖的标签;

3.日常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交流,加强锻炼;

4.不强迫孩子直面恐惧,避免孩子接触恐怖的内容。

孩子为什么会怕鬼?难道是因为通灵吗?

奶粉们,你们怕鬼吗?

留言告诉奶叔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元节   孩子   都会   具象   烧纸   胆小   小孩子   恐惧   害怕   情绪   小孩   晚上   东西   儿童   恐怖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