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途中栓马的神柏?高达14.6米

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

父亲鲧治水大为失败。

禹从父亲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率领民众改"堵"为“疏”,历经13年最终治水成功。

有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大禹治水途中栓马的神柏?高达14.6米

而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一部分。

大禹渡。

巧妙的是,后人继承前人意志,如今的大禹渡,不仅是大禹治理过,更是国家水利引黄高灌的一部分。


古人认为大禹是被神明被点化的。

大禹受舜之命率众治水,在这里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观察水势的标志。

在他愁苦而一筹莫展时,他在柏树下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

后人就把大禹受神灵点化治水大军乘舟出发之地称为“大禹渡”。

而大禹亲自栽种作为标记的那棵大柏树,被称为“神柏”

直到如今,柏树虬枝参天,龙首铁骨,亭亭如盖,屹立在大禹渡崖头。

神柏之下,仍保留有一通大清道光四年的石碑“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碑记”。

可阅读到千年前的峥嵘历史,石碑上的一字一句承载厚度。

大禹治水途中栓马的神柏?高达14.6米


当然,大禹治水有功。

有功就会被神化。

与之配套的此处还有禹王庙。

这里有黄河流域最大的石雕大禹像、定河神母雕塑和巨石天书。

有香火绵延、祈福护佑的观音寺。

还有一众各式各样的寺庙。

可能觉得此地治水成功福瑞之地所以多建了几座?

大禹治水途中栓马的神柏?高达14.6米

立于黄河之滨,山青水秀,景色媚人。

如同南方似的,百万林木四季葱郁,仿佛时间于此静止。

泉水涓涓,千百年来长流不息,清洌甘甜。

传闻“禹王山”出自山缝间的“圣水”尤为珍贵。

为了符合它的意味,经过设计者巧妙构思,现在“圣水”被观音净水瓶喷洒而出。

住临河窑洞宾馆,尝黄河鲤鱼百宴,观赏黄河美景,感受黄河文化深厚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大禹治水   黄河流域   大禹   天书   清洌   河神   碑记   黄河   圣水   柏树   石碑   后人   观音   巧妙   途中   父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