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大家好!我是异路风尘,带你走不一样的路领略工程行业不一样美!跟异路,工程行业不迷路!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写在前面: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严管大拆大建加强修缮改造,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

近期,各地积极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继续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模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还出现随意拆拆除老建筑、增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严重违背低碳绿色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征求意见稿要求:

1、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

2、严格控制大规模新增;

3、严格控制大规模拆迁;

4、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

5、保留利用既有建筑;

6、保持老城格局尺寸;

7、延续城市特色风貌;

8、加强统筹规划;

9、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

10、加快补足功能短板;

11、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从征求意见稿要求,可以看出政策正向低碳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方向倾斜,政策方向就是行业风口所在处,站在风口传统的施工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

在国家新的政策面前,首先行动起来的是中字头大型国有企业,他们资金、技术、人员、人脉等资源整合能力强,又有国家财政的支持,然而对于更多的私营施工企业却都在观望,盼望形势向好发展,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意。最近几年众多中小型房建施工企业在“转型恐转死,不转恐等死”的煎熬中艰苦前行,2021年如何转型是关键?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国家政策明显向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倾斜,施工单位该如何抓住建筑节能和科技政策的红利,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呢?

建议房建施工企业做到以下三点: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在节能技术理论层面的创新,是完善当前节能技术支撑体系,不断的开发新的节能技术和应用,形成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要想使节能环保的效果达到最佳,就必须要实现新的技术创新,从实践当中,不断的进行调研,吸取一些地方的先进建设经验,从而完善和创新节能技术。在此同时,建筑节能方面还需要进行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建设,不断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将一些有潜力的人才,遣送到一些高校和众多的科研单位,让其参与到节能项目的建设,不断的扩展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领域,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建设经验,从而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节能标准。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制定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核,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监督,能够严格的按照施工单位进行各工序的设计和执行,便可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防水施工的建设管理,节能建筑的施工重点与防水工程的重点基本一致,考虑到整体的节能和耗能性,在墙体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整个施工环节和施工节点,都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施工图纸进行,尽量保证所有的施工环节都做到规范,做好整个屋面的施工保温工作和监督工作,而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气象条件,应该制定相关的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节能宣传和管理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性培训,让每一个施工人员,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技术角度,都需要高度的重视建筑节能等技术实施。对建筑单位的技术人员,要做好其队员的素质培训,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具备一定的节能意识。在施工过程当中,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注意相互监督,注重施工技术和技巧的提升,在实践中注重监理工作的全程监控,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

建筑节能与科技的风口,施工企业该怎么做?

写在后面:低碳环保,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政策方向,也是行业的风口,在建筑节能与科技的大餐面前,谁吃肉?谁喝汤?谁啃骨头

紧跟政策风向标,欢迎关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风口   老树   征求意见   施工单位   节能   注重   方向   过程   政策   建筑   国家   城市   旅游   行业   工作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