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贸大即将迎来69岁生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前马厂校本部旧址

前马厂校本部旧址贸大在这里诞生初名为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那一天,她开始带领学子们推开中国贸易之窗,观世界风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前马厂校本部旧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学校隆重庆祝建校40周年

2011年7月23日至7月25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副校长赵忠秀带领校庆办、校史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工作人员一行走进了河南固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在原固始十中门前(现固始实验中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迁学生住地之一)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在河南固始原外贸塑料厂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始于1969年11月,学校根据中央的决策外迁河南省固始县,两届在校的868名学生随迁至固始,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师生经历了特殊的锻炼。这次外迁固始为学校历史上五次校址变迁中的唯一一次京外迁校,是对学校办学的重大考验,也为学校在文革后期复校发展磨砺了意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在固始高中校史馆参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于原外贸塑料厂收集旧建筑物的砖头

本次寻访,学校寻访团一行实地走访了原固始十中(现固始实验中学)、固始高中校史馆、原外贸塑料厂、固始县根亲博物馆等诸多与学校外迁历史有关的地点与场所。在原外贸塑料厂旧址,施建军校长与赵忠秀副校长采集了当年建筑物上的砖头,这将作为实物展品在学校新建的永久性纪念校史馆中进行展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与固始县有关领导、史志工作人员、知情老同志座谈

在实地走访、收集实物后,学校寻访团一行与当地有关领导、史志工作人员以及知情老同志进行了亲切的座谈。会上,老同志们深情回顾了我校外迁固始期间作为“五·七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固始县教体、商务、旅游、工信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目前的发展情况与未来的发展建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施建军代表学校寻访团一行向固始县委、县政府对学校寻访固始足迹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发表讲话。施校长指出学校外迁固始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当时县城面积小、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固始以仁厚、重教的优良传统,热情接待并妥善安排了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是对学校的重要支持,也是在这一段共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学校与固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此次固始之行我们看到了具有悠久历史、作为唐人故里与闽台祖地的固始,也看了对外贸易繁荣渴望更快发展的固始。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与固始的实际情况,施校长提出了近期即可落实的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河南固始的优质生源基地,期待固始能为学校推荐更多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日后也将为固始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是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河南固始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同时让师生结合固始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固始的对外贸易等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将第二、三课堂学习与服务社会密切结合、锻炼能力;

三是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迁河南固始办学的地标性纪念建筑、组织杰出校友寻根返乡活动,以此纪念学校在固始留下的历史足迹,加深固始人民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学校在固始的宣传,成为凝结校地合作的情感纽带;

四是建立以固始为核心、辐射固始周边区县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利用我校的学科资源为固始县提供教育培训支持,提供规划发展战略的专家咨询等,以办学促交流,以咨询促发展。

固始县委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施建军校长一行寻访固始表示诚挚欢迎,指出北京外贸学院外迁固始,是固始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促进了当时固始的对外了解,推动了固始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施建军校长关于“校地合作”的几点建议,固始县将尽快抓紧落实,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智力优势,谋地方人民发展之路,筹地方经济腾飞之道,与学校真情合作,促进校地双方互惠互赢、友谊地久天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2011年12月26日上午,时任信阳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焦豫汝率团访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校长施建军商讨校地合作事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焦豫汝简要介绍了固始县县情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说,此次率团访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要是传承历史,畅叙友情,加强校地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焦豫汝说,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每年参加高考的优秀生源众多,由于政策原因,固始学生上名校的机会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焦豫汝希望对外经贸大学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向固始学生多倾斜招生指标,增加自主招生名额,让固始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够升入对外经贸大学。关于干部培训工作,焦豫汝说,对外经贸大学有着很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借助对外经贸大学的教学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县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建设务实固始提供人才保障。
  施建军回顾了对外经贸大学与固始的历史渊源。他说,1969年在全国性备战高潮中,对外经贸大学的前身——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迁至固始县。固始人民在自身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敞开胸怀接纳安置我校师生,对外经贸大学对固始人民一直心存感激,决定在固始建立一座雕塑纪念这段历史,让双方的友谊亘古不变。施建军表示,对外经贸大学将积极与固始教育部门商讨自主招生事宜,增加自主招生名额。
  焦豫汝认真听取校方的意见,并要求县教体局负责人,加强与对外经贸大学的沟通联系,把自主招生和纪念雕塑等项工作做好。

2012年9月25日下午,对外经贸大学固始旧址纪念园举行开园仪式。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时任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县长曲尚英等县领导出席开园仪式。曲尚英主持开园仪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施建军、固始旧址师生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合影

对外经贸大学当年赴固始教师代表——原副校长石畏三;当年赴固始学生代表——原校党委副书记贾怀勤,赵秀臣教授;当年赴固始教职工代表——原纪委副书记蔡少英;校友总会秘书长叶文楼、校史馆馆长曹亚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李洁等出席开园仪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施建军校长和焦豫汝书记共同为固始旧址纪念碑揭幕

施建军回顾了对外经贸大学和固始人民结缘的历史,代表学校对固始人民表示真挚的感谢。他说,43年前,在对外经贸大学前身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迁址固始期间,纯朴善良的老区人民在自身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敞开胸怀接纳了全体师生,为学校提供了当时全县最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一千多名师生员工和固始人民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奋斗,虽然只有短短的10个月,但这段历史和珍贵的情谊早已根植于当年的师生心中。对外经贸大学将续写43年来的友谊,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继续为固始的干部培训、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为富民强县作出新的贡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贸大学当年赴固始师生代表合影

“1969年11月,我来到固始时,还是一名29岁的青年教师,现在我已成了一位72岁的老人”,对外经贸大学老教师代表,我校原副校长石畏三谈起当年自己身体不适被当地老中医治好的事,感慨地说,“我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43年过去了,我今天第一次来固始,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衷心地祝愿固始建设地更好,父老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块赫然耸立的纪念碑,短暂的瞻仰和品读,我们了解到了特殊年代对外经贸大学南迁的历史,领悟到了当年前辈们在艰难岁月里那种不畏艰难、披荆斩棘、众志成城、意气风发的优良品质。”慈济附中学生代表孙嘉璐同学发言说,“这座纪念园成了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又将成为我们附中学子的一处新的精神家园,它必将鼓舞和激励我们在学海上永不退缩、勇往直前!”

施建军和焦豫汝共同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固始旧址纪念碑揭幕。出席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参观了纪念园,并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开园仪式结束后,我校当年师生代表一行赴当年教师宿舍、塑料厂等旧址一一探寻,感慨万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寻找当年教师宿舍、塑料厂等旧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河南固始的不解之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固始   固始县   河南   大学   不解之缘   旧址   塑料厂   我校   师生   校长   当年   代表   美食   学校   经贸大学   学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