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在喊孩子起床这件事上,你有没有吼叫过孩子呢?我承认,我吼过。但最近看了一位育儿师录制的一段视频后,我就下定决心允许孩子赖一会儿床,再也不对他大吼大叫了。

这位育儿师,为了找到一个大约四岁的男孩起床难的原因,一大早赶到他的家里去观察。发现这个孩子还在睡梦中,他的爸爸正在一旁唤他起床,孩子晃动了几下身子后,并没有要起的意思,于是妈妈走过去就对孩子大吼起来,接着把还未完全睁开眼睛的孩子强行拖到地上,气呼呼将他塞到衣服里,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是因为还没睡醒还是因为惊吓,孩子一直在闭着眼睛哭,而妈妈因为这哭越发地生气,“这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呀?”等一系列牢骚话就在不经意间从嘴边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睡意还未褪去,妈妈的喋喋不休却不绝于耳,这样糟糕的早晨,即使是成年人,也不愿面对,何况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说白了,这个孩子之所以起床难,根本原因就在于起床时妈妈的又急又吼,让他失去了安心感,从而导致了他内心的烦躁和焦虑,所以他本能地逃避。

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日本著名教育专家山崎房一在其经典育儿著作《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中反复强调安心感,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安心感,“没有安心感的状态是一种不安定的情绪,好像有人不断催促自己似的。”有安心感的孩子做事才会放松,才会注意力集中,才会全力以赴,反之没有安心感的孩子通常焦虑不堪,心怀杂念,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做事也不能够全力以赴。“为了让孩子学习就必须给他安心感”。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安心感呢?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刻停止你对孩子的喋喋不休!因为“喋喋不休往往是负面(否定)的”不但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还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糟糕。就像那位育儿师观察到的起床难的小男孩,当他被一直对她吼叫的妈妈拽到卫生间洗漱时,狠狠地摔掉了妈妈递过来的牙杯,以示对妈妈的抗议。

《不急不吼做妈妈》“推崇妈妈少唠叨、不指责、多鼓励的家教理念。”通过一系列的事例,剖析妈妈易急易怒,喋喋不休的真实原因,也为我们提供了停止喋喋不休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从而告诉家长如何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如何用足够的鼓励培养出自信而快乐的孩子,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力量。”

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1.消除自己的焦躁不安

“改掉喋喋不休病的先决条件在于消除自己的焦躁不安。”因为“妈妈们对于自己的焦躁不安大都不会发泄在自己身上,而最容易发泄在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几乎可以称为自己’分身’的孩子身上。”

要想消除自己的焦躁不安,就是一定要留些时间为自己而活,毕竟“爱上自己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妈妈们之于孩子并非只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无论如何都要将自己愿望的满足寄希望于自身而不是孩子,才不至于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仿佛别人都亏欠了自己什么。

一位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甚至为了陪伴女儿辞去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她给女儿做可口的营养餐,帮女儿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监督女儿练习钢琴……她原本以为有了自己的精心呵护,女儿会更加优秀,哪知女儿在学习上却表现出懈怠,尤其是在练习钢琴方面,妈妈为此焦躁不安。

一天,又到了练习钢琴的时间,女儿迟迟不愿动身,妈妈又忍不住对女儿发起火来,女儿伤心地说:“我再怎么努力,长大了不还是像妈妈现在这样!”这位妈妈一下子愣住了。她看看镜中的自己,蓬头垢面,面色憔悴,衣着邋遢,天啊,她简直不相信这就是现在的自己。

让女儿坚持练习钢琴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她可以更加优雅的生活么?可自己却活成了女儿的保姆!痛定思痛,这位妈妈制定了健身和学习计划,在陪伴女儿的同时,也练起了瑜伽、学上了化妆、参加了网课,让自己更加充实精彩起来。

生活充实精彩了,对自己的不满就少了,随之焦躁不安就消除了,对孩子的喋喋不休也停止了,自然而然,女儿又恢复了乖巧的模样。

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2.成为“双重人格”拥有者

山崎房一说:“当一个妈妈具备了成人的人格,即成了一名充满智慧的‘双重人格’拥有者时,孩子就能获得最终的解放。”这里所说的双重人格,“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而是指人的自私本心与对他人所用的社交之心”。任性、贪婪和自私自利等这些人类本来的性情即人的自私本心,体谅他人的处境、公平和充满理智等这些人类的社会属性即对他人所用的社交之心。自私之心常被人视为缺点,而对他人所用的社交之心常被人视为优点。

成为“双重人格拥有者”意味着接纳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是同时兼具缺点和优点的人,不否认自己的缺点,但不会聚焦到自己的缺点上,拼尽全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而是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壮大自己的优点上,努力打磨自己的优点。妈妈如此,面对孩子时才不会仅仅盯着孩子的缺点,继而对孩子喋喋不休,而是将精力放在欣赏孩子的优点上,将孩子的优点壮大,而“缺点和优点就好像一副跷跷板”,“让优点更壮大,那么缺点就会灰溜溜地消失。”

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谢炎廷和妈妈

“脑瘫天才”谢炎廷在不到一岁时被诊断为脑瘫,这意味着他终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活动和生活,谢妈妈虽然内心备受煎熬,但并没有放弃儿子,她发现儿子虽然说话不清楚,行动不方便,脑子却很灵光,于是鼓励儿子自学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并支持儿子参加了高考。

也就是在高考中,谢炎廷超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展现,从而获得了进入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旁听的机会,后来,谢炎廷对徐守军老师提出的研究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澳大利亚组合学》学术期刊上,得到了广泛赞誉和关注,被誉为“脑瘫天才”。

谢妈妈始终鼓励儿子说:你只是和普通和孩子有些不同罢了,只要想,一样可以做到。如今,谢炎廷已经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不少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取得的成就。

我们无法想象,当得知儿子谢炎廷患有脑瘫的那一刻,谢妈妈是多么地痛苦!倘若她只是埋怨命运的不公,只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儿子的身体残疾上,对儿子喋喋不休,那么,谢炎廷的未来必定是死水一般的沉默;但是谢妈妈并没有那样做,她知道儿子的身体残疾是无法改变的,就将注意力放在努力儿子的优点上,鼓励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帮助儿子打开了一扇溢满数学之趣的窗。

多少妈妈爱子如命,却让自己的喋喋不休成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

3.做个爱孩子的行动派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唠叨孩子:“我以为我愿意说你啊,你说你是为你好,别人我怎么不说呀?”这些打着“爱”的幌子的喋喋不休真的是爱孩子吗?真的会让孩子感觉到爱吗?答案是“不会!”“因为对他人而言,爱不在内心世界栖息,而在行动领域居住。”所以,停止你的喋喋不休吧,去做一个爱孩子的行动派。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的作者佐藤亮子写了一段她陪女儿备考的经历,她发现在女儿争分夺秒的备考时刻,因为头发又多又长,所以头发的清洗和吹干就占用了不少刷题的时间,心急如焚。

要女儿剪掉自己的长发吗?佐藤亮子这样犹豫过,但她知道女儿特别珍爱自己的头发,就没有多说什么,于是,洗澡的时候就跟女儿一起洗,这样能帮助女儿清洗长发,加快速度,另外,她又购买了功力更强大的吹风机,帮助女儿吹干头发,这样也可以加快速度。

这样,不但解决了女儿因头发而耽误学习的问题,还保住了她的一头引以为傲的乌发。这就是妈妈对女儿的爱,没有半句唠叨,没有强迫,而是在尊重女儿的前提下,采取有利的行动。

佐藤亮子的女儿也没有让妈妈失望,她成为了紧随三个哥哥之后,第四个考入以难考著称的东京大学的人。

相信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深情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妈妈,更是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可是,爱子如命的妈妈们啊,却经常不由自主地把唠叨挂在嘴边,让自己的喋喋不休变成了一把无形的利剑,一次次刺伤孩子,成为了摧残孩子的罪魁祸首。所以,让孩子拥有安心感,停止自己的喋喋不休吧,使用《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所提供的正确方法:消除自己的焦躁不安,成为“双重人格”拥有者,做个爱孩子的行动派,“不唠叨、不吼叫、保持情绪平和稳定,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喋喋不休   妈妈   孩子   双重人格   头发   爱子   罪魁祸首   焦躁   安心   钢琴   不安   缺点   优点   儿子   女儿   努力   数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