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前两天,一段视频在网上红了。

这段视频来自博主@泓社崔凯,他在电视台录制鉴宝节目,跑去民间海选民间藏品。

然后一位老大爷拿出一个盘子,一边拿一边解说:

“它这个花纹是开片纹”

“这个盘子是窑变开片”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是清朝的哦”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专家翻过来一看,盘子上写了这么几个字: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图片选自几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

简体中文,中英双语。

说真的我并不懂什么古董,但我肯定地说,大爷您这回打眼了。

这盘子恐怕不是清代的,是清晨的。

宝友,这可不兴盘啊。

古董界原来这么有意思的吗?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还有更离谱的。

一位大爷曾经拿了一只碗找到故宫鉴定专家杨静荣,希望能让专家鉴别鉴别。

杨静荣一拿到碗都笑了,碗底写着“适用微波炉”。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就这,那宝友还狡辩呢:您好好看看釉面,好好看看胎子。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问题是,就算釉面胎子都对,就冲那五个字,该对的都得不对。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宝友还不甘心,还在挣扎:

“故宫博物院里还有一只我的同款呢,故宫里边那个还是您讲过的呢”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他还让杨老“好好想想”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故宫里面的东西什么时候有过“适用微波炉”的,你好好讲话啊。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大爷,同款是同款,您这不是故宫同款,是于谦爸爸同款。

他也买过一个“适用微波炉”,还花了147万呢。

这位藏友也是固执。

东西是不是新的,一个“适用微波炉”还不够明显?

结果人家根本不接受杨静荣的鉴定结果,气呼呼地就走了,还说要去故宫买票找到那只“同款”。

故宫里可能能难找到,不然您到周围饭店试试。

或者换条思路:您只用找到一个御膳房专用微波炉就能证明您的碗是真的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这位大爷的固执劲让我们想起那个硬说自己搞到一个明代热水壶的宝友。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东西离谱就算了,人还固执。

热水壶宝友为了证明这个热水壶是真的,还讲出了一套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这些取向奇特又固执的宝友,其实来自同一个群体:“国宝帮”。

国宝帮是指那些,坚信能在地摊上淘到国宝,并且自己也收藏了不少“国宝”的收藏爱好者们,他们的收藏品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这群人又非常执着且自信。

“谁都不能说我的东西是假的,说了就是你能力不行!”

但是他们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是国宝帮的,甚至还会揍你一顿。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因为这实在不是什么好词。

看看这群人就明白为什么这个词不好了。

比如这位拿了个小杯子的老爷爷,崔凯一眼看出东西不对。

老爷爷还说:

你看这个胎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你看这个颜色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你看这个底款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崔凯还耐心解释,为什么颜色不对,为什么胎子不对。

老爷爷直接拿走东西,撂了一句话:

“你们是见到重器不敢认!”就气呼呼地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比如这个拿了个小碗的大爷,让@泓社崔凯看,@泓社崔凯一看,东西是新的。

大爷当场发飙:

我这个东西XX博物馆的李专家看过,吕专家也看过,就到你这是新的。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我就看不起你们!到处招摇撞骗”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你说我的东西是假的,要不是你业务水平不够,名过其实。

要不就是有阴谋,良心大大地坏了。

反正我的东西不可能是假的。

哪怕印着“适用微波炉”,也是清代的皇宫御用珍品。

你看这些人,不是完全的新手,对于古董鉴别,懂,但不完全懂。

这些人就特别好骗。

因为他们很容易被说服,还很相信自己的判断。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对离谱的元素视而不见,再找一堆乱七八糟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说服自己,开放脑洞合理化那些离谱的东西,觉得东西越离谱,就越证明这是一件惊世骇俗的宝贝,越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就这样钻进了牛角尖。

这群人业务不熟练,还固执,还蔫坏蔫坏。

为了证明自己的东西是真的。

他们到处求鉴定,还套专家的话。

他们不停的说什么釉面什么胎子乱诌一堆,如果专家说一句“釉面对的”或者“颜色没错”。

他们就可以解读为:专家认为我的东西是正品。

买东西你不行,又固执又坏第一名。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而且这群人,真不是少数。

2019年10月,重庆大学为了庆祝校庆,斥资670万元修了一座博物馆。

但网友发现,这博物馆里的东西,大多都是赝品,还都是普通人用肉眼就能看出来的那种。

什么电镀小车车。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穿着圆珠笔蓝衣服的巨型仕女像。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网友一查,这些藏品,居然是重庆大学一位退休教授捐赠的。

看来这位教授,也是一位国宝帮。

巧的是,赝品博物馆可不止这一家,2013年的时候,马亲王马伯庸就去过一个私人博物馆,里面的藏品也是充满想象力。

比如这个清代原谅绿花鸟纹盘。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还有这个清代白玉Q版关公像。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这个博物馆藏品,也是一位民间收藏家捐出来的。

光看照片就透着离谱。

比这些文物更离谱的,可能是它们的价格。

这么一大屋子东西,哪怕是论斤卖,也是一笔巨款!

是的,到这国宝帮的真面目才出现了。

为什么那些买到离谱赝品的宝友那么固执,说什么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东西是假的

可能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东西,他们是抱着“捡漏”的念头,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以为能增值,以为能赚钱。

这就给一些黑心贩子可乘之机。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大家都知道,收藏是个很特殊的行业,决定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值钱还是不值钱,和专家关系非常大。

专家说是真的,不管多假,都有人相信那是真的。

如果有黑心制假者联系几个黑心专家和黑心拍卖行,一顿操作把离谱上天的东西当成国宝,再卖给不怎么懂行的收藏者。

这可不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吗?

2012年春节,北京某拍卖行拍出了一件天价藏品,刷新了当年拍卖行玉器的最高成交记录。

这件藏品就是一把“汉代玉凳”,成交价高达2.2亿人民币。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但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就知道,汉代人根本不坐凳子,他们都是席地而坐。

那么这个明显是赝品的东西,是怎么进的拍卖行,又是怎么通过那些专家的鉴定的?

你说这背后没有猫腻?我反正不信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从这点上说,这群人其实和传销很像,找名人和权威机构背书,让你相信这个东西有无限的增值空间,不断拉新人入伙,痛宰新人。

那些中毒颇深的人,是受害者,也能摇身一变,发展更多信徒变成加害者。

说到底,就是一个1%捉弄99%普通人的游戏。

现在再回头看看这些国宝帮们。

他们听到专家“鉴定为假”时破口大骂。

老爷爷气得颤抖。

于谦爸爸同款 写着“适用微波炉”的国宝找到了

还有那些名流们捐出来的一房间一房间的假货。

作为国宝帮的他们才是被“国宝帮”害得最惨的人。

他们无一不被群嘲。

但他们依然执迷不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国宝   微波炉   故宫   釉面   赝品   拍卖行   黑心   老爷爷   藏品   离谱   大爷   博物馆   固执   爸爸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