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在我们的印象里,那些正当红或曾经很有名气的明星,大多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奢华的别墅或宽敞明亮的大平层。


因为经济条件比普通大众好上很多,他们愿意一掷千金,去添置各种大牌家具、名家收藏品,然后花高昂的设计费,找设计师帮忙打造出极度舒适,又能满足自己审美与喜好的家。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钢铁侠”唐尼花1000W美元,买下建于1885年的巨大别墅,他请来纽约知名设计师Joe Nahem,为自己和家人打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外桃源


但偏偏有这样一个女明星,她曾在美国电影界叱咤风云、身价过亿,后来却突然销声匿迹。


被发现的时候,她正蜗居在拉斯维加斯纵横交错的下水道里,吃剩饭、穿旧衣、每天只花3美元……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下水道入口,在繁忙的拉斯维加速高速公路下方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耀眼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街道、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闪闪发光的赌场......以赌博业为中心的拉斯维加斯,同时也是美国内华达州最大、最负盛名的旅游、购物、度假城市。


在这个活色生香、财富与冒险碰撞的地方,有钱人都在享受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脚下25英尺处,有一个纵横交错、阴森晦暗的地下世界。


这是条长达450英尺的下水道,也是上千名流浪者的“家”。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政府建造下水道,最初是为了保护城市免受山洪灾害侵扰


一个名叫詹妮·李(Jenni Lee)的女星就住在这里。2019年,荷兰某电视台栏目组在拍摄纪录片时,遇见了突然消失在大众视野的詹妮。


十几年前,她曾以“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特点,叱咤于美国电影界,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拥有数百万忠实粉丝、住着拉斯维加斯价值上千万美元的豪宅。


后来詹妮从演员转型为模特,也许因为事业并不顺利,或是日子过得不舒心,她渐渐退出了曾经的圈子,没人知道她究竟去了哪儿。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而当记者再次遇到詹妮时,她穿着一件旧旧的外套,正在自己昏暗不见天日的“家”里吃饭,一张床、一套桌椅、几件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就是全部家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而她脸上呈现的疲惫老态和不健康的蜡黄,让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大吃一惊,很难将她与当年那个身价过亿,身兼模特、女演员、舞娘数职的性感女神联系在一起。


詹妮自己也略带调侃地说:“我曾经火得一塌糊涂,那个时候我可是相当火辣。”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詹妮的身材虽然还保持着十年前的样子,但个人状态却很是糟糕。


她好像烟瘾很大,牙齿发黑脱落,指甲缝里也全是洗不净的污垢。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节目一经播出,詹妮曾经的粉丝炸锅了有人唏嘘,有人愤怒,有人无法接受,但她却觉得生活在下水道的日子特别美好,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每个人都非常尊重其他人。”

“我很高兴,这里有我需要的一切。”

“我交到了更多真正的朋友,也喜欢这些建立在磨难之上的友情。”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至于她是如何失去曾经的万贯家财,来到下水道居住的,记者始终没能问出缘由。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压根不想回到过去的生活,也没有考虑过离开阴冷潮湿的下水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除了詹妮外,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住在不见天日的下水道中,他们中的大部分,终日呆在黑暗中,很少与地面之上的人接触。


捡垃圾和乞讨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每天只需要花费大约3美元就能活着。


因为常年与下水道中的老鼠和蟑螂为伍,外界将他们称为“鼹鼠人”,他们互相帮助、抱团取暖。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其中最出名的,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艾萨克,来到这里前,他也曾有过光鲜履历和体面工作。


艾萨克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对哲学也颇有研究,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模特,然后成为一名电视摄制组成员。


如果他能一直中规中矩地走下去,大概也会娶妻生子,过上温暖又稳定的生活,但后来他辞职去加勒比地区做了导游,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加勒比地区工作时,他开始沉迷于金钱,并向美国贩毒,不过很快就受到了法律制裁,所有不义之财都被没收。


没了积蓄,也和朋友亲人失去联络,他一个人搬进了河滨公园的下水道里生活。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后来,越来越多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居住,从最初的三四个人,一直演变为成百上千名无家可归人的部落。


这群人将原本被城市人群遗弃的空间,搭建成繁荣的棚户区,并默认艾萨克为“领袖”。


由他代表他们对外发言与联络,并向公益团体和记者们说明对比避难所施行的宵禁、法律制度以及聘用的冷漠社工,这个抱团取暖的地下世界是多么温暖与美好。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很快,各地的流浪汉都对这里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们从垃圾站或二手商店里找来能用的家具与日用品,拼拼凑凑布置成可以长期居住的“家”。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比如已经在下水道里居住5年的小情侣史蒂文,和他的女朋友凯瑟琳。


他们因为吸食毒品而失业,为了更好的生活、走上正常轨道,开始一边戒毒一边在赌场打工。


虽然住的地方不怎么样,两个人却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40㎡左右的小家,更温馨舒适一些。


他们圈出了一个独立空间,然后将在垃圾站里捡来的双人床、书架和衣柜摆在里面,然后在水泥墙上贴上不少装饰画,甚至还用饮水机做了个淋浴间。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除此之外,他们用两个置物架合围出一处专门的阅读区,除了一些日用品外,上面还有不少旧书。


柜子后侧,竟还有个小小的衣帽区!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整个空间的最左侧,是由一张单人沙发、一面镜子和一个灰色圆桌组成的休闲化妆区。


对面是玄关,一盏散发着暖光的灯,将这儿衬托得温暖极了。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和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流浪汉不同,下水道里的“鼹鼠人”看上去大多干净体面,甚至有不少都对生活品质有些追求。


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失去地面上的房子沦落至此,又为什么在繁华奢靡的拉斯维加斯,会有这样一个神秘吊诡的地下世界呢?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八十年代的一场特大洪水。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拉斯维加斯位于莫哈韦沙漠中心地带,气候炎热且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1厘米。


但每到春季和夏季,这里会有一段时间集中降雨,雨水沿着地形结构顺流而下形成山洪,以每小时40公里的流速倾泻至市区。


而市区内的沥青与混凝土地面,几乎没有任何蓄水与泄水能力,这才爆发了洪水灾害。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1985年,一连串的洪水导致拉斯维加斯城市系统严重瘫痪,相关机构耗资17亿美元,建立了由73个蓄水池和714公里长的河道组成的泄洪工程。


其中65%的河道,位于地面之下。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因为配备了完整的热水与电力供应,曾经睡在街头巷尾和桥下的流浪汉们,便将目光瞄到了这里,一传十十传百,下水道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在这儿繁衍生息,建设了井井有条的社区、规章制度、选举首领,将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有记者慕名前来采访,发现里面的很多居民,并不是因为贫穷才无家可归的。


“他们都是各种年龄段的普通人,通常是因为一些创伤性事件,而失去或抛弃了正常生活。”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30岁的单亲妈妈杰西卡,就是其中之一。


她十几岁时一直住在收容所里,但那儿的条件极为恶劣,抢劫、暴力、毒品交易横行,她自己偷过别人的东西,也在家中被强暴过。


后来,自由之家与社区委员会、非盈利结构签订合约,为了向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他们将床位减少了一半,当时只有23岁的杰西卡和女儿一起被赶了出来。


因为新的收容所不允许单亲妈妈长期抚养孩子,她在没有骚扰和危害的市中心车站铁轨里,暂住了2个月后,搬去了与打工的麦当劳距离很近的下水道。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但杰西卡也只是这群受生活所迫的人的缩影,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可奈何的心酸往事。


他们有的本来有正经工作,但儿子在四个月大时夭折,夫妻俩无法走出伤痛,因此丢掉工作、无法融入正常社会;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有的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后来因为父母去世、与男友分手、被小孩烧毁了房屋而流离失所;


有的在便利店打工,也有能力贷款买一套公寓,但房贷、食物、水电会耗尽所有的工资,不能做其它任何事情,只能搬到这里居住。


她曾身价过亿在电影圈风生水起却在38岁蜗居下水道


如今,内华达沙漠每年依然平均只有21天在下雨,但每一场大雨、每一次城市泄洪,都意味着他们可能失去一切,甚至是生命。


这群被巨大、光鲜的城市抛弃的“鼹鼠人”,也曾努力与困顿的现实抗争过,也有不少人真的离开了地下世界,但后来又几乎都回来了。


就像斯坦贝克在《人鼠之间》中写的:“像我们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可期待的了。”


因为无论走到哪里,这条长长的、终年不见天日的下水道,才是能让他们好好生存下去的最后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下水道   加勒比   杰西卡   拉斯维加斯   詹妮   不见天日   鼹鼠   蜗居   流浪汉   模特   洪水   身价   日用品   地下   记者   美元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