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3具人骨遗骸,揭秘3700年“凶案现场”

众所周知,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但夏朝存在与否在史学界却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西方学者认为夏朝根本不存在,直到后来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才打脸西方学者。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专家门内在安徽合肥肥西县境内又发现了夏朝遗址-三官庙遗址。三官庙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顺和社区西南900米,坐落于派河北岸台地之上。遗迹呈台墩型,东北部被取土破坏,现存面积4000余平方米。

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3具人骨遗骸,揭秘3700年“凶案现场”


2018年,安徽省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施工到派河河段三官庙村时,工人们在一个土墩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碎陶片。工地负责人感到事情严重,于是立即上报了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当地文物部门闻讯赶到。考古队员经过对现场的勘探,确实此处地下有遗址存在,于是上报到了上级文物部门,后来在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省、县文物部门立即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考古勘探发掘,遗址南北有两处土垣,其中包括房屋遗址在内的各种遗址130多处。由于考古发掘现场位于三官庙村,该处遗址被称为“三官庙遗址”。

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3具人骨遗骸,揭秘3700年“凶案现场”


在遗址北部一个土墩下方发现房屋遗址,在对房屋遗址内部清理时,出土了3具不完整的人骨遗骸。专家经过研究鉴定,3具遗骸分别属于一位成年男性、一位女性(或少年)和一位儿童。其中儿童遗骨蜷缩一团,男性遗骸残缺不全,女性双腿弯曲。至于房屋属于哪个时期?为何三个人会死亡在这间房屋?一时间专家们也无法回答。在遗址南部的房址保存有红烧土地面和部分墙壁,屋外的地面上还发现了基础成组放置的陶器、植物颗粒遗存。房址外保存有当时的地面,地面上还清理出土18件青铜器,其中北侧6件、南侧12件,以兵器为主,零散分布。

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3具人骨遗骸,揭秘3700年“凶案现场”


通过近500天的考古发掘,遗址中共出土400余件遗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种类十分丰富,为安徽地区同时代遗存中所罕见。据考古专家介绍,石器为锛、凿为主,共计有200余件。陶器有近百件,有鼎、鬲、豆、罐、爵、鬶、斝、盆、甑、甗等,以夹砂红陶、褐陶、灰陶为主。铜器共计18件,包括铜片、戈、钺、凿、箭簇、铃等。其他包括骨锥、蚌刀、玉饰件、绿松石串饰残件等。依据出土陶器形制,结合碳十四测年结果,遗址的年代属于二里头晚期,距今大约3700年。专家表示遗址的发现,对安徽江淮地区夏代考古有重要的价值。

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3具人骨遗骸,揭秘3700年“凶案现场”


回到前面出土3具遗骸,专家经过细致研究发现3人属于非正常死亡,而更像是是“凶案现场”,但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却是个谜。在确定遗址年代为二里头时代晚期后,考古专家联想到了史料记载“桀奔南巢”的历史事件。根据《竹书纪年》记载:“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商汤灭夏时,夏桀逃到南巢,而南巢就是如今巢湖一带,而此处遗址的出土很可能跟这一历史时间有关。而让专家们兴奋的是出土18件铜器,这是安徽省首次发掘出土夏代铜器群,同时也是全国除了二里头遗址外发现铜器最多的遗址。三官庙遗址的发掘,为揭示夏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著中国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遗骸   肥西县   遗址   土墩   夏代   夏朝   安徽省   凶案   铜器   遗存   陶器   安徽   文物   地面   现场   发现   房屋   专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