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构建:何谓、为何与何为

跨学科融合旨在分科教育基础上打破学科领域界限,强调体验性和实践性,培养具备融通各学科思维,能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本文从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起源、内涵、现状出发,重新审视学习、能力和成长,思考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意义,由此深入探索跨学科融合课程落地实施的机制和路径,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项目式学习

作者简介:魏小山,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21世纪的个人成功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复杂、跨领域问题的解决能力。传统分科式教育的课程体系高度分化,虽然在系统、高效学习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却割裂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多视角、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融合旨在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强调体验性和实践性,不失为一种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国家出台的种种相关政策极具前瞻性,直指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复杂、多变、模糊、不确定的问题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培养能深刻理解贯通多学科核心概念,具备融通各学科思维方式的能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综合性、创造性人才。

究竟什么是跨学科融合课程,当前面临怎样的困境,为什么要构建融合课程,如何构建,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之何谓

跨学科融合被视为近年来新认知、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源地,不同学科的互育融合是人们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跨学科融合课程并非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世纪赫尔巴特就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杜威在此基础上推进了综合课程的发展。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专业细分逐步加深的格局,与之截然不同的跨学科融合的优势逐步凸显。

到目前为止,跨学科融合还未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指的跨学科融合是多元学科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以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提出、识别和解决为载体,以跨界课程为依托,统整学习方式,将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知识技能、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实践活动、精神内涵进行融合,让学生有机会跨越学科边界去整体认识复杂世界,从而成为具备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融合并非是对现有分科课程的颠覆或替代,而是优势互补,跨学科融合应建立在扎实的分科学习基础之上。观之我国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实践,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由于仍未形成系统健全的课程整合机制,缺少社会多方力量的联动,课程开发大多呈现零散状态。在自身开发受限的情况下,不少学校直接移植发达地区的经验或者翻译欧美课程教材,在未充分研究、吸收和分析学情的情况下,盲目照搬教材,导致水土不服。

二是,缺乏顶层系统设计,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指引,许多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匆忙混乱,缺乏连贯性,缺失学段衔接,难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三是,由于缺乏统一认识与理论指导,现有的课程设计只注重外在教学形式上的整合,陷入简单的拼盘模式,或仅关注用技术工具生产人工制品,未找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忽略跨学科知识、核心概念和能力的渗透。

因此,跨学科融合面临的首要难题不是教学研究而是课程开发研究,这也是本文着力探讨之处。

二、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之为何

(一)重新审视学习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经历了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居家和线上学习,教师隔着屏幕一厢情愿地讲授,学生早已神游天外的学习现象引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再度思考:究竟怎样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发生,实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触及心灵深处,激活深层动机、情感和思维的学习;是深入知识内核,把握事物本质和深层意义的学习;是问题解决过程中驱动情境认知、切身体验和实践创新,从而获得知识意义和生命意义的学习。

从整体性出发开展跨学科融合的教育实践,就是让学生经历有意义且富有挑战的学习过程,从而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积极探究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思想方法,运用各种高阶思维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或现实生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并保持积极的状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因此得以真正发生,深度学习的诉求得以满足。

(二)重新审视能力

跨学科融合在中国的兴起,是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许多职业正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对未来人才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21世纪所面临的复杂任务大多非一人之力可以胜任,需要人与人之间高度合作和联通,因此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不可或缺。

跨学科融合通过项目构建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与世界、社会乃至学生之间的连接,学生在倾听、分享、共情和理解中获得全新的学习体悟和反思性成长,共同促成问题的高效解决。跨学科融合的教与学,培养学生更广阔的思维,鼓励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融合和应用,解决真实世界中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培养未来人才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重新审视成长

教育应将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最终要回归到学生的社会性成长和教师的融合成长。跨学科融合学习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创新能力,释放个性,展现潜力,实现深度学习的同时获得应对未来挑战的技能和信心,学会合作,在过程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成长,提高社会价值、心理价值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运用的能力,承担创造未来的社会责任。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获得力量的源泉,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就很难促进学生的成长。跨学科课程融合的综合性决定了不同学科的教师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教师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共生成长,当教师突破自身学科局限,沉浸在跨学科融合共同体的对话、合作、创新文化氛围的“滋养”中,发挥个人独特价值,共同发现认知的新大陆、学习的新天地时,教师的成长就会自然发生,持续且长久。

三、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之何为

传统的分科学习都局限于学科范围内,学科之间基本保持平行关系,很少有跨学科学习的需求,然而现实中的问题需要对众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项目杂糅了多学科知识元素,项目化学习则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入生活并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解决真实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知识要素在项目中的作用和构成,理解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项目实践并取得成果中获得对知识关系的融通,因此项目式学习是促进跨学科融合的利器,本文立足项目式学习来探索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构建。

(一)跨学科融合课程推进机制

跨学科融合课程从团队构建到课程开发、形成、实施和完善,需要跨越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健全的机制提供保障,从而形成文化长久推行下去。

1.组建团队

我国分科模式下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仅凭个人强大的课程融合能力难以让跨学科融合得以深入且持续。因此,围绕课程融合的领域、方向,从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出发,打破年级和学科壁垒,以校为单位组建固定的跨学科教研团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突破途径。

每所学校成立一个跨学科核心教研团队和若干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跨学科核心教研团队由资深的跨学科专家型教师组成,对全校的跨学科项目进行引领和指导,确定发展思路、搭建运行框架、设计教研形式、组织开展活动、总结修正项目等,这些跨学科专家型教师也是各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的“领袖”人物。跨学科教研团队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领袖”人物的引领、组织和持续的激励。以项目为单位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每个团队根据项目需求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自愿组合而成,每个团队必须有一个“领袖”人物,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和教师间的优势互补。随着项目的推进,团队教师会有所变化或调整,但“领袖”人物不变。每位参与跨学科教研团队的教师均计入工作量及绩效考核。定期举行全校的主题分享教研,从方案设计思路、实践活动成果、学生评价等方面全面展示,其他团队教师进行点评,并评选出优秀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在氛围营造、意识引领、方法渗透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2.达成共识

在分科学习的大背景下,学生获得的是孤立的各学科知识,对跨学科融合是无意识的,难以形成综合性思维,因此,教师是帮助学生形成跨界思维的关键力量。

首先,教师要有跨学科意识,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专业领域,精耕细作,而应树立“大教育观”,充分了解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最新研究动态、新型教学方法,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教学,形成初步的学科交融与合作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树立跨学科课程观,树立着眼未来人才培养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与教育过程观,力图通过循序渐进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学习,重视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推动更为综合的、注重实践与创新的、学术取向与应用取向结合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实践。

3.形成规划

跨学科教研团队就是一个项目组,在实施前需要进行全方位规划。

在校情诊断方面,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文化特质、师资特点、生源状况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

在课程建设方面,从领域主题出发,逐渐形成项目,将相似特征的项目集合成课程,一种或多种典型的课程形态形成学校特色。

在师资建设方面,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注意专业性的把握,适当补充工科背景的新教师充实队伍;通过进修学习与项目驱动结合的方式,让部分专家型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脱颖而出;面向全体教师进行校本研修,提升整体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在促进常态教学改变的同时,参与项目式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实施;学校在师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从大学、企业及家长群体中引入志愿者。

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课程计划,落实课程实施的时间,课程活动场地更为多样化,建立师资组织和培训制度,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约课制促进多学科教师协同教学,确定评估的方法和评价的原则等。

4.促进合作

跨学科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会受到课时数量、场地空间、教材教具、师资配备等软硬件的制约,单靠教育系统内自发实践难以提升和持续,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形成合力,实现有效、持续推进。

宏观层面,国家需出台相应的教育政策、建设分学段跨学科课程标准,制定跨学科教师培养路径,设计评估指标,建立专项经费,进行系统性规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顶层设计;

中观层面,健全价值认同和主动责任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企业、中小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联动,如,进行课程研发和实施,提供本土特色项目资源服务,提供教师专业培训和辅导,鼓励工程师驻校,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探究体验学习空间或创新实验室,建立社会互信与责任分担机制等;

微观层面,需要区域性的、系统的学校开展跨学科融合的理念、方法及优秀实践案例的指导,形成典型培育。

(二)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路径

目前跨学科融合课程在实施层面还没有一个可借鉴的操作性强的构建模式,本文从课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一致性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路径构建的探索,为实践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课程设计

(1)确定主题

项目主题是跨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真实情境是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迁移的支架,因此,项目主题要注重现实情境下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要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兴趣点,与学校的办学方向、文化特质以及师资特点相匹配,还要与社会需求、社会热点、地域资源相关。

学科需打通年级和学科的壁垒,发动全校师生一起参与项目主题的设计,以激发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还可以融入高校专家、专业教育机构及社会力量的智慧。项目主题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主题能与多学科核心概念产生关联,避免拘泥于实践性和活动性,无法促进深层次的理解和迁移,也防止始终沉浸于单一学科领域进行探索。

(2)提炼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

项目主题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提炼出与之相关的各学科核心概念、学科间的大概念以及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以免陷入“拼盘式”多学科整合误区。跨学科融合,不是将多个学科粘在一起,而是将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行融合,共同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既然是触及各个学科的核心概念,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单学科扎实的学习基础,就很难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深度学习,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乃至学科间的大概念就困难重重。

(3)设计驱动问题

常见的课程整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方式,重视课程与真实情境的联系,关注于学习与个体、社会建立联系,不利于促进各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另外一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整合,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性,但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难以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在学科核心概念及学科间大概念基础上,通过提供“场景”提出系列驱动问题,很好地结合了这两种整合方式的优势,以问题驱动深度思考,以问题促进思维发展。驱动问题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有用、关联、发人深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真正引起学生对各学科核心概念、学科间大概念以及关键能力形成的探究(见图1),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烈讨论,帮助学生架构通往深层次理解的桥梁,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知识迁移。

(4)形成项目规划

跨学科核心教研团队指导全校师生形成项目主题后,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的“领袖”人物选定项目,组建团队,开始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规划:团队分工、进度安排、课程设计、活动实施、项目评价、工具与资源的支持性配置、成果展示等。

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除了要对项目进行整体设计以外,还要对项目实施中的具体事务进行安排。如支撑项目的哪些知识点会在随后的单科教学中学习,哪些需要进行约课学习,先由学生项目团队及教师教研团队做出统筹规划,形成约课制度,再由教务处协助安排授课教师、时间、地点、课时。跨学科约课制的实施,势必会增加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的难度与复杂度,也是考验学校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关键。

2.课程实践

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阶段是以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为核心,到了课程实践落地阶段,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给予支持性活动,让学生在大项目的基础上拟定属于自己的子项目,融合项目式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以及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习理念与模式,经历从创意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课程实践的阶段划分:创意形成、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实现、分享与反思,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四阶”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1)创意形成阶段

跨学科融合课程有别于普通课程,具有明确的主题,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围绕跨学科项目教研团队确定的大项目的主题、核心概念、学科间大概念及驱动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征设计主题学习辅助活动,通过集中大课或约课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及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收集灵感、形成创意。

(2)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的实现有赖于群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协助下,创意相近的学生根据兴趣、个性、能力等特征组建学习共同体,运用头脑风暴进一步聚焦问题,形成具体、清晰的项目,再对项目进行细化,制订方案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范例指导、项目所需资源、引导多方沟通。

(3)作品设计与实现阶段

作品设计与实现阶段蕴含了设计思维和工程思维,是一个包括原型设计、作品制作、测试评估、收集反馈、迭代优化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圈中,学生经历像工程师那样的设计和建模过程,在反复试验、修正、质疑与反思的过程中寻找并应用特定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教师则为学生提供虚实融合的创作空间,提供学习资源、任务表单、活动工具、技术制作工具、学习案例等学习支架,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支持。

(4)分享与反思阶段

分享与反思阶段是促进学生跨学科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建立、保持持续和深度学习意愿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成果展示、项目评价、测试评估、优化方案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海报展示、视频演示、情景剧、路演等多种方式分享作品与成果,获得宝贵的反馈意见,进而整合不同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作品。

评价时,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团队互评、家长参评、专家参评、教师过程性观察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学生结合自身跨学科创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知识的构建,以及在创意提出、实践造物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跨学科融合教与学的难点,是支持和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促进社会性成长的重要路径。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评价与传统课程的评价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评价的指向、工具以及策略的转变。

在评价指向上,实现学生素养形成可操作化,将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与4C能力融合设计分阶段评价量规,包括参与程度、沟通合作、角色价值、探究态度、成果展示等,还需体现个体和团队能力的发展,且将评价前置来引导学习进程。

在评价工具上,实现像多领域科学家一样思考,工具中隐含工作流程、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程度监控,结合学段特点让学生经历专业的思维过程,如KWH表、工程设计量规、合作学习量规、创造力量规、批判性思维量规、学习和反思日志等,明确相应的子维度与学生水平的分层描述。

在评价策略上,引导学生自我竞争、自我挑战、自我批判、自我管理,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和动力,同时还需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团队之中,以团队的成长作为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性成长。

分科课程不断细化是研究深入的必然,跨学科融合是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二者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都很重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因此,我们在鼓励教师形成“协同教研”合作机制,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跨学科课程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科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深度学习。

跨学科融合课程为学生提供彼此关联、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学习经验,可以让学生从跨学科角度重新认识某个学科概念和技能,加深理解,从而更好地感受不同的课程所具有的整体性价值及其对自身发展的联系和意义。

此外,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尚处在摸索阶段,尤其是短期内高校对教师的职前跨学科专业培养和职后培训尚未配套和解决,教师的知识结构、跨学科综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因此,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探索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最后,为了防止跨学科课程的知识碎片化倾向,跨学科大概念的出台迫在眉睫,这需要国家层面举全社会之力来共同研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创客式学习视域下的中小学区域性跨学科融合路径研究”(立项编号:2019ZQJK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课程   中小学   学科   深度   思维   团队   核心   概念   评价   能力   教师   项目   社会   知识   主题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