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襄阳宰相故居,单懋谦曾历经三朝,任职五部,留下了千古美名

从一介平民到出将入相。

单懋谦,襄阳北街人,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先后在工部,户部,吏部,兵部等任职,历仕道光,咸丰,光绪三朝。清同治年间,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官位正一品,总摄全国事务,相当于宰相。

他没有显赫的家族势力,从一个平民成长为国家栋梁,完全靠的是自己刻苦读书,做事严谨,处事持重打拼出来的。

探访襄阳宰相故居,单懋谦曾历经三朝,任职五部,留下了千古美名

昭明台北边的古建筑,不知与单家是否有关

为官一任关键在于选拔人才。单懋谦做广东,江西学政时,革除陈规陋习,慧眼独具,选拔了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一大批具有新观念的人才。

单懋谦父亲去世后,丁忧在家的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到鹿门书院去讲课,其间,用自己的收入资助了当地的贫困学生。

他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精诗词,善书法,襄阳名胜米公祠前面的匾额,就是他题写的,字迹质朴厚重,丰润有力。

探访襄阳宰相故居,单懋谦曾历经三朝,任职五部,留下了千古美名

单懋谦,位高权重,却为人低调谦卑,从不仗势欺人,在家乡,留下了“仁义巷”的千古佳话。

从夫人城往南,北街的西侧,有一条仁义巷,长三百米,宽五米。

据说,当年单府挨着小北门,南面隔着条小巷与富豪杨家相邻。两家为了争宅基地,互不相让,吵的沸沸扬扬。单家急忙修书一封,请求帮助。

单懋谦收到后,不动声色,引用了六尺巷故事中的四句诗作为恢复。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单家人主动退让。杨家一看,人家那么高的官都不争了,也主动把自家围墙退后三尺。

这件事传出以后,城中百姓纷纷传扬,于是将巷子称为“仁义巷”。

探访襄阳宰相故居,单懋谦曾历经三朝,任职五部,留下了千古美名

听说宰相故居还在,我就在仁义巷附近打听,有年龄大的说在昭明台附近。

在昭明台附近又转了几圈,几经周折,才从后门发现挂有修复单氏祠堂的牌子,才明白宰相旧居正在修复之中。

相信不久的将来,单氏祠堂会风光再现。你了解单家昔日的繁盛景况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襄阳   宰相   湖广   咸丰   丰润   万里长城   光绪   出将入相   陈规陋习   兵部   祠堂   北街   道光   美名   仁义   故居   千古   平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