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出土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有2米

众所周知,龙山文化是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与济南龙山镇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境内,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那么,龙山文化的源头在哪?一直是考古界研究的难题,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发现龙山文化重要源头!

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出土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有2米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村西800米,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首次发现济南章丘焦家遗址。到九十年代山东文物部门进行试掘,出土及采集大量石器、陶器等,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该遗址又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了夯土城墙遗迹和壕沟。随后,考古人员在该区域布设了南北长约50米的探沟,对夯土城墙和壕沟进行了解剖,从底层关系上看,焦家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考古专家研究后表示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是龙山文化重要源头!

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出土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有2米


据考古专家介绍,焦家遗址发掘出土墓葬200多座,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其中有100多座墓葬中陪葬数量不等的玉器,玉器分为礼器和装饰品两大类。大型墓葬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有2座为重椁一棺,20座为一椁一棺,随葬品有玉钺、玉镯、白陶杯等。中型墓葬数量比较多,葬具为一棺,在墓主头端和脚端放置着陶鼎、陶罐等,随身佩戴小件的玉石、蚌类装饰品。小型墓葬规模较小,大多数没有葬具,随葬品也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陶器、骨器等。

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出土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有2米


在发掘的墓葬中还出土人骨,当考古人员看到人骨的一刻不淡定了,要知道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营养经常跟不上,所以个子相对比较矮。而专家也表示人类的身高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增高的,史前人类就应该是矮个子,但焦家遗址墓葬中出土人骨竟然有一米九,其中最高的在两米左右。专家不禁表示这就是“山东大汉”的由来,那么他们身高为何这么高呢?原来,当时的北方地区气候温暖,资源丰富,不仅有利于人类生存活动,还为人们提供大量丰富的食物。另外。焦家遗址还出现了男女合葬、拔牙、手握獐牙,割体葬仪等,极大丰富了对大汶口文化葬制和葬俗的认识。

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出土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有2米


考古专家表示,焦家遗址的考古发现的城墙和壕沟,进一步说明焦家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要知道城墙和壕沟是防御工事,说明这里部落等级比较高,此时已经出现阶层分化现象,是最早的国家雏形。此前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中原地区和辽河流域都发现了一些距今五千年的遗迹,但只有山东海岱地区发现的都是距今4500年及以后的社会分化遗迹,而焦家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黄河下游距今五千年历史的空包。出土的墓葬规模之大,很有可能墓葬制度就是起源于黄河下游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章丘   山东   遗址   龙山   骨器   龙山文化   夯土   壕沟   墓葬   陶器   玉器   遗迹   大汉   城墙   身高   发现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