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家塬发现战国大墓,出土文物上万件,墓主也是“爱车一族”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自称为华夏,而把中原周边四方小国或部落称为戎、狄、蛮、夷。春秋早期,戎人的实力强盛,中原华夏诸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像晋国、齐国等大国经常遭到戎人袭扰。后来,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族的作战能力,其中秦灭西戎,吞并西戎12国。西戎在先秦时期,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是一个以犬为图腾的部落。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在甘肃天水张家川地区的马家塬发现西戎墓地,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余件,为探寻秦与戎的关系及西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甘肃马家塬发现战国大墓,出土文物上万件,墓主也是“爱车一族”


事情回到2003年,位于甘肃天水张家川木河乡头园村,一到夜里两三点就有大小汽车和摩托车声音去到塬上,而且经常还会听见放炮的声音。一段时间的深夜骚扰,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于是村里组织人到塬上查看,结果发现了电线、雷管引线,还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洞,还有几个深不见底的大洞。于是,当地村民立即上报了当地派出所,后来派出所民警连夜蹲守,抓获了几个盗墓贼,但却没有缴获赃物,甚至连被盗的是不是墓葬也无法判断。直到2006年夏天,一批盗墓贼让马家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声名远扬,当地派出所抓获几名盗墓贼,并缴获了一批被盗文物。

甘肃马家塬发现战国大墓,出土文物上万件,墓主也是“爱车一族”


同年8月,经国家文物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所联合县博物馆对被盗墓地展开了抢救性发掘,经过勘探该遗址所处地形较为特殊,它北依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毛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缓两边高陡的环抱地形。墓地现地表为农田。在以马家塬为中心,向东、西、延伸150米,向南50米的簸箕形地形的范围内有较为密集的墓葬分布,经2007年钻探得知该处共分布有大、中、小型的墓葬59座,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2008年间共发掘清理墓葬7座,其中大型墓葬1座、中型墓葬2座、中小型墓葬3座、小型墓葬一座,另外还发掘出祭祀坑一座。其中,6号墓为一座大型墓葬,长38、宽11.80、深15米,是一座斜坡墓道,墓道两侧各有台阶9个,墓道中部可知有4乘车,在近墓坑处有完整马骨4具。只可惜该墓近年被盗,墓室为竖穴土坑,有棺椁痕,只可惜该墓被盗一空。

甘肃马家塬发现战国大墓,出土文物上万件,墓主也是“爱车一族”


经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及碳十四测定,墓葬的年代大概为战国时期。据考古专家介绍,此次共计发掘出土墓葬70多座、祭祀坑3座、车辆遗迹60多乘,包括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锡、铅、骨、玻璃、玛瑙、绿松石等各类文物上万余件。大量精美文物和豪华墓葬的出土震惊了中国考古界,所以马家塬大墓在当年就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正如发掘者周广济所说:“马家塬大墓填补了几大考古空白,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马家塬墓地随葬文物的发现,犹如打开了一个金银珠宝的世界,这个富丽堂皇的地下世界,正是西戎贵族现实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一个个墓葬、每一辆马车、一个个饰件的背后,都承载着西戎部族历史命运的点滴片段,每件文物都是西戎文化复杂来源和多彩成分的闪现。

甘肃马家塬发现战国大墓,出土文物上万件,墓主也是“爱车一族”


西戎作为马上民族,善于射猎,果敢勇猛,骑马与驾车是其逐水草而居和长途流动必备的技能。马家塬墓地随葬的豪华车辆,正体现了其兼收并蓄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而结合的显著特点。马家塬大墓所填补的最重要空白是在甘肃境内乃至全国首次发现了保存如此完好的战国车乘。这些车辆虽是非实用的礼仪性车辆,但其大量使用金、银、嵌金银铁和料珠进行装饰,不仅设计考究、工艺复杂、制作精美,而且装饰繁复、富丽华美、极尽奢华,在中国考古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发现,就连专家都调侃:墓主也是爱车一族。根据马家塬墓地墓葬形制、规格和随葬品分析,学者们认为这是一处战国晚期西戎某一部族的墓地,其中6号大墓即是其首领的墓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甘肃   晋国   天水   墓道   发现   中原   墓葬   华夏   部族   出土文物   祭祀   墓地   地形   战国   派出所   文物   车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