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随着产业链跨市合作和社会公共资源跨城共享的客观需求,很多事情早已不是一个城市可以单独完成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越来越迫切,于是城市群作为一种区域空间协调机制开始出现。目前我国一共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而今天,红叶就来写一写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前世今生,看看它30多年演变的时间内,哪些城市退群?哪些城市又入群了?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前世——武汉经济协作区

说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很多人可能以为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事,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出现了上海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协作区等区域经济协调组织。而这其中的武汉经济协作区,其实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前身!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1987年,武汉经济协作区正式成立,共有豫鄂湘赣四省的31个成员城市,是当时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其中包括河南南部的南阳、驻马店、周口和信阳等4个城市;湖北除了恩施州以外的11个地级城市全部被纳入(随州还没有诞生),另外还有天门、仙桃、潜江和石首等4个县级城市;湖南则有长沙、岳阳、常德、株洲、湘潭和益阳等6个城市;江西则是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萍乡和宜春等6个城市。武汉经济协作区每2年举行一次市长联席会议,商讨经济协作区的合作事宜,直到2004年,武汉经济协作区才正式停止运作。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诞生,3个省级群入围

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停止运作,标志着我国传统经济合作组织正式谢幕,而新的区域经济协作模式——城市群正在酝酿和孕育中。2007年以后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前身)等城市群相继诞生;2010年,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地区被国家列入重点开发区域。2012年,武汉、长沙和南昌在武汉正式签订共同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筹建阶段。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而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促进中部地区战略崛起中表示支持三大城市群开展合作,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2013年年初,长江中游城市群首届省会城市会商会在武汉召开,长沙、南昌参会,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诞生。而最初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由三大城市群组成,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的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9个城市,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长沙、株洲和湘潭等3市,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抚州(部分地区)和新余等6个城市,初期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共有18个城市。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扩容,安徽江淮城市群入群

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成立以后,安徽合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省会城市进行协商对接,并与3市达成共识,合肥将携安徽的江淮城市群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这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将迎来第一次扩容,并且原来的“长三角”也将因此变成“长四角”,中部地区南部的4个省份将正式携手,共同打造中部地区增长极。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2014年年初,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二届省会城市会商会召开,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参会,这代表着安徽正式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大省会城市迎来了历史性的牵手。而安徽1+10江淮城市群的合肥、六安、淮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和安庆等11个城市,正式成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员。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而且此次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扩容,远不止安徽江淮城市群这么简单,在湖北、湖南和江西等3 省的大力争取下,三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也迎来了大扩容。首次是湖北省,在原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基础上,宜昌、荆州、荆门和襄阳等4个地级城市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其次湖南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成员城市也由3个扩张到8个,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和衡阳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另外江西的上饶、宜春、萍乡和吉安(部分地区)等城市也加入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这样,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原来的18个城市扩容到42个城市,成为一个超级城市群。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四、长江中游城市群晋级为国家级城市群,安徽退群

2015年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来说,可以说是有喜有忧!首先是迎来了一大喜事,那就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得了国家批复,这就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晋级为国家级城市群,不再是野孩子了。而在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被国家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和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寄予厚望的,这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后来打造我国第五极奠定了法理依据。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当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喜以外同时也有忧,那就是安徽退群了。在国家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新年,批复的范围是湖北、湖南和江西的3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并没有安徽的城市,这是因为安徽转投了老东家——华东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正式退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而长江中游城市群由18个城市暴增至42个城市后,再次又回缩至31个城市,并一直维持到现在。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五、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湖南、江西扩容

武汉经济协作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前世,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武汉经济协作区的今生,而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这个转变过程中,成员城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是河南南部的南阳、信阳、驻马店和周口4个城市退出(被纳入中原城市群),另外湖北省的十堰和随州市遗憾未能入群(造成了湖北孝感和襄阳之间一块空白)。与此同时,湖南和江西则迎来了大扩容,原来武汉经济协作区中湖南部分并没有的娄底和衡阳成功入群;江西省的鹰潭、新余和吉安也进入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

从武汉经济协作区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河南退出,江西、湖南扩容


六、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有望迎来新的大扩容

借鉴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未来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上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作能力的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迎来新的扩容。而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旦扩容,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有望全部纳入,这样湖北十堰、随州、恩施、湖南邵阳、郴州、怀化、张家界、湘西州、江西、赣州等城市有望全部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经济协作区   长江   江西   湖南   武汉   中游   鄱阳湖   城市群   南昌   经济区   长沙   湖北   安徽   河南   正式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