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编者按:

新东方回港二次上市,大受资本的追捧,这也让外界颇为关心好未来会不会是下一个,也开始猜测其会不会获得更高的估值。

正文 2650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新东方回港上市已是铁板钉钉。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10月29日启动港股公开发售,其发行价格不超过每股1399港元,有望成为港股市场最贵的股票,也是目前股价唯一超千元的公司。

至此,市场又开始猜测“好兄弟”好未来会不会紧随其后。

十年风雨,患难见真情

自登入美股,新东方和好未来都曾经被大名鼎鼎的浑水基金做空过。

2012年7月,浑水基金发布了一份长达97页的做空报告,认为新东方在收入端造假,人为扩大收入规模及收入增速。这使得新东方的股价在短短两天内暴跌近60%,投资者损失惨重,新东方的品牌形象也遭受空前的打击。

时隔6年,2018年6月,浑水基金再次发布了一份长达70页的做空报告,目标直指已是K12巨头的好未来,认为其虚增利润,粉饰财报。受此影响,好未来当天的股价应声下跌,最深跌至15%,最终收盘仍下跌了将近10%,其声誉也受到了影响。

不但被同一家基金做空过,他们还同样遭受到政府的整顿。

2018下半年,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如:加强证照管理,禁止超纲教学,严禁组织中小学学科类等级考试及竞赛,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要进行审核备案等等,大大限制了教培机构的运营。

在高压态势下,这对难兄难弟也迎来了近半年的低潮期,二级市场上两家公司的股价阴跌近半年,直至腰斩。

回到今年,就在7月底的时候,好未来和新东方都公布了截止于5月31日的季度财报,并对下期的业绩进行了展望。当时新东方给出的业绩预测是不乐观,“同比将下降10%到14%,下降幅度将在第四财季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当时新东方的投资者对此感到非常不满意,因为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这也使得新东方当天的股票在开盘快速冲高后瞬间出现砸盘现象,全天下跌,收盘至最低点。

而当时好未来给出的业绩预测是正增长,“同比增长18%至21%”。

两家公司发布财报的日期接近,但一个表示不乐观,一个表示正增长,这也使得两家公司的地位在投资者的心里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就当新东方为达不到市场预期而担心市场“用脚投票”时,好未来却有为竞争对手“开脱”的嫌疑,好未来方面表示,其实好未来这次财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线上业务增长较快,线下业务其实和同行一样,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而刚好新东方的业绩就是由于线下业务的拖累。

在自己业绩比竞争对手表现好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骄傲,反而指出自身也有同样的“弱点”,这样的说辞不得不让人怀疑两者的战友情。

新东方回港二次上市,大受资本的追捧,这也让外界颇为关心好未来会不会是下一个,也开始猜测其会不会获得更高的估值。

好未来营收增速好于新东方,但新东方净利润较为稳定

先对比下两家公司的市值规模。截止10月30日,好未来的市值为399亿美元,新东方为257.48亿美元,好未来比新东方高出约142亿美元,相当于一个跟谁学,跟谁学的市值为158.3亿美元。

造成市值差距的原因,按市场给出的说法是,好未来是按高成长期的企业给予高于50-120倍的估值,而新东方是按成熟企业给予30-60倍的估值;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好未来的营收增速好于新东方。

从最新的一季财报来看,好未来本季度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9.107亿美元增长到本季的11.03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0.8%。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为1500万美元,上年同期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2350万美元。

新东方本季度的营收为9.864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0.72亿美元相比,同比下滑8.0%;净利润1.747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09亿美元,同比下降16.4%。

把时间轴拉长点,两家公司的营收增速表现一目了然。

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通过对比两家公司的数据来看,好未来的增速近年来一直高于新东方,尤其是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好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而新东方的营收增速却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增长。

另外,新东方和好未来在利润这个核心数据上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从趋势图可以看出,好未来2019财年几个季度都是处于盈利,但进入2020财年处于亏损,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财报显示,2020年好未来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加大,这也造成它在2020财年出现了亏损。虽说2021财年连续2个季度实现盈利,但本季度相对上个季度来看环比下降不少。

而新东方在2018、2019和2020三个财年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其Non-GAAP下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5亿、4.1亿和4.8亿美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4.4%、13.3%和13.5%,利润率稳定。

虽然在财务端两家企业各有千秋,但对比往年的盈利数据可以看出,新东方和好未来也都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

业务模式差异不大,但在线教育贡献不一

在业务模式上,新东方和好未来主要都是依靠线上和线下收入,但收入的构成却表现的不一样,尤其是在线教育这方面。

根据好未来财报数据显示,其在线教育服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作为K12赛道的龙头企业,好未来在坚守线下阵地的同时,显示出强烈的线上化决心,不断加码学而思网校业务。而最新数据显示,学而思网校的营收已占总收入的26%。

新东方做了选择,好未来还要等多久呢?


线下起家的新东方,线下业务和海外留学业务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而这两项业务也成了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业务。在疫情肆虐的上半年,新东方线下培训几乎停摆,而随着疫情扩散至其他国家,海外留学和考试业务随即中断,这直接导致新东方营收同比增速下滑厉害。

今年在线教育大爆发,新东方虽然线下有一定优势,但线上业务增长表现并不太理想。今年7月29日,新东方纯线上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0财年大幅亏损7亿到9亿元,与上一财年同期亏损6400万元相比,亏损大幅度提升。

巨头回港,或已是大势所趋

今年,上市仅仅16个月的跟谁学成为了继新东方、好未来之后第三家被做空的教育中概股,其前后已被5家机构做空了12次。虽然当时的股价并未受到影响,但这也说明了,对岸的空头们对教育中概股一直是虎视眈眈,这无疑会加速教育中概股的回归之路。

另外,由于不确定因素加强,近两年,中概股公司在美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监管环境,使估值、股价受到很大影响,这也促使优质公司加速回归。

其实,优质中概股公司赴港股上市,开辟“第二战场”,既可以分散二级市场的风险,又可以在两地融资,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教育巨头新东方回港对其他准备上市的教培公司会不会也起到一个指引作用呢?比如猿辅导,作业帮等会不会也把香港作为上市首选呢?

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新东方   未来   疫情   市值   净利润   股价   季度   业绩   多久   收入   美元   业务   数据   旅游   在线教育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