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查尔斯·摩尔曾说过“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条件,将滨水地带逐渐建设成为融休闲、旅游、居住、商业、博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空间,已成为各滨水城市的目标。

“得水而兴,废水而衰”,在古代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我国历代古都名城,如西安、洛阳、杭州、南京等,多依水而建。而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也与水有着亲密关系,如泰晤士河南岸、巴黎左岸、纽约水岸、东京水岸等。

为了更好地传达理念,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国内外早期至当今的部分典型案例,针对不同的空间区域形态,城市更新的思路及模式,尤其是文化艺术在其间转化的巨大价值,通过这些案例的解读,能够多些思考和发现。

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

文化驱动老城更新,造就「欧洲文化之都」

提到利物浦,不免让人想起它曾是英国工业革命摇篮、英国海上贸易中心、泰坦尼克号母港等历史名片。在1980年代初,利物浦却是英国失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十年间市区人口流失超过10万人,导致老城空心化严重,破败不堪。

从1980年代至今,「老城更新」成为利物浦城市发展最核心的主题,没有之一。利物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历史港口:天才工程师杰西·哈特利设计的世界上最坚固的码头之一——阿尔伯特码头,以及绳索工场地区和圣乔治大堂。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摄影@MrAtian

在航道环境恶化、新兴远洋运输业务向南部城市转移之后迅速萧条,历史遗迹沦为城市前行的沉重躯壳。不过,也正是滨水遗产,成了利物浦复兴的基础。不是大量拆除老建筑来为新建筑“腾地”,而是重新发掘历史遗迹,在保护的同时为发展创造新的灵感和机遇。

1980年代开始,英国兴起滨水区更新的热潮,利物浦老城的阿尔伯特码头加入更新行列。起初,阿尔伯特码头只是进行一些城市微更新,收效甚微。直到1998年,码头的建设管理改为企业主导,开始了二次更新。曾经荒废多年的阿尔伯特船坞被整修一新,巨大的仓库被开发成摄影棚、博物馆、餐馆、书廊和商店,船坞本身则被用来停靠私人游艇。泰德现代艺术馆、甲壳虫乐队传奇博物馆等经典博物馆纷纷落户……

其中,甲壳虫乐队传奇博物馆不仅收集了与乐队相关的物品,还复制了60年代披头士活跃的演出场所,成为全球披头士迷的朝圣地,并入选英国最佳旅游景点之一。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甲壳虫传奇博物馆官网

阿尔伯特码头的成功,进一步吸引更多资本注入,也就有了后续的滨水区三大更新项目:曼岛区域更新、「利物浦一号」发展计划以及国王滨水区改造。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摄影@MrAtian

曼岛区域更新,依然以文化为核心,包括新建设的利物浦博物馆及RIBA North文化综合体。利物浦一号是天堂街区域更新的核心,占地约17公顷,包括商业、办公、居住功能,使老港区变身为市民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中心,重现利物浦以码头为核心的繁华。

2018年,阿尔伯特码头南侧的国王滨水区开始改造,先后建设利物浦体育场和利物浦展览中心,以增强老城区承接大型文化活动、赛事的能力,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会展需求。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摄影@MrAtian

利物浦愿景为老城制定的首要更新目标是「最宜居的城市中心」。经过近40年更新改造,利物浦老城区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核心承载区,还是英国范围内国际游客到访量第四大的区域,访客经济达49亿英镑(2019年)。现在,利物浦港口地区的历史已成为城市文化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

伦敦东岸+泰晤士河口走廊

世界一流的创意和文化生产中心

英国在全球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创意产业对英国整个GDP贡献的占比额超过金融服务业。从建筑、音乐、计算机游戏到电影等领域,英国创新、发达、多元化的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摄影@MrAtian

2017年英国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90万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创意产业工作集中在伦敦。每6个伦敦人就有一个从事文创工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6.9%,文化创意产业为伦敦经济贡献达520亿英镑,文化创意产业亦成为伦敦城市旅游的最大驱动力。

伦敦东岸

创建世界一流文化新区一直是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对伦敦文化最重要的一单投资,政府斥资11亿英镑在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打造东岸文化中心,其核心是建造世界一流的文化和教育新旅游目的地,包含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BBC音乐工作室、沙德勒之井剧院、V&A博物馆和伦敦时装学院等项目。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为 6,500 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创建一个拥有最先进设施的新校区,包括公共开放空间、画廊、图书馆和档案馆。沙德勒之井剧院建造一个拥有 550 个座位的剧院,展示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最佳舞蹈,编舞中心和嘻哈剧院学院为艺术家、观众和当地社区提供参与项目。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BBC 为 BBC 交响乐团、BBC 歌手以及摇滚和流行录音设施建造一个新家,能够录制和播放比以往更多的现场音乐。V&A 创建一个新博物馆,以探索 V&A 的著名收藏品、开创性展览、画廊展示和社区主导项目的空间,成为世界级的收藏和研究中心。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2014年,伦敦东南部的一块“绿意之地”正式确定了它的复兴之路,它就是有着伦敦绿洲之称的泰晤士米德(Thamesmead)。这块区域的魅力来自于专属于它的240公顷公园、7公里运河、5个湖泊、5公里河岸线、3万株树、11英里的河畔步道。

由于泰晤士米德拥有大面积的水域和绿地,在整个改建中,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整个泰晤士米德地区的中心是Southmere湖, 40个创意工作区为中心标志性的野蛮主义建筑注入了活力。湖面上建造了一座“鸟巢”形态的艺术图书馆,水的倒影穿过图书馆的高透明度玻璃墙,即使在室内,也能将游客与Southmere湖连接起来。

泰晤士河河口生产走廊

泰晤士河河口是伦敦通往世界的门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意生产走廊。这里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创意和文化生产中心,在引领全球创新、创造新就业机会、培养当地人才和支持快速发展创意经济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目前,整个河口地区有150多个创意、文化和生产项目正在开发中,这些项目的投资额超过了2亿英镑。河口地区有超过10万人从事创意和文化工作,16000多家创意和文化生产企业分布在整个河口、商业街和城镇中心、专业生产园区和工业区。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摄影@一只澄

伦敦交通局、塔村市议会和伦敦奥运遗产运营公司,共同投资逾900万英镑,合力改善该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塔村市议会建设了一个新的区域中心,英国国家芭蕾舞团、斯特拉特福德的3 Mills电影制片厂、伦敦电影学院等均有入驻。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伦敦,正在从“留住创意产业的最大资产——人才”入手,以“让创意人才在城市有幸福感与获得感生活工作下去”为目标,开启了打造文创生活方式的模式。通过确保创意人士工作空间、鼓励增长、新技能和创新培养、培养新人才和注重社区融合与推动当地就业,让创意特区成为该区域未来几代人的灯塔,使文化成为个人、社区、地区、伦敦市的DNA。

上海西岸

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

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开发总量950万平方米,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承载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

突出生态、文化、科技相融合,以“上海CORNICHE”为设计概念建成可以驱车看江的景观大道,建设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沿江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西岸剧场群等20+文化艺术空间串连成线,打造亚洲最大规模艺术区;布局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构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创新金融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徐汇滨江作为黄浦江沿岸10公里的地区,2010年开始就以上海西岸提出了全新的发展历程。提出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发展理念。上海2016年城市规划提出的目标是打造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

西岸主导产业的三驾马车——传媒、艺术、金融

西岸是上海打造的一个以徐汇滨江为载体的区域品牌,并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西岸”的说法来自“西岸文化走廊”工程项目,这个项目统领整个开发区域,其中也会分成若干小型片区、特色片区及功能性项目,如美术馆大道、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等。围绕上述核心项目,汇集国内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时尚设计、创新金融等方面的领袖企业,着力打造一个具备国际级水准的滨水文化金融集聚区。目标成为与巴黎左岸、伦敦南岸比肩的国际滨水文化魅力区。目前主要规划包括艺术、设计、时尚;信息、娱乐、传媒;创新金融三个核心产业板块。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西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四大重点

1、艺术品产业,形成艺术创作、投资、交易、博览产业链。

2、影视和媒体产业,形成以优质内容IP为核心的影视媒体产业集群。

3、演艺和娱乐产业,形成以一流剧院和剧目为核心的娱乐旅游长廊。

4、数字创意产业,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数字内容双创空间。

西岸文化重点项目

西岸传媒港

徐汇滨江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先导项目,规划地上面积53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46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央视、湘芒果、腾讯、国盛集团、沿江剧场群落等。

以“文化先导,产业主导”为理念,以文化传媒和信息通讯产业为核心,形成具有活力的文化传媒产业聚集区,一体化设计且富有活力的功能复合型商务社区。依托滨江景观资源的滨水休闲活动区,打造动画、传媒、休闲娱乐相融合的时尚体验式商业体及周边区域内最大规模的潮人聚集地,并带动一批高端商业、商务的发展。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西岸美术馆大道

2014年,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项目业已在此云集,而上海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品牌文化活动也持续亮相且备受肯定,西岸文化群落已初具规模。

2019年3月油罐艺术中心建成开放,同年11月西岸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未来的徐汇滨江将新建众多的展示馆、美术馆、演艺中心,形成天幕舞台、水上剧场、浦江T台、星光大道等诸多文化亮点,使徐汇滨江成为上海最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的滨水区域,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户外艺术展区。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西岸金融港

西岸金融港将以金融科技为引领,以国际金融、科技金融、创新金融为特色,引进总部型金融机构、国际化投资机构等,塑造更具竞争力的金融功能;吸引科技创投、文化创投等功能平台,营造更具活力的金融生态,全要素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并与西岸传媒港和西岸智慧谷的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相互依托,形成可持续、泛生态的产业合力,打造西岸千亿级创新创意产业集群。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西岸集团的具体开发和管理策略是什么?

1、国有平台企业主导

西岸集团由原徐汇区内土地收储及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投资、资产运营管理方面的3家主要公司组建而成,现已发展到12家一级子公司。这种组合结构保证了具备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投资引进、资产运营管理等能力,也是区域综合开发建设的需要。

2、产业塑造为核心的招商引资策略

坚持产业核心的塑造,目前区域内引进的众多开发项目,在土地出让前对项目的产业和用途都要经过多番考量,一定要符合区域总体产业定位,宁缺毋滥。同时,拒绝“粗放式”的开发,要求开发单位有较高的自用和持用比例,即不能简单的“买土地、造房子、卖房子”,而是楼宇建成后,作为开发单位自身的企业办公使用,还需要将持有部分物业做长期经营 。

3、提高对开发单位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建筑标准、节能标准等做一系列的具体要求,如地下统一开发、绿色建筑指标等等。

4、注重产业之间的互动,放大集聚效应

艺术品保税仓库是国际艺术的进入渠道,美术馆提供展示功能,艺博会等平台则完成交易。

这些世界级城市滨水区,为何能脱颖而出?

图源@西岸集团官网

以上滨水区更新改造案例让我们看到,在改变城市结构甚或重塑城市形象方面,滨水地区发挥出的重要作用,虽然他们各自采用的更新策略不同,但都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目前尚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是城市滨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许多大城市滨水空间也面临由传统的工业、仓储等废弃地向更高效、混合、高品质城市综合区域转型的问题,这些滨水改造的案例为我国此类区域的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意义。

文章由睿途旅创原创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上海西岸集团、一只澄、MrAtian及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阿尔伯特   利物浦   滨江   徐汇   城市   伦敦   水区   创意   英国   西岸   美术馆   脱颖而出   上海   区域   产业   金融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