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青年蒋介石


1906年4月,19岁的蒋介石东渡日本留学,就学于东京清华学校,学习日语。

1906年末,回国。

1908年春再次赴日,留学东京振武学校,后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

1910年冬,毕业。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士官候补生。

1911年10,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受感染回国参加革命。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将近5年。此后因革命活动失败,流亡日本数次。

在日本留学的这5年间,对青年蒋介石的人格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蒋介石和日本的恩恩怨怨由此揭开。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


1906年4月,19岁的蒋介石初到日本,语言不通,进入东京清华学校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日语。清华学校专为培养留学生所办,前身为1899年梁启超创办的东京高等大同学校。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意料之外天朝上邦输给了历代所轻视的东夷小国,严重挫伤了当时的民族自尊心,进步人士开始抛弃傲慢自大的固有偏见,学习快速崛起的日本,由此爆发了赴日留学潮。


蔡锷也曾就读于此。学习西方革命学说兼修日文。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陈其美


1902年,该校因为经费不济,由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接办,改称清华学校。蒋介石在此接触到同盟会元老陈其美,接受革命思想。后来和陈其美结义金兰。陈其美的侄子就是日后毁誉参半的特务组织中统创建者陈立夫。


1906年末,蒋介石回国。


蒋介石第一次赴日留学,不足一年时间,主要学习语言。


蒋介石赴日留学,志在学习军事救国,但日本陆军入学要求严格,没有本国陆军部推荐是不能进去学习的。


得知此事的蒋介石因此回国,准备在国内军事学校学习,再以此为跳板赴日留学。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1907年,蒋介石考入袁世凯创办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炮兵。


1908年,蒋介石再次赴日,进入东京振武学校。


东京振武学校是一所专为中国陆军留学生开办的预科军事学校,属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


蔡锷,阎锡山和蒋介石均就读于此。


中国学生要先进预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再进入部队服役一年,合格之后方可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蒋介石与孙中山


在这段时间,蒋介石接触到大量革命进步人士。经其日后的把兄弟陈其美的介绍,认识了流居日本的孙中山。蒋介石这一时期接受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并加入同盟会。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新潟县


1910年冬季,蒋介石毕业。同年12月以士官候补生分配到驻扎在日本新潟县高田镇的野炮兵第十三联队实习。


蒋介石入伍之后,在连队只是一个二等兵。在日本寒冷的新潟县服役,被安排养马。当时条件很差,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洗漱之后。开始去马厩里用禾草给马擦拭身体。


傍晚之后还要再给马擦拭一次,才能吃饭。


在连队的生活非常清苦,每餐只能吃一中碗的米饭,配菜只是咸萝卜或一点咸鱼。蒋介石常常忍受饥饿的困扰。


这大半年的无聊的擦马工作和餐不果腹的生活,反而让蒋介石乐在其中。后来蒋介石回忆,这是他平生最大的学业。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给马擦拭身体,反而锻炼出他以苦为荣的精神。这份枯燥的工作锻炼出蒋介石坚韧不拔的精神,日后蒋介石下野,多次蛰伏均能复出或许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收获。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青年蒋介石


实习原定为一年的时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蒋介石此刻再也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准备起程回国参加革命。像大部分留学生一样,是为了学习救国的方法和技能,而不是为了一纸文凭。因而终止学业,并没有拿到文凭。


蒋介石在日本期间虽然没能接受完整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教育。但是将近五年的在日生涯,给他日后的革命活动和战争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留学日本,服役部队。对蒋介石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让蒋介石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


多年的在日留学和服役,蒋介石对日本武士道和部队的吃苦耐劳推崇备至,而国内军阀旧军队陋习让蒋介石深恶痛绝。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蒋介石和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


在黄埔军校任校长期间,创建新式军队方面,蒋介石参照在日留学和从军及苏俄游历经历,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招生方面,杜绝地方主义,面向全国招生,宣传团体精神和国家观念。


培养军纪,强调上下监督,相互严格要求。


早年的日本留学及从军经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给蒋介石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黄埔期间,蒋介石注意给学生灌输思想,经常训话演讲。


多项举措,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黄埔期间,蒋介石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


蒋介石此后的政治活动,最主要的依靠就是黄埔系。


在任校长期间,蒋介石经常和学生谈话,联络师生感情。对黄埔系的学生日后也多有提拔。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学员,把学员培养成自己的势力。


依靠黄埔,蒋介石网罗了胡宗南、陈诚、何应钦、杜聿明等大将。


蒋介石通过黄埔系的门生牢牢把控国民党党政军权力机关,让蒋介石立于不败之地。


留学日本,服役日本连队。对蒋介石的影响不止于军事方面,也影响到蒋介石的治国理念之中。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新生活运动


1934年,蒋介石提倡新生活:整洁、清洁、简单、朴素等。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干净、整洁、有序的社会跟当时的旧中国形成强烈的对比,蒋介石对此印象深刻。


他提到在日本的生活经历,日本人早晚洗脸都用凉水,凉水洗脸能让人精神奋发,头脑清醒。日本人习惯吃冷饭,带便当。由此日本人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从小养成军事化管理。


蒋介石据此提倡吃苦耐劳,勇敢迅速的习惯。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王阳明在日本


此外,蒋介石在日本接受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典籍的熏陶。


蒋介石日后醉心于研究王阳明和心学,推崇知行合一,就是在日本所见所思。


在日本期间,蒋介石发现很多日本人喜欢看王阳明的《传习录》,蒋介石受到影响也开始阅读王阳明的著作,而日本拥有比国内更加丰富的王阳明著作存本。王阳明能在数百年之后再次流行起来,蒋公功不可没。


日本能在被殖民之后迅速崛起,蒋介石认为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相结合。


蒋介石感慨道,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立国精神,抛弃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反给日本人窃去,拿来压迫中国,这是多么可耻而又痛心的事。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唤醒了蒋介石内心革命的热血,他放下养马的工作,没有去陆军军士学院继续进修而返回国内。


1912年,在组织刺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案发后,蒋介石逃往日本,创办《军声》杂志。


在杂志中蒋介石清醒地分析道,日本和俄国对中国有领土索求。在后来的时间里,蒋介石均避免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


可事与愿违,日本步步紧逼,而蒋介石却应对乏力。


在日本的五年,除了会养马,日本给蒋介石带来了什么?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多年以后,这五年的日本生活、留学、从军经历和个人才能把蒋介石送到中国权力的最顶点。而成也于此,败也于此。这些被蒋介石挂在嘴边,身体力行的日本人的良好习惯。有些被他奉为圭臬,用一生去执行。如几十年如一日地写日记,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


大部分却成了他嘴上的美德。一方面奉劝国民,简单朴素,另一方面任由四大家族榨取民脂民膏,终于失去民心和统治基础。


国共内战,仅仅四年就溃不成军,蜷缩在岛内,依靠写日记反思。回忆起日本这几年的生活,不知心境又有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日本   同盟会   黄埔军校   蒋介石   武昌起义   武士道   士官   连队   东京   清华   日本人   日后   精神   学校   军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