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众所周知,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历史上太湖地区曾先后属于吴、越、楚的领地。吴国大致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边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地区是吴国的核心。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兵打败吴国,至此吴国疆域变成越国领地,太湖地区也归属越国。自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内部发生了内乱,宫廷中不断上演弑君弑父的悲剧,越国贵族间的互相残杀。前306年,楚怀王趁越国内乱之机令昭滑率军伐越,攻克越国都城吴,越王无疆战死,越国灭亡。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位于江苏长兴越国土墩墓,墓主身份至今仍是谜。

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时间回到2003年底,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座名叫鼻子山的小山下,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突然挖掘机碰到了硬东西,很快周围的工人们都围了过来。工人们经过清理,发现泥土中有残碎的陶片,后来鼻子山挖出宝贝的消息传开了,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当地文物部门。于是,当地文物局立即派出人员赶往施工现场,但现场早已遭到严重破坏,泥土中只有残存的陶片。为了弄清理工地下面埋葬古墓情况,考古专家查阅了大量史料,长兴古城长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吴王阖闾派弟夫概在今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作为夫概王邑。

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对现场进行考古勘探,同时上报当地公安部门,对附近村民做思想工作,进行收缴被哄抢的文物。经过追缴收回了7件甬钟和3件镈钟,经过对比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经过鉴定这些钟的材质均为原始瓷。后来,考古专家在泥土中清理了磬,其材质也是原始瓷,根据以往考古发现磬都是成组的,而最终找到了8件磬。众所周知,编钟、编磬是古代打击乐器一种,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出土编钟、编磬的数量,考古专家表示墓主身份非同一般。

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经过对现场的抢救性发掘,考古专家表示这里是一座随葬坑,而经过对现场的仔细勘探,专家表示这是一座典型的土墩墓。经过对土墩墓泥土的清理,夯筑的土层逐渐露出,越往下挖墓葬的轮廓越清晰,当挖到墓室底部的时候出现了一层木炭,专家表示这是为了防潮防水。墓上封土为长方形覆漏斗状,与山脊走向呈“十”字相交,封土墩底部底部东西长32米,南北宽18米,中心高3.7米,封土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为封土表层,封土取自墓地周围山体的表面,第二层全部选用结构细腻、黏性很强的青膏泥夯筑而成。

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在第一层的封土中,出土了少量的西周时期的印文硬陶罐和原始豆、碗等,也有一些战国的陶器残片。考古专家从封土纵剖面发现,在与封土下面墓坑相对应部位,封土夯层有明显的断裂下陷,这表示墓内曾有巨大的木椁葬具。专家表示,墓内原本有棺椁,但由于已过去2000多年,棺椁早已腐朽不存,而最让专家们兴奋的是该墓未遭盗掘。墓中出土陶瓷器、玉石器和料器,唯独不见专家想见到的青铜器,而器物分布在木棺底部。

浙江长兴县鼻子山土墩墓,揭开越国神秘贵族墓,墓主身份至今是谜


根据墓葬形制、规模和出土文物,考古专家这可能是贵族墓葬,长兴县历史上曾先后属于吴国、越国、楚国,那么墓主人到底是哪国贵族,从墓葬中出土文物无法判断。其中,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考古专家,那就是为何在中原地区乐器都是青铜铸造,而长兴鼻子山出土乐器却是原始瓷器制造?且墓葬中未出土任何青铜器。后来,考古队在研究此前出土的越国墓葬中很少出现青铜器,这在那个青铜时代显得很不合理。关于长兴鼻子山越国土墩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十多年过去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长兴县   土墩   勾践   长兴   封土   太湖   鼻子   棺椁   吴国   墓葬   青铜器   浙江   泥土   贵族   原始   身份   神秘   现场   专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