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陶营乡也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曾与少林寺齐名,现在如何?

盛唐时期,邓州这座文化名城,不仅有开元寺,龙兴寺,还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只是湮灭于红尘中,不为世人所知罢了。

万寿寺位于陶营乡西南角付河村的万寿寺刘庄自然村的西边。村南,内邓高速穿越而过。

万寿寺始建于唐朝,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传言,北有嵩山少林寺,南有邓州万寿寺,可见其规模之大。现在仍遗存有龙凤古井和古代石碑。

根据网友申先生的指点,我很快找到了叫万寿寺的自然村。

村边,正好遇到了一对在放羊的老年夫妇。听说我在找古寺遗留的古迹,立即热情地把我带到村后小河沟的一堆柴草旁。两人扒开柴草,一块厚实的断碑立刻显现出来。


邓州陶营乡也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曾与少林寺齐名,现在如何?

这是一块大清光绪年间的功德碑,碑首刻“万古千秋”四字。碑文如下,诗曰,保我后生夫,后生何由保哉?试悬想之为善,殆其首务无如…,求其挥霍好义乐善不倦者,恒寥寥不数观焉,惟万寿寺西数里许…,寺中助香火资以妇人而疏财若是,是真诚于为善而为远今绝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类,好施轻财,已足振颓风而挽积习…,累仁积德,即施粥者子登甲第可追踪矣。落款为大清光绪一十六年菊月。

碑文讲述了万寿寺附近一位轻财好施的妇人儿子考中举人的事迹。

据说,其它古碑大多被埋在沟底。

老人说,断碑附近还有一口很大的古井,下面用很大的青砖砌成,上面铺有石板,和它西边二百来米处的另一口井,合称龙凤井,它们处在同一道泉眼上,井水充沛,从未干涸。以前,全村人都在此汲水。

从村后向西走一段泥泞的田间小路,初次并未找到古井,经再次询问,才知道,古井也被村民用树枝,玉米杆覆盖着。挪开树枝,才发现仅留下的这眼凤井。


邓州陶营乡也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曾与少林寺齐名,现在如何?

古井两边各覆盖着一块古碑,上面字迹已泯灭,不能辨认。通过井口往下看,下面的一圈圈青砖上布满青苔,水面很浅,浓碧的井水似乎伸手可及。此井果然处在一道泉水之中。


邓州陶营乡也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曾与少林寺齐名,现在如何?

一位老人说,古井旁原来还有两座桥,小时候经常坐在上面玩。这两座桥和两口井也是有来历的,说是前朝,有一位老妇人,家产很大,可膝下无子,老人便布施家产,修建了两座桥,挖了这两眼井,以造福乡民。

万寿寺的遗址就在古井北边的一带高岗上,原来有大雄宝殿等多座建筑,庙中古柏参天。村民说,扒毁寺庙时,出现了一件很怪异的事,一根碗口粗的树枝突然断折,横亘在庙门口。

庙中的木料,砖石被戴家人拉去建房。其它文物散落在各地,一尊石佛和一尊铁佛据说还被埋在附近的地中。

听说,万寿寺附近的杨楼村边,也有一口古井,夜间有时能看见井内放光。难道是传说中的佛光吗?


邓州陶营乡也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寺,曾与少林寺齐名,现在如何?

回去的路上,禁不住感慨道:

千秋万寿寺,毁于一旦间。今我来踏访,萧然满情怀。古物依然在,往昔如风烟,回望来时路,悠然在何方?

你知道万寿寺吗?(在此特意感谢提供消息的申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邓州   石佛   万古千秋   盛唐   柴草   村边   碑文   青砖   井水   古井   家产   后生   少林寺   妇人   树枝   宏大   很大   规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