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吴肖湖,1958年出生于萧山,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现任萧山区管乐合唱团指挥。


讲述 吴肖湖

主笔 团团


我做了42年老师,专业学的是中文,却教了大半辈子音乐。

我也做了20年合唱团指挥,从带领朝气蓬勃的学生,到陪伴行至暮年的老人。

唱着唱着,不知不觉中,我头发白了,眼睛花了。我经常问自己,还要唱多久?

脑中常浮现出小时候的画面:我和哥哥抢着拉一把破提琴,乐此不疲。

我没想到,我与音乐的一生羁绊,是这样的一串机缘。


01 和哥哥抢着拉一把破琴

50年代,我的父亲由南下军人转业,任萧山县文化馆馆长,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父亲吹拉弹唱都很擅长,只要有文艺活动的地方,就能听见他洪亮的声音。

文化馆就在老底子的城隍庙里,大厅四四方方,空间不大,但每天都挤满了人,很是热闹。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文革时期的萧山县文化馆(我,后排右一)

每年秋季,萧山县组织群众文艺汇演,各个乡镇都要出节目,优秀的节目会在文化馆排练,父亲负责现场指导。

午休时,大家都去吃午饭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就摆在文化馆里,二胡、笛子、镲等等。

我和哥哥会趁大人不在,悄悄去拨弄几下,也不会弹就是乱捣鼓。

1968年,我读四年级,哥哥比我大三岁,刚上初中。

一天,我们在馆里玩,突然发现一架很破旧的小提琴,它基本散架了,被孤零零丢在角落里。

我和哥哥当即决定捡回来,修好它。

我们不懂琴的构造,便用胶水把木片和琴箱粘牢,再绕上琴弦,没想到这琴真能拉出声音。

破琴成了宝贝,我们兄弟俩争着拉。为了多练习一会儿,我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边看书边自学拉小提琴。

这个年代,样板戏居多,我爱看戏也爱琢磨戏里的曲子,自己想法子找来琴谱,每天一放学就拿起琴来练习,连着拉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在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北风吹》《东方红》到《白毛女》,我自学了不少曲子。

大家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普天下”,长辈们觉得好好读书才是正事,音乐顶多只算个爱好。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1976年支农(我,第一排左二)


02 是语文老师,也是全校唯一的音乐老师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考上湘湖师范的中文系,准备做一名教师。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湘湖师范毕业合影(我,左二)

进了师范学校,我才知道还有“音乐专业”,于是我第一时间选修了音乐课。

可选修班里的同学大多半途而废,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坚持到了最后。

音乐老师知道我们是真正喜欢音乐的,便专门为我们单独提供钢琴来练习。

1980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长山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1980年任教的老师们于长山中学合影(我,左二)

学校只注重文化课,根本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没有任何艺术课程。

我喜欢弹琴也爱唱歌,于是每逢课间,我便在广播站一边拉手风琴,一边教大家唱歌。

老师学生们都夸我拉得好,但我自己知道水平有限,农村的音乐教学太缺乏了。

渐渐的,我这个语文老师竟成了全校唯一的“音乐老师”。

我们有了“唱歌课”,这是专属于音乐的时间。我找来一张大纸,用毛笔写上“保卫黄河”四个大字,贴在黑板上。

没有钢琴伴奏,也没有谱子,我一边拉手风琴,一边教学生们唱。我唱一句,他们跟一句。

带着大家唱歌的时候,我心里是欢喜的,歌声从教室窗子飘出去,全校都能听见。

有了音乐的环绕,校园显得更加充满活力。


03 教师工资42块,在外弹琴能月入上千

1989年,我从长山中学调到回澜初级中学继续教学。

我做了9年语文老师,也自学了9年音乐。

要不要彻底改行做我真正热爱的音乐?我心中动了辞职的念头。

身边人都不理解,好好的事业编制不要,铁饭碗也丢了,跑去搞什么音乐?

但喜欢就是喜欢,我决定放手一搏。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参加浙江电视台“美的知识大赛”(左三弹吉他的是我)

90年代初,社会上掀起一股跳交谊舞的风潮,交谊舞需要现场伴奏,电子琴又刚刚进入国内,懂的人很少。

萧山的第一家舞厅开在萧山宾馆,我组了一支5人乐队,每晚在舞厅做伴奏。

我有钢琴基础,还自学了双排键电子琴,负责舞曲的基本旋律。

还有四个成员都是我专门从杭州齿轮厂铜管乐队请来的,他们一个吹萨克斯,一个吹小号,一个弹电吉他,还有一个唱歌。

舞厅营业时间是晚上7点半到10点,场子里有上百人,热闹非凡。

一开始,我伴奏一晚挣5块钱,一个月150块。这已经是个了不得的大数目了,我之前在学校一个月的工资是42块。

365天,我没有一天缺席,每晚都去舞厅弹琴。能用一份爱好养活自己,照顾好家人,真开心。

后来舞厅生意越来越好,萧山又陆续开了几家舞厅,我的收入也从一晚5块,变成了40块,月入上千元不是问题。

1995年下半年,我在萧山开了一家自己的卡拉OK厅,做起了老板。

钱越赚越多,但心总好像被什么压住了,沉甸甸的,整个人都提不起劲。

人不在状态,事业也快速下滑,大概,我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我很迷茫,难道自己辞职出来做音乐是错误的吗?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4 一个人排四个节目,获了三个一等奖

1995年国庆节前,我突然接到了回澜初级中学校长的电话,他想邀请我回学校帮学生排国庆节目。

我欣然答应了,心中燃起一种许久未见的期盼。

回学校后,我组建了一支铜管乐队,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排练,国庆节目表演很成功。

校长找到我说:“虽然你已经离开,但学校一直为你保留着职位,欢迎随时回来,孩子们都很喜欢你。”

之后的两年里,我时常回学校,从指导学校铜管乐团,到教授音乐课。和学生们在一起弹琴、唱歌,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活力又回来了。

校园里的氛围是纯粹的,简单的,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一点点回归。

1997年,我关掉了卡拉OK厅,正式回学校工作。

这是我第二次正式踏入校门,我决定专心致志做一名音乐教师。

于此同时,我也有了一个小目标:全力以赴,组建一支萧山最好的中学校园合唱团。

但要如何做好一名合唱团指挥,开始时我确实一头雾水。和自学乐器不同,合唱指挥需要专业知识和专家指导。

1999年,我报名参加省里的合唱指挥培训班。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指挥大师班合影(我,第一排左三)

这是由省音乐教育学院音乐系的陈祥文老师组织的,他后来成了浙江省合唱协会的常务理事,副会长。

陈老师的指导让我获益匪浅。我之前没有任何指挥经验,只能琢磨他是怎么做的,一点点跟着模仿,然后自己不断练习。

听课,培训,练习,再不断跟着大师的指导自己摸索,我的学习笔记有厚厚一叠,上面写写画画全是一路摸石头过河的印记。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和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及匈牙利指挥大师交流

在我做音乐老师之前,学校参加文艺汇演获得的最高荣誉是二等奖,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学校赢得一块金牌。

第一步是从全校选拔学生,我在音乐课上仔细留意每一个喜欢唱歌的同学,跟他们一对一了解,沟通,鼓励他们加入合唱团。

然后在报名的学生中,通过多维度的测试,层层选拔出最优秀的合唱苗子。

2000年4月,回澜初中的“星语合唱团”正式成立了,我是指导老师,也是唯一的指挥。

这一年,萧山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正式改为“艺术节”,涵盖项目很广泛。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

为全力备战艺术节,我们合唱团准备的曲目是《同一首歌》。这首歌听着容易,其实里面有好几句的转音是关键,掌握不好就会失分。

我先带着学生做声音练习,给他们分出声部。然后一边自学通俗唱法,研究优秀合唱团的管理模式,一边逐字逐句纠正学生们的发音。

初中的课业压力大,尤其是高年级同学,并没有很多排练时间。

我只能利用午休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组织他们多唱几遍,多一次练习,就多一点进步。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第一届艺术节的门类很丰富,我一个人在学校组织了四个节目,其中三个声乐节目,独唱、二重唱、合唱都获得了第一名,铜管乐队也获了银奖。

在这次的合唱比赛中,我采用了一首歌分二声部的设计,难度很大,是全新的挑战。

我们作为萧山中小学合唱团中第一个分声部演唱的团队,萧山艺术节的第一名,被推荐到杭州市里比赛,获得全市二等奖的殊荣。

这是我第一次带学生获得这般荣誉,其中最让我欣喜的便是星语合唱团的闪亮登场。

和一群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也收获了最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合唱的魅力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那一股股歌声带来的磅礴能量。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5“你能保证她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在带领合唱团的日子里,有几个学生让我印象格外深刻,我看见了他们身上展现出的热爱、憧憬,还有他们的坚守和勇气。

有一个初一的女学生,她的声音很高,而且有特色,会民族唱法,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就觉得很惊艳。

艺术节时,她想报名参加独唱,于是跑来问我,能不能用学校名义推荐她去。

本来学校是不准备报名这一项比赛的,但我觉得她很有天赋,想帮她一把。

在和她的父母沟通后,比赛前的一段时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辅导,教她一些唱歌上的方法和技巧,她成长很快。

比赛时,她一路进入决赛,但最后一场没有发挥好,没能获得金奖。

初二时,合唱团纳新,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想邀请她来当合唱团的领唱。

但这一次,她父亲却坚决反对。

她的父亲也是一名中学老师,我原希望他能更多理解自己的女儿,看到孩子身上的天赋。

于是我打电话到她家里,想和她父亲好好沟通。

但没说几句,她父亲便在电话里严词拒绝说:“加入合唱团会影响成绩,你能保证她中考考出一个好成绩吗?”

我听了很生气,谁说唱歌就会影响成绩了?这么有天赋的孩子不培养起来多可惜。但我不是文化课老师,做不了任何保证,只能作罢。

第二天,女学生哭着跑来找我说:“吴老师,我真的很想唱歌,但家里不同意,我没办法。”

我安慰她说:“先好好学习,既然喜欢音乐,就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吧。”

后来听说她考上了理想的中学,还选择了音乐特长班。

虽然没能让她在合唱团中发光发亮,但能继续走音乐的道路,她一定是开心的,我也为她高兴。

其实我遇见过许多喜欢音乐,热爱唱歌的孩子,但因为学业压力或者家里不支持,最好的年纪就只埋头于书本,荒废了嗓子,没能在自己的天赋上深度挖掘。

每每想到这些孩子,我都觉得很感慨,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这也是我做合唱团的初心,让更多喜欢唱歌的人加入其中,在这个团队里一起成长、改变。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6 “我们来浙江就是为了招这个学生”

有一个男学生我记忆特别深刻,他是我看着一路长大的,他的蜕变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我去他们班里喊他的时候,全班同学的表情都很惊讶,以为我是去批评他的。

平时在老师同学眼中,他是个调皮,贪玩,不服管的“差生”。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听过他唱歌,那可真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好嗓子。

我希望选他进合唱团,他自己都很惊讶。我说我是一个音乐老师,选拔标准是唱歌水平,不是学科成绩,而且你来我们合唱团,不会耽误学习的。

有一次,他在没人的时候悄悄跟我说:“吴老师,其实我从小眼睛就不好,父母带我到处看病,请假多了落下的课也多,慢慢就跟不上了……”

我鼓励他走音乐的道路,但他还是很没自信,觉得自己成绩太差了,不会有学校要他的。

“做好你自己就行了,安心把歌唱好,一定会有人欣赏你的。”

不久后,学校让我们去电视台录节目,我推荐他上台独唱。一首《小河淌水》悠扬婉转,歌声美极了,他的表演让大家都刮目相看。

中考时,他的文化课只有200多分,哪怕作为音乐特长生也至少需要360分以上才能被录取。

后来他只能去绍兴艺校的音乐特长班,我还给他辅导过一段时间,教他乐理和唱法。

考试回来,他很激动地打电话给我说:“吴老师,他们说我的歌唱技巧已经达到大二的水平了。”

我们一直有联系,他在音乐上有什么问题也经常和我探讨,他的父母跟我也很熟悉。

高考时,他想报考沈阳音乐学院,但文化课成绩还是达不到学校推荐自主招生的标准,他很难过。

没想到,沈阳音乐学院招生办的老师说:“我们来浙江就是为了招这个学生,他是全省唱得最好的一个,如果他不能进,那其他人我们也不要了。”

一个有先天性视网膜问题的孩子,一个别人眼里的“差生”,终于靠着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条路来了。

他是有天赋的,人也上进,我一直在心里挂念着他。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7 应该先问问孩子,他是怎么想的

我教过的学生里,也有成绩特别优异的“学霸”。

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唱歌,但一开始水平有限。可自从他加入我们的合唱团,一次都没有缺勤,整整三年。

他是当年的中考状元,也与我们一起获得了合唱比赛的金奖,音乐学习两不误。

我常常和学生们说,其实到合唱团来唱歌并不影响你们的学习。

因为很多家长都不支持,特别是成绩中等的学生,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好,并不支持孩子的爱好。

所以我后来专门做了一个调查,一届学生从初一进合唱团的时候成绩是怎么样的,期中考怎么样,期末考怎么样。

在合唱团三年以后,他成绩是退步还是进步,事实证明,多数孩子成绩都是进步的。

为了给家长们做思想工作,我做了很多类似的调查,但依然有态度比较强硬的家长特意跑来找我,说不让小孩继续唱歌,应该把所有时间都拿来学习。

这一点我很不认同。

教育应是包容的,因材施教,若埋没孩子的爱好与天赋,一味追求分数,那不是真正的教育,那只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甚至抹杀他们的潜力。

之前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来征询我的意见,孩子唱歌不错,成绩也好,到底要不要走音乐的道路?

我说你们应该先问问孩子,他是怎么想的,他是否真的喜欢唱歌,喜欢音乐,愿意把音乐作为一生的志向。

另外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他的声音天赋很好,是适合走专业道路的。

他后来考入了音乐学院,还去国外知名大学读音乐系的研究生。

另外一个学生,从小学习吹小号,非常热爱音乐,加入我们合唱团后,爱上了指挥。他毕业后专门考了指挥的研究生,去俄罗斯留学了。

合唱团里的孩子们,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五彩斑斓,各有各的美好。

我作为音乐老师,合唱团指挥,能做的是带领他们在音乐中发现自己,并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8 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

指挥之于合唱团,就像导演之于电影,一首歌曲表演的好坏,全看指挥的水平。

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只有我自己不断精进,才能给予孩子们更多指导。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50个学生聚在一起,热情干劲十足,但要协调50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却是一件难事。

如何更好地发挥不同声音的长处,使得它们互相融合,互相赋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经过研究,我发现最开始就要统一发声方法。

于是我先自己先琢磨明白美声唱法,一个人唱会所有的声部,再去指导他们。

以前做乐队的经验帮了大忙,我们对歌的理解是对的,音准是好的,节奏是好的。

只要方法正确,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同时我是男教师,无论是声部还是身形、体力都有一定优势。

初中学生的声音正值变声期,很不稳定。男教师能够在更广的音域上给到学生帮助。

在不断精进的过程中,我又意识到,想要做好合唱,还必须从歌曲的普遍角度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他要表现什么情感什么内容。

作为指导老师要先把这首歌给吃透,彻底理解了,然后才能教给学生。

比如《歌唱祖国》这首歌,“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要用略微深沉的音调,展现出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

而到了“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这两句就要用更为高亢的情绪,唱出胜利的喜悦和人民的雄壮。

带合唱团的过程,让我有机会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和学生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与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永远充满希望和能量。

自2007年萧山区教育局举办合唱节后,我们的合唱教育教学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之路。

我每年招收七年级新学员入门基础班,八九年级队员提高班,并参与各项比赛。

从2007年区第一届合唱节至今,“星语合唱团”均荣获金奖,并四次荣获金奖第一名。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2011年,参加“浙江省第六届西湖合唱节”获少儿组金奖第一名。

2013年,我们过关斩将,从区里到市里再到省里,经过层层选拔,参加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类现场决赛,夺得银奖第一。

记忆深刻的是2012年春节,我们合唱团应邀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唱响五州”活动。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我带着26个学生来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元宵夜”合唱音乐会的演出。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这次的合唱表演获得国际专家及友人的高度好评,也让我和孩子们有机会看到了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09 一直做到唱不动的那一天,才算结束

一晃近40年,2018年3月,我从回澜中学退休了。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老师,我退休了,但对于合唱团,我仍把它当作事业在做。

沉浸在音乐中,我甚至没发觉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我的琴声和歌声,还远远没有老去。

退休以后,我才发现老人们的生活也是可以多姿多彩的。社会上其实还有很多喜欢音乐的老年人,他们想唱歌,想表演,想发挥余热,但苦于没有平台。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退休后我学吹了萨克斯,在建党100周年上台独奏表演

2020年10月,世界疫情很严重,但中国相对平静。

我们区里推广全民文化运动,在党群服务中心会开设一些公益课程,其中就有声乐班。

他们请我去做老师,我欣然答应了,这也许是一个组成合唱团的最好契机。

我以前教学生,现在教成人,教老人,才发现区别是特别大的。

小孩子对音乐的认知还没有完全成型,教一遍就可以了,但成人不一样,需要首先纠正错误认知。好在班里氛围很团结,大家对训练和上课的态度都很积极。

许多老人的声音也会显得“苍老”,其实是没有找对发声方法,老人的声音也是可以很年轻,很有活力的。

我先带着他们做发声练习,然后一句一句带着他们唱歌。老人的体力精力都不如孩子们,但热情丝毫不输年轻人,我很欣慰可以陪伴他们一起前进。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国庆节,区里鼓励退休老人报名参加演出,我动员声乐班的学员们一起去报名,大家都很积极。

我希望通过平时系统性的教学和演出实践,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然后组建一支老年合唱团。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又被邀请去老年公寓慰问演出,但班里还有很多人不太会唱歌,怎么办?

于是我们开启了网络直播教学,每天带着大家一起唱,效果很好,不断有新人加入。

目前我们一共有100多位中老年学员,其中有80多位正式合唱团员。“萧山区管乐合唱团”是我们老年合唱团的名字。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带领区域教师参加合唱比赛获得第一名

我们合唱团已经在本地参与了许多演出,在城乡街道建党100周年红歌比赛上,我们获得了二等奖,陆续还参与了合唱协会的展演和管乐直播音乐会。

今年下半年,我们已经准备好去参加市里省里的中老年合唱比赛,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可以让合唱团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付出有展示的机会。

合唱团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相信七十岁之前都可以亲力亲为。

带合唱团时,有家长质问我:你能保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绩吗?

与音乐相伴,与合唱团相伴的这许多年,我对音乐,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都在不断深入。

音乐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它似一股股不断涌动的能量,将生机不断注入我的身体和心灵。

合唱是凝聚力的艺术,它让我融入到人群之中,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一辈子要做优秀的音乐教育,一辈子要做优秀的合唱团体。

我要继续做合唱团,一直做到我唱不动的那一天,才算结束。


-END-


亲爱的读者,觉得文章好看,欢迎关注丑故事,看更多精彩的生命成长故事。

本文为丑故事首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合唱团   音乐学院   孩子   声部   艺术节   舞厅   合唱   中考   家长   声音   成绩   节目   老师   学校   喜欢   学生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