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喝绿茶的潮汕人,确实不多

众所周知,潮汕人,传统来说,是喝单丛的。

即便有喝其他的茶,大多也是乌龙茶类,如大红袍,铁观音,台湾高山茶等等。

其实原因也简单,因为工夫茶的冲泡方法,投茶量,水温,包括潮汕人喜欢茶的高香,耐泡等特点,最适合的品种,还得是乌龙茶。

我们从小喝的单丛,香型多变,茶气很强,香气很足,滋味浓厚,甚至可以说,霸气。当时我们学审评,单丛一出,其他乌龙茶真的没办法比,马上就下去了。

喝茶口味重,是潮汕人的一个特点,所以,各位胶己人如果去外面试茶,最好让人家知道自己是哪里的,识相的,会投茶量增多,这样才能喝出来我们的感觉。

和我一样喝绿茶的潮汕人,确实不多

在闲暇时,我稍微想了一下,为什么潮汕人喝不惯其他五大茶类,我在此也大胆推测一下原因:

我尝试过用熟悉的冲泡方式,换成泡我们单位现在做的英红九号,喝起来就又酸又涩,难以下咽。红茶本身敏感,很多经不起高温,不然就酸涩度高。即使耐高温冲泡的正山小种,又面临厚度欠缺的问题。(厚度是什么?就是潮汕话的饱嘴,说这个茶有肉。)

而白茶,强度欠缺,说白了,柔。我喝过几年寿眉,包括煮的老白茶,但是那种乌龙的霸气,还是区别大。

黑茶,喝的是陈香。那种稳重厚实感,一听已经和高香和浓厚有区别了。即使是黑茶中的异类普洱,它一样面临一个厚度问题。

黄茶,一想到那温润的感觉,已经无需说多了。犹如川菜遇到了淮扬菜,这就不是一个味。

最后说绿茶,鲜爽香高,要说它浓厚度不够,还真有点委屈它。只能说,风格不是一路的,甚至可以说它和黄茶本身冲泡方式都不是为工夫茶生存的。一个玻璃杯,最能体现黄茶绿茶的优美。换成盖碗冲工夫茶,至今我感觉,怎么泡,就是不对味。潮汕人喝的绿茶,唯独揭西的坪上炒绿,为了迁就工夫茶,它需要炒三次火,所以味道和其他绿茶真的很不一样。

和我一样喝绿茶的潮汕人,确实不多

但事实上,我现在最喜欢的,确实恰恰是绿茶。

其实,原因无它,就是因为绿茶实在覆盖面太广了。所有种茶的省份都产绿茶,而绿茶的消费量和市场占有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

之所以都产绿茶,其中原因也是很多的,但是绿茶加工简单快捷,无疑是个重要原因。加上古代人喝茶推崇新鲜,喝鲜爽的茶还真没有什么比绿茶工艺更合适了。

而对于云游四海的我来说,如此热爱茶山,只有喝绿茶,才能让我随时去到哪里都能融入其中。

换句话说,如果我喝不得绿茶,接触的茶会少很多,也少了很多识茶的乐趣,甚至很多茶山,都没兴趣去了。

我都不知道是茶山引导的我,还是茶引导的我,洞庭山的碧螺春,狮峰的龙井,天荒坪的安吉白茶,敬亭山的敬亭绿雪,黄山的毛峰,反正就是在一次次去到当地,喝到各地的优质绿茶的机缘下,我最后,就成了这么一个绿茶爱好者了。

这也算对得起我这些年跑那么多次江浙皖的成绩了。

和我一样喝绿茶的潮汕人,确实不多

不过,说到底,内心深处,潮汕人,对单丛还是有一份家乡一般的热爱。

一盅满满当当的茶叶,一壶常沸的水,三个品字形排开的小杯,泡出来的单丛,不管是几十一斤还是上万一斤,喝到的,都是家的感觉。

就好像是,没有单丛,就没有我以后茶业的道路上那一种种茶,单丛是起点,是家,我甚至不容许别人质疑。而绿茶,像是我的恋人,是我走出家门之后才爱上的。

恩,也算对得起我东方红的名号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揭西   普洱   绿茶   潮汕   龙井   安吉   耐高温   盖碗   白茶   乌龙茶   霸气   厚度   浓厚   确实   原因   感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