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南古村,曾为临湍古县城治所,至今还流传着金银十八窖等传说

南古村,位于罗庄街西南方向不远处,湍河从它的西边蜿蜒而过。因曾为古县城,又处在罗庄之南,又称南古县村。

北魏太和22年,赫赫有名的孝文帝割冠军县北境,包括邓州市西南,镇平县西部,内乡县南部,置新城县。因邻近湍河,后改为临湍县。

临湍县作为县治所在,历经南北朝,隋唐,至北宋年间,才被废弃,省入穰县,历时近五百年。

现在,临湍县城,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然村,还保存有古城的遗迹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南古村。

村子中,城墙已消失殆尽,而古城的护城河遗址尚存,不过,由于村民在河里填土砌石,狭窄的河道已经干涸。


邓州南古村,曾为临湍古县城治所,至今还流传着金银十八窖等传说

此为古寨河

河道北边是村委会和南古小学,听村民说,原来小学内有大殿二殿,殿内有很粗的梁柱,后来都被拆毁,想进校园看一下有没有留下一些碑刻,走近一看,铁将军把门。

向南走一段,见几个长者在路旁纳凉,便上前询问。

他们说,村中曾出土过很多陶器,有的陶罐中盛满铜钱,有人还捡到过金元宝,甚至还挖到过犯人脚上带的脚镣,估计是县衙内的刑具。

在路旁,有一人家门前设一奇特的石凳,在两个柱顶石上置一青石板。石凳边有两块方形石板,大部分被埋在土里。

邓州南古村,曾为临湍古县城治所,至今还流传着金银十八窖等传说

此为石凳,石板

仔细一看,大部分家庭门前都有柱顶石,石磨,古碑等器物。这也是此地为古县城的见证。

其中一位老人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老人一提到古县城,心情很激动,他说村中有一个和尚坑,从小到大,从未生长过鱼虾,青蛙。

你说奇怪不奇怪,夏季雨后,当其它池塘群蛙鼓噪时,唯有此处异常安静。

原来,古县城后面有一座庙,这天,庙中来了一位高德大僧,他和庙中方丈在河边摆棋对弈,河中青蛙异常喧嚷,影响了他们下棋,僧人便随手画了一道符扔入河中,从此河中再也没有蛙鸣。

前些年,有村民在河中撒了一些鱼,到了年底,竟然没有任何收获。

老人也是个明白人,他强调,应该把这个事写下来,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死海是因为盐分太高,而和尚坑中是不是什么元素太多?

村民们还讲,村中一直流传着“南庙到北庙,金银十八窖”的传说,也确实有村民捡到过明晃晃的金元宝。可见当时,临湍寺庙的庙产之多香火之盛。

漫步村中,不胜感慨,临湍古县的轮廓还保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县城护城河环绕,前有城隍殿,后有大庙。他们百年以后呢?谁还知道家乡往昔的繁盛。

在唐代,临湍县曾因著名散文家李华的一篇文章而天下闻名。李华为了赞扬临湍县令孟威的功绩,写了《唐临湍县令亭壁记》一文。

文章记载,安史之乱后,南阳为战场,孟威到任后,满目凄凉,千里无人烟,户口不满百家。他夙兴夜寐,抚恤老幼,为政七月,归者千家。

更可贵的是,李华在文中提出了古人为政者先诸人而后诸身,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

邓州南古村,曾为临湍古县城治所,至今还流传着金银十八窖等传说

此为冯家坡的文化苑

据说,南古村附近的冯家坡旧有楚碣,汉堤等遗迹。

烈日炎炎之际,我继续向南探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内乡县   镇平县   梁柱   城隍   邓州市   邓州   县城   古县   县令   石凳   护城河   河道   石板   金银   村民   河中   老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