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底蕴之古往今来巾帼芳华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山西大地,人杰地灵,滚滚历史长河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巾帼才人。临汾“贤后”卫子夫;运城美人杨玉环;朔州才女班婕妤;文水女皇武则天;侠气巾帼英雄刘胡兰……千秋佳人,佳话广传,古往今来这篇土地被丰富的文化内涵涵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光辉岁月调研团来到了山西文水,探索历史背后的流传佳话,奔赴当下脱贫小康康庄大道。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山西文水这片土地不仅诞生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养育了抗日英雄刘胡兰。

文水底蕴之古往今来巾帼芳华

“则天故里,胡兰家乡”文水从来都不是缺巾帼英雄的地方。回望古时,一代女皇“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早一“曌”字,望日月当空,普照大地,万世太平。武则天在位时期“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一代女皇侠气傲人,成就历史佳话,尽展巾帼芳华。

回首今朝,则天庙矗立在静谧绿茵之中,古朴庙宇散发着历史的魅力。武则天纪念馆占地2.6万平方米。从中轴线上看有山门,雕像,舞台,正殿;两翼殿宇有钟鼓楼,碑廊,配殿,偏殿;雕像两边分别是丰碑和升仙太子碑、八角回音亭等;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如今正成为文水文旅脱贫,旅游产业致富的重要推手。文水政府重视整合挖掘旅游资源和女皇文化,如今文水则天庙女皇文化成为了文水脱贫的重要动力。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年仅15岁的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篇章。刘胡兰的精神也被世世代代的文水人们传承、践行。

回望今朝,调研团成员来到山西文水的刘胡兰纪念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几个烫金的字镌刻在刘胡兰纪念馆前院的丰碑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遒劲且有力,正如刘胡兰短暂却传奇的一生一般,透着坚毅和不屈的力量。在参观过程中导游用有些沉重声音为我们徐徐道来胡兰的一生,在参观结束后调研团有幸采访到了锲而不舍传承刘胡兰精神,持续将刘胡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刘胡兰班的现任班长李娜,李娜提到刘胡兰班除了日常的训练和其他出行任务外,还定期前往县里的中小学、社区等进行党史宣讲、刘胡兰精神宣传。“穿上这身军装,戴上这个臂章,就觉得自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就觉得无比光荣。”班长指了指手臂上那枚属于刘胡兰班的臂章,骄傲而又坚定地告诉调研团成员。在谈及刘胡兰班的未来发展时,班长提出她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延续这份责任感,让胡兰精神在文水大地、甚至中国大地上继续传承。今朝,文水大地的胡兰精神烽火相传,胡兰的英名也穿越历史的跨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浪,继续在文水大地上绽放她的巾帼芳华。

如今全面小康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产业脱贫乡村振兴也如火如荼。如今的文水巾帼们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上不让须眉——山西全省妇联充分发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优势和“联系、服务、引领”妇女的工作优势,引导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容,打造出具有妇联特色的扶贫模式,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许多妇女都给文水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和说不完的故事,用自己的行动描绘了“巾帼战贫图景”。

古往今来历史底蕴丰厚的文水,回首历史长河文水涌现诸多巾帼英雄;回望今朝她们依旧兵秣马战脱贫,巾帼建功绽芳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文水   巾帼   芳华   臂章   侠气   巾帼英雄   佳话   山西   古往今来   女皇   妇联   纪念馆   今朝   底蕴   大地   精神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