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绣,绣出了女子独立之路

这种绣年代古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种绣曾经显赫,出现于《礼记》和《诗经》记载中;

这种绣一针一线,帮助了留守妇女绣出一条锦绣未来。

它是和顺牵秀,是晋绣的代表。

这一绣,绣出了女子独立之路


说起牵绣,起源于贵族,最后却在寻常百姓家落了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晋献公在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

这十果就是十国,宣扬晋国吞并十国的丰功伟绩。

于是夫唱妇和,姜氏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穿上此鞋。

此俗渐渐流传于民间。

然而民间没有贵重物,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十果鞋”。

民间缝制鞋时为了结实、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布裱糊后成硬质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帮上针脚密密地纳出,而女孩子的鞋上要绣上各种花纹。

无论是纳还是绣,每一针每一线都必须用力牵紧,故此百姓又称“牵绣”。


这一绣,绣出了女子独立之路


牵绣作为晋绣,也在其中显得格外麻烦一些。

棉布是首选,其次以蚕丝缎、麻丝缎、织锦缎为主,这些布面绸缎易于保存,面上所绣之物不易变形。

必须是金丝线、银丝线、蚕丝线。为了使所绣之物形态逼真、形象生动,使用千种彩色线。

工具是绣花针、钩针、顶针、熨斗、工作台、剪刀、刻刀;从样式到整理成型一般需要糊裱、画图、裁剪、手工牵绣等4至5道工序。

出了日常用品,也会作为装饰用。

这一绣,绣出了女子独立之路

壁画牵绣工艺制品,不锁外边、不上里布,而是先绣成后再按原绣物沿边剪或刻出来,镶入镜框内。

在最近几十年,在“和顺才女”的指导下,当地妇女通过这一工艺走上了脱贫路。

虎跃龙蟠,龙飞凤舞,色彩明丽,精致紧实,形象逼真,神情兼备。还作为过上海世博会的参赛产品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里布   晋国   银丝   和顺   金花   鞋帮   绣花针   沿边   钩针   蚕丝   逼真   妇女   民间   独立   形象   女子   百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