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据史料记载,朝鲜半岛北部的咸镜道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饥荒,农作物收成惨淡,很多人都食不果腹。就在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东部海域的渔业资源却极为丰富。在陆地食物资源不足的背景下,富饶的海洋资源就成了一种绝佳的选择。

于是,半岛人民开始出海捕鱼,主要的渔获物就是狭鳕(黄线狭鳕)。在朝鲜、韩国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狭鳕更为人所熟知的称呼是明太鱼。关于明太鱼名称的由来,相关的故事版本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明太鱼都扮演着“饥荒拯救者”的角色。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明太鱼/黄线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

狭鳕对朝鲜和韩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朝鲜,狭鳕是恩重如山的“救命鱼”;在韩国,狭鳕更是被尊为“国鱼”——在某种意义上,狭鳕已经不只是一种海产品那么简单了,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与历史情结。

韩国狭鳕产业的兴起与没落

在上世纪50年代,韩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每年能够周边海域中捕捞27万吨的狭鳕,主产区是日本海(注:日本海属于公海)。这一产量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韩国目前一整年的狭鳕消费量也只有26万吨左右,50年代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韩国人全年的狭鳕需求。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鳕鱼捕捞现场

随着近海的渔业资源开始“见底”,东北亚各国纷纷发展起了远洋渔业,在北太平洋进行“蓝色圈地”,夜以继日地在海上捕鱼作业。到了六七十年代,苏联、日本以及韩国的远洋渔业已经非常发达了,尤其是苏联,整体实力极其强悍,甚至还率先跑到了南冰洋去捕捞南极磷虾。

70-80年代,苏联以“一己之力”开创出了一个南极磷虾的“渔业帝国”,放眼全球,当时有能力“分一杯羹”的也就只有日本和韩国了。在苏联时期,日本的远洋渔业稳坐第二把交椅,韩国紧随其后,总体实力堪称“行业标杆”。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南极磷虾

其实对各个远洋渔业国而言,狭鳕的商业开发价值不亚于南极磷虾,后者的资源储量虽然超过5亿吨,但是由于开发难度大,目前全球的产能还非常低,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狭鳕。

狭鳕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污染也很小(深海冷水鱼的优势),而且还是正宗的“真鳕鱼”,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日本市场是生鱼片的天下,食用寿司的风气盛行。受市场因素影响,日本的远洋船队对鲣鱼、金枪鱼、鲷鱼等海产品情有独钟。除了日本,苏联也很有很强的竞争实力,但苏联人更偏爱于油脂含量高的海产品,对狭鳕这类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并不感兴趣。

或许正是因为日本和苏联的“大放水”,韩国才有机会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狭鳕捕捞国。从企业数量和竞争力来看,韩国在狭鳕的开发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鳕鱼干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受全球气温升高和过度捕捞的影响,韩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狭鳕突然“集体搬家”了——狭鳕的栖息地不断向水温更低的北方移动,一直推移到了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以及太平洋北端的白令海

在失去资源优势后,韩国的国家水产科学院曾尝试过多种方式来挽回颓势,比如通过人工增殖的方式在韩国近岸放流大量的狭鳕幼苗,甚至还有人打起了人工养殖的主意。然而,这些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拯救这条“救命鱼”。如今,在朝鲜半岛东海岸已经看不到狭鳕的踪迹了,俄罗斯也成功取代了朝鲜半岛,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狭鳕捕捞和出口国。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俄罗斯明太鱼的捕捞量已经突破了170万吨,而且捕捞配额还在进一步增长。2021年,俄罗斯的狭鳕配额被确定为197万吨,比去年增长了8%,这也是俄罗斯渔业局连续第3年增加明太鱼的捕捞配额。

很显然,俄罗斯已经将堪察加半岛的狭鳕产业当成了“重点发展对象”。在北太平洋,俄罗斯的“筹码”可不仅仅只有狭鳕,还有太平洋鳕鱼和鲱鱼。在2021年,俄罗斯对太平洋鳕鱼的配额量为21.2万吨,鲱鱼的配额量则为35.4万吨,这些渔业“蛋糕”的体量之大,着实让周边国家羡慕不已。

俄罗斯狭鳕的“外销”之路

俄罗斯的狭鳕产量虽然是世界第一,但主要消耗途径并不是内销,而是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水产加工企业并不多,产能有限,只能把囤积的狭鳕以最快速度转移到周边国家进行“代加工”。

据了解,仅仅是在2020年的前5个月,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就出口了16.2万吨的海产品,其中有56.2%都被运往了中国市场。从单一产品来看,俄罗斯狭鳕的出口量超过了9万吨,占比最重,远超三文鱼出口量的2.3万吨以及虾蟹类的0.2万吨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俄罗斯鳕鱼(太平洋鳕鱼)

对俄罗斯而言,最具性价比的“代理工厂”不是韩国,而是中国吉林省的延边地区。其一,延边地区的劳动力相对廉价(俄罗斯和韩国的人工成本都很高),加工成本低;其二,延边靠近韩国和朝鲜这两个狭鳕的超级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从延吉到首尔,直线距离只有640公里,距离朝鲜就更近了),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在2010年前后,中国延边地区对狭鳕产品的年加工能力就达到了6万多吨,总产值超7亿元,韩国市场销售的明太鱼有80%都来自中国的延边地区。随着国内水产加工企业设备的升级以及中韩自贸区协定的正式生效,将来的产能有望突破10万吨甚至更多。总之,狭鳕从捕捞到加工再到上市,俄罗斯、中国以及朝鲜、韩国“各取所需”,全部都是受益国。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明太鱼加工厂

可能有人会问了,俄罗斯的狭鳕资源是否会“坐吃山空”,迎来和韩国相似的命运呢?

这种疑虑有一定道理。虽然狭鳕的资源量非常可观,但如果长期过度捕捞,很有可能会对野生资源造成威胁。比如在2008年,全球狭鳕的渔获量下降,直接导致了2009年和2010年的捕捞配额量大幅降低。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狭鳕体型逐渐小型化

很多科学家担心狭鳕可能会重蹈大西洋鳕鱼的“覆辙”,陷入过度捕捞的僵局。另外,狭鳕还是大比目鱼、海狗、座头鲸以及濒临灭绝的斯特勒海狮的主要口粮,北太平洋各国的捕捞有可能会导致自然储量不足,这对更高营养级的海洋动物来说可能是个灾难。

中国市场:“真假鳕鱼”到底有多混乱?

在国内销售的鳕鱼品种繁多,有银鳕鱼、东北鳕鱼、阿拉斯加鳕鱼、法国银鳕鱼等10余种,但经过加工后往往只能看到白里透红(有些是纯白肉)的肉身,真假难辨。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从价格来看,市场上的鳕鱼售价从13~130元/斤不等,有时连各大生鲜电商平台的专业采购员都难以辨别真伪。 事实上,几十元就能买到的鳕鱼很有可能是假冒的,真正的高档鳕鱼往往能卖到100元以上的高价。

目前国内鳕鱼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命名混乱。比如,市场上常见的法国银鳕鱼其实和鳕鱼家族并不沾边,真正的身份是小鳞犬牙鱼,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裸盖鱼科,是地地道道的南极鱼类。再比如,市场上“龙鳕鱼”的真身其实是油鱼,学名为棘鳞蛇鲭,口感比较粗糙,根本比不上真正的鳕鱼,吃多了还容易导致严重腹泻。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棘鳞蛇鲭(油鱼)

真正的鳕鱼只包括鳕科鳕属的鱼类,即太平洋鳕鱼、大西洋鳕鱼以及黄线狭鳕三种。另外,格陵兰鳕鱼被认为是太平洋鳕鱼的亚种,阿拉斯加鳕鱼、俄罗斯鳕鱼则是黄线狭鳕的别称,称呼虽有不同,但也属于“真鳕鱼”的范畴。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大西洋鳕鱼

狭鳕的秘密:1条“救命鱼”、4个“开发者”以及混乱的市场

太平洋鳕鱼

鳕鱼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让很多消费者头疼不已。针对这种市场乱象,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给所有上市的水产品打上“身份证”,标注出捕捞的具体海域以及生物学学名。这样一来,消费者才能辨别真伪,彻底切断不良商家的后路。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远洋渔业   朝鲜半岛   磷虾   延边   大西洋   南极   苏联   朝鲜   鳕鱼   太平洋   市场   俄罗斯   韩国   日本   配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