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大家好!我是异路风尘,带你走不一样的路领略工程行业不一样美!跟异路,工程行业不迷路!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写在前面:在国家新的政策面前,很多施工企业都在观望,盼望形势向好,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意,这两年众多中小型房建施工企业在“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的煎熬中艰苦前行,2021年如何转型是关键?中小型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资金、技术、人员、人脉等资源整合能力差距悬殊,管理水平更是差距甚大,所以不论是在2008年房建企业鼎盛期4万亿的大餐还是这一轮的PPP大餐,谁吃到了肉?谁喝了汤?谁只啃到了骨头?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近年来,新一届政府改革力度非常大,新的政策也是不断出台,总的政策思路其实均已明朗,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自身能力和资源整合实力外,政策敏感度非常重要。政策敏感度不高如果排除自身能力和资源问题,换种说法也就是不重视,或者是没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一、建筑工业化(PC装配式建筑)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2020年8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发布后房建施工单位的表现情况怎么样呢? 最先行动起来的还是中字头房建施工单位,而中小型房建施工企业多数持观望态度,反而像碧桂园、万科这类开发企业比施工企业更主动,如碧桂园率先组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板块,研究智能建筑机器人应用建筑工业化,到现在已经在该领域遥遥领先,于是原来观望的中小施工企业如今被迫变成了迫不及待的补课者,因为如果再不上线那就只有被市场踢下线成为改革的炮灰。文件规定的PC装配率30%的指标起初是否引起行业足够的重视?如果下次新政变成50%、80%,又会有多少企业被市场剔除呢?


建议:

具备条件的企业应紧跟国家新政,保持足够的政策敏感性,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工业化政策、标准、技术和管理的研究,条件有限的企业可以考虑联合、收购、合并、投资等多种方式介入,给明天留下一席之地。

二、工程总承包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前面所说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现在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是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事实上早在2003年建设部曾经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


2016年住建部再次行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推动工程总承包发展。本次意见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应当本着质量可靠、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当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建议:

1、根据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专业设置和人员结构;

2、形成集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阶段项目管理于一体,技术与管理密切结合,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组织体系;

3、加强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及从事项目控制、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践中锻炼人才、培育人才,培养一批符合工程总承包业务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人才支撑。


三、建筑业信息化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我们是自己想要信息化还是我们是被动信息化?


一说起信息化很多企业想到的就是成本,而不是投资,这两者的区别将决定你是否会主动拥抱信息化。


从思想和认识上如果不接纳信息化,那么就无从谈从行动上支持和开展信息化。

从世界和行业层面来讲,建筑业信息化是必然,是趋势,谁被动,谁就会失去机会和未来,你想失去机会和未来吗?


建议:

面对工程总承包这一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相关数据库,提高数据统计、分析和管控水平。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房地产去库存随着最近“房子是用来住的”指导精神开始发酵。


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开始新一轮更严格地限购,对房地产的销售影响不小。


不到一个月时间,新的政策动向又来了:银行全线收紧开发贷,房地产融资迎“冰封”时刻。


这意味着,房地产“输血”的另一重要管道——房地产信托也将受到更严格监管。


建议:

与房地产开发公司涉及债权债务的施工企业抓紧跟踪、核实和确认相关财务和资金信息,涉及权利的项目加快步伐处理,尤其是垫资、应收工程款、结算价款确认、保全、担保等事项需加速。


五、PPP

“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房建施工企业该如何走,转型是关键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一般称为公私合营模式,现在我们官方统一的正式说法为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在该模式下,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建议:

PPP项目通常涉及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且项目周期长、投资大,形式多样,因此建议立即行动起来,研究国家PPP政策和指南,加快引进或培育PPP人才,PPP对法律、金融、财务等专业要求较高,而这恰恰是传统房建施工企业很少涉足的。


写在最后:面对国家改革步伐的加快,建议中小型房建施工企业提高政策敏感度,加快转型升级,适度有压有保,加快资源整合,调整组织战略和架构,整顿内部管理,重视高端复合型人力资源,在动荡的市场中先解决活下来的问题,但是别忘了朝着政策导向而去。


跟异路,工程行业不迷路! 欢迎关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建设部   敏感度   能力   关键   模式   建议   政策   项目   建筑   政府   社会   国家   工程   房地产   行业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