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水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文水的旅游资源其实很多,但是都比较分散,我们想做的是把他们整合起来。”

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说出了他们正在做的,也说出了调研团的我们几天下来所想的。

走进文水之前,对她的印象只有“胡兰家乡,女皇故里”,殊不知这文水的八字招牌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文水的历史底蕴,文水的人文精神,远不止这些。


1 | 红色文化篇

作为革命时期的老根据地,文水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英雄儿女的故事也十分之多,除去广为人知的刘胡兰之外,还有刘胡兰同乡的七烈士,不远处,还有红色文化工作者孙谦的故居,而在临近的的下曲镇,也竖立着“四·一三”事件的英雄纪念碑。

刘胡兰纪念馆占地广,其间装潢、布置也很是用心,不同于大门进去时的现代感,里面的展馆、展馆之间的过道都是典雅的中式建筑,一些与刘胡兰有关的颇有年代的建筑诸如赴刑时的古庙都还保留着,只是因为岁月侵蚀,已经不容人们进入观赏。穿梭于一个个展馆的时候,走在石板路上,路过白墙红柱,看着看着墙壁上镂空的窗户里透出来的景致,望着望着被近处的建筑遮挡而只露出屋顶尖角的远处的建筑,感受着一旁的树木投下的阴凉,感受着偶尔筛在身上的有些烫的阳光,历史的厚重感便向我们卷来,肃穆油然而生。

大概也是因为刘胡兰的名气更盛吧,除了刘胡兰纪念馆,其他的不管是孙谦故居,还是英雄纪念碑,都没有带给我刘胡兰纪念馆的那般震撼,参观拜访的人数也有明显差别。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布置、装潢还有宣传,这点无可厚非,毕竟资金投入是有限的,是应该分出主次的,而另一方面,应该是事迹挖掘以及描述的不足,孙谦故居还好,毕竟作为一个在文化上曾能与老舍比肩的人物,生平事迹都很是清晰,而那纪念“四·一三”的纪念碑,却只有一则碑文记录。那纪念碑竖立在有些空旷的大院里,有分英雄决然赴死的傲气,却莫名让我觉着有分无人问津的落寞。

那“四·一三”纪念碑其实是调研团的我们在调研扶贫文化的过程中偶然碰到的,我猜测,像“四·一三”纪念碑这样的红色遗迹在文水还有不少。我想,文水可以让各个村、镇依次向上申报,自下而上地对自己有的红色遗迹进行清点,政府相关人员依照这些红色遗迹,结合各自的事迹设计一条或多条探寻红色遗迹的路线。文水的车道比较宽阔,镇之内,以及镇与镇之间的交通也比较方便,开发红色路线打造红色专项旅游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与此同时,文水的学校也不少,开发红色路线,让学生们沿着路线熟悉自家红色文化,也能响应党史宣讲的号召。


2 | 传统文化篇

历史悠久,文水也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则天女皇是文水的一大代表,而晋商文化也是。比之红色文化,文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了。

文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自我们进入文水之后,便总能看见车道的两边掠过大片大片的田地。也因为这,我差点忘了这可是晋商的家乡。

走进贺家大院,四合院的结构、城垛式的院墙,窑洞结构的主房、侧房,木雕砖雕石雕……晋商的大气与富贵扑面而来,一种与历史书内容对上的熟悉感也好似跨越时间长河在我心中升起。跨过门槛,推开一扇扇大门,走进一间间房间,我们一直在惊叹着其中的古朴、其中的端庄、其中的那份独特的美,似乎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告诉着我们晋商的种种往昔,久久地,让人无法从震撼和惊叹中走出。

据了解,这贺家大院如今被打造成了特色民宿旅游,一些巧妙的改动和应用让贺家大院具有不错的市场。比如,用作中式婚礼的婚房,用作家庭聚会的大院,用作孩子十二岁生日礼的会客厅,还有一些曾经的密室、储藏室,被打造成卫生间,既不浪费空间,也满足了民宿的需求……

文水对自身晋商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较为到位,女皇文化更不用说。武则天纪念馆古色古香,古戏台、钟楼鼓楼、千年之梁、凤首龙身的走龙……所有的所有皆彰显着文水的历史底蕴。

文水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走过这两处,但仅仅这两处也带来颇多的感触。文化资源被很好的利用,保护也很是到位,只是相隔有些距离,还是应了“文水的旅游资源多比较散”的话。文水的历史传统很有一探究竟的必要,整合旅游资源,确实是文水的必要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文水   旅游资源   纪念碑   故居   纪念馆   遗迹   大院   传统文化   展馆   路线   红色   英雄   建筑   文化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