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再闹粮荒吗?

昨天,在跟一位同事闲聊时,不经意聊到,我所在的县所辖各乡镇都没剩多少常住人口,以县城郊区城关乡为例,近几年来快有十几个行政村快成空巢村落。现在农村都没年轻人了,种田的都是60、70岁以上的老人,以后会不会出现闹饥荒。而我作为一个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生,平时在网络媒体上也有在留意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于是我正告我的同事,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中国政府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我们的主要产粮区在东北平原、在华北平原,我们的粮食储备是按战争应急标准,按照能够提供全国人口一年口粮标准储备的,同事听完半信半疑。

我是70年代未出生的,这辈子虽然没经历过大富大贵,但基本没有挨过饿。我出生在闽西北农村,我的家乡虽说属于丘陵地区,但人口不多,人均耕地可达2、3亩,比福建沿海地区人均耕地多了许多,所以我们这边有不少莆田、闽南各地移民,但我也听我父亲讲过,他小时候挨过饿,就是那不堪回首的60年,他吃米糠做的杂粮、也吃过一段时间野菜,还好,村里没有出现饿死人。说起来也是,在那个全国各地大面积出现饿死人现象的年代,闽西北客家聚居地区却象是个世外桃源,收留大量外来人口,而现在却是大量年轻人都跑到大城市、沿海城市务工去了。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粮食安全,从1982年以来,绝大多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农民、农村、农业”的文件,所以,现在一号文件成了三农文件代名词。说到底,中国有14亿的人口基数,每年要吃掉大量的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安全只能靠自己解决,因为,世界上除了美国这样得天独厚的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国家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在中国,有一个底线是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那就是18亿亩耕地的底线,同时,国家从2004年开始就取消了流传几千年的农业税,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当然,目前总体来说,种地的收益还是不具备吸引力,比起做生意,打零工,它的收益都要少,至少来说年轻人就不爱种田,导致农村大量田地抛荒,这是粮食安全潜在风险点。从全球大环境来说,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技术和资本还控制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比如全球前三的种子企业杜邦、孟山都、必正达;全球前四的粮食生产企业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期货市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无一例外的都是欧美企业。

根据《管子》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锦帛灭梁鲁的故事,这是最早的利用粮食作武器灭掉一个国家的案例,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我们国家呢?现在网络上不少文章提到,粮食是能源之后下一个引发世界性危机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可以以技术为抓手,拿种子来卡弱小国家的脖子,另一方面可利用资本方式,利用它们掌握的粮食议价权,像美元收割世界财富一样,采用先抬价,再降价,最后收割的办法,毁掉一个国家的农业基础。庆幸的是我们生长在一个强大的中国,现在,我国在大宗粮食水稻、小麦等作物上有全球最先进的育种技术,有像袁隆平一样国宝级的技术专家存在,保障我们在主要粮食作物的种子不会被卡脖子。我国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设立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中国天津粮油批发巿场等期货市场,掌握了一定的粮食议价权,西方国家再也不能从粮食入手剪中国的羊毛了。

纵观世界,粮食危机无处不在,以非洲国家为例,非洲的土壤非常适合种粮食,可是非洲却到处闹饥荒,这是谁造成的,答案就是西方资本运作造成的。中国政府早已认识粮食潜在风险,不仅在种子培育的生物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在积极引导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民也可能是让人羡慕的职业。最后,我想讲的是,世界一直以来并不和平,我们看似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国   粮荒   中国政府   粮食作物   非洲   期货市场   议价   耕地   粮食   种子   粮食安全   农村   农业   国家   全球   旅游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