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面向海内外黄埔组织及个人开展征集文稿、小视频等活动,得到广泛响应。近期,本微信公众号将陆续选登征集的文稿和小视频,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感恩伟大的党

“共产党,真伟大,我们永远热爱她……”这是我教给小孙女的儿歌,也是我发自肺腑的心声。是亲爱的党啊,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让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这融化在血液里的感恩,要从32年前说起。

那是上世纪的1988年的春季,海峡两岸可以探亲了,我在台湾的三舅杨履康先生第一时间,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新郑。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叙说着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品尝着生活的甜蜜和天伦之乐,我的父母也从郑州赶往新郑团聚。就在通往三舅居住房屋的小胡同里,母亲遭遇了车祸。当时不足四米宽的小胡同,有一户人家正在盖楼房。门口停着一辆装满红砖的手扶拖拉机挡住了道路。司机正在发动车子,几次打火都发动不着。母亲见兄心切,四十年前一别,如今近在咫尺!想着兄长临走时的模样,越发想立即见到他。而拖拉机十几分钟了,还是打不着火,便从机器旁边迅速穿过。不料,拖拉机一声轰鸣,竟然发动着了,巨大的震动,使车身一歪,直冲我母亲撞来,母亲退到墙根儿,躲闪不及,拖拉机的车蹬子把母亲的肚子划了一个大口子,顿时鲜血流了一地……三舅和亲友闻讯赶来,迅速地把我母亲送到新郑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已是上午11点了,我抱着渐渐昏迷的母亲,心如刀绞。正当亲友们慌作一团时,新郑县政协办公室的赵主任来到了医院,对院长说:“我代表组织,这是咱们县知名台胞的亲妹妹,事关重大,要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和药物,全力抢救!”这句贴心的话语,叫我没齿难忘。当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热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院长(院党委书记、外科优秀专家)亲自上手术台,医生护士来不及吃午饭,一直在紧张的忙碌中……我望着急救室门上不停闪动的红字:正在抢救……心急如焚,望眼欲穿。人间最苦的等待,莫过于这种煎熬。整整六个多小时过去了,下午五点二十分,院长疲惫地走出了手术室,擦着满脸的汗水,自信地说:“手术成功,生命体征一切正常。”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又一次地滚落下来……此时此刻,让我真正体会到:世界上有一种平凡的大爱,让人温暖如春;有一种无私的奉献,让人刻骨铭心。

母亲得救了!年近古稀的母亲,在郑州市台办和新郑市委统战部的亲切关怀下(领导多次前往医院探望),在白衣天使悉心的救治和细致入微的护理下,三个多月后康复出院了。

母亲的死而复生,不但让我们一家人感恩不尽党的似海深情,也让我的三舅由衷地说:“还是共产党好!”

我的三舅是黄埔15期,受他的影响,我的父亲侯炳垚先生,当时正在开封上高中,17岁的热血青年,瞒着家人,毅然投笔从戎,考入成都黄埔军校18期。

这次三舅回乡,看到我的父亲是郑州市中原区的政协常委,参政议政,受人尊敬。我的父母靠退休工资,老有所养;我们一共姐弟三人,也都上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当教授的当教授,做编辑的做编辑,我的弟弟还是电视台的台长助理,高级工程师,壮有所用;我们的孩子(孙辈儿)也都上了初中、高中,幼有所学。一家人其乐融融。我的三舅感慨地对我父亲说:“你没去台湾,很对!”(我的父亲是傅作义部下起义投诚有功人员)。

特别是我母亲起死回生的奇迹,让我三舅特别的感动。为了回报家乡,先后捐款40多万元人民币,修桥补路,助教救残。重新修建了沂水寨小学校舍,资助三位残疾青年就业成家,扩建了村里的水泥路面,新建了村东头的桥梁涵洞……这些善举让沂水寨的父老乡亲交口称赞。我的三舅回到台湾后,又把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动带回了在台湾的亲友当中。他还义务登报为失散的亲友寻找联络方式,很多失散几十年的家人团聚后,也非常感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的母亲和三舅早已驾鹤西归。每当我思念母亲和三舅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不断的提醒激励我:不忘党恩,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党对我也很器重,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曾担任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人大代表、民盟郑州市十大优秀盟员等等。而今我也退休十年了。每天快乐洋溢在脸上,幸福滋润在心头。为了发挥余热,我现在仍担任着新郑市老年大学教师、新郑市炎黄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我是1949年10月6日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与新中国风雨同舟,亲自见证了国家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参与了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

当前,我们又迎来了百年未有的变革新时期,科技发达,国泰民安。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伟大的中华民族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这一切印证了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永远在我心中,党就是我心中的太阳!特别是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的考验,我们更加感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无比优越。在国外,很多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得了新冠肺炎不用治了一一等死吧,要把呼吸机让给年轻人……而在我们的国家,新冠病人全部免费治疗!我们90多岁的耄耋老人照样痊愈康复。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还知道,当我们看见伊拉克,叙利亚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难民潮,我们知道当今的世界并不是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而是我们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什么岁月静好,这是我们的党不忘初心,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替我们默默的负重前行!所以我每时每刻都会感到:做个中国人多么幸福,多么自豪!我想说,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当中国人!

(作者:侯松平,河南省黄埔亲属)

我的党员情结

100年前,十几位青年立志救国救民,冲破重重险阻,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红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100年后,恰是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着14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欣逢盛世,我庆幸自己可以参与其中,更感恩党接纳了我,圆了几代人的夙愿,也给了我一个值得永远骄傲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小时候,“党员”是一个符号。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党啊,亲爱的妈妈》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牙牙学语起我就总是听妈妈唱起这些红色歌曲,我不知道党是什么,但依旧在耳濡目染中爱上了这些歌,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知道了毛主席,知道了红军,也知道是党建立了新中国,带给了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再后来,我上了小学,从课本上认识了“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刘胡兰,“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方志敏,以及带领百姓战“三害”的人民公仆焦裕禄,等等。读他们事迹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眼角湿润,既好奇这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勇敢和不怕牺牲的人,又为他们生命的短暂而扼腕叹息。那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名字,如一颗颗星星,闪耀在我年幼的心头,给我留下了最初却也最深刻的党员印象。

长大后,“党员”是一种荣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不少党员。比如邻居伯伯,村里谁家有了矛盾,总是去找他调解,他也总是能这边劝劝那边说说,最终把“战火”消弭于无形。我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找他,妈妈说因为他是党员,公正、有威信。我又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党员,妈妈沉思了片刻,才告诉我党不是谁想入就能入的,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能入党,她们小时候因为外公是“右派”,连“红小兵”都不能当,更别提是党员了,她希望我将来可以入党。自此,入党成了我的一种人生追求。后来,一进入大学,我就主动参加了积极分子培训,并于大二那年顺利入党。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她在电话里的声音都激动得颤抖了起来,竹筒倒豆子般讲起了去开亲属政审材料时人家的艳羡,还当天就跑去外公家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再后来,外公跟邻居聊天,除了会数自己家出了几个大学生之外,总会附带一句他们都是党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而现在,“党员”是一份责任。从校门到机关门,工作越久,我越发现党员是一面旗帜,是一份责任。只有你真的担起了这份责,才会无愧于心,无愧于“党员”这个称呼。比如,面对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无数基层党员干部一样,老公从大年初二开始就一直吃住在单位,忙村(居)防疫,忙企业复工复产,忙着帮蔬菜滞销的菜农办外销通行证。我见证了他的辛苦,也理解他的工作,更敬佩那些和他一样冲锋在前、努力去发光发热的党员群体。也因此,我更加热爱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在碰见有人诋毁那些为国捐躯的戍边战士时,毫不迟疑地对人家进行了回击。也许这个举动未必被所有人认可,但我自己没有丝毫后悔。因为我知道,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维护我们的国家,维护我们的党,维护我们自己的名字!

未来啊,“党员”是一种传承。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着13年党龄的党员了。每天无论多晚,我都会坚持把学习强国刷完,似乎只有这样,一天才算完整。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岁的儿子一如当年的我一样,小小年纪就知道了共产党,会在听到新闻联播时说在播学习强国了,会拿着红皮的十九大精神读本象征性地翻阅,会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会别个党徽在胸前说“我是共产党,我长大要当共产党”。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微笑着看他,告诉他“爸爸妈妈希望你长大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样我们全家都是党员了”。虽然我不知道儿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是我希望自己以身作则,给他树立一个榜样,给他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从小就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能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100年,时间在变,初心不变,9000多万共产党员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奔跑。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一起在这明媚的春光下启航,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作者:常蕾蕾,河南省黄埔亲属)

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只有经历过严冬彻寒的人,才会感到春天杨柳惠风的温暖;只有尝受过饥饿困顿的人,才会感激食品的宝贵;只有饱尝过病痛的患者,才会感恩大医苍生的厚德。作为一名黄埔后代,从家族近百年的沧桑磨难历程,到今天的盛世辉煌太平景象,从内心由衷感谢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赞美诚朴无华,代表了家族的心声。

1921年,这个中国共产党难忘的里程碑纪年,也是我们家族难忘岁月的开始。从那时我们家也已同新成立的党同呼吸,共命运了。上世纪20年代的河南豫西,兵患匪灾加上自然灾害,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洛宁县城郊乡王协村一名叫王之诚农民家,这年长子夭折,次子3岁,这位传统的中国农民,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次子身上,希望他健康成长,能改变家庭的面貌。他就是我的祖父王建功。他在村里上完了初小,1932年考入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洛宁县中),在这里扎下深厚的文化底子,受到进步爱国师生的熏陶,也有幸遇到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同学、挚友,中共洛宁地下党员曲书成、张学礼(杜之真)、马泮水等人。他那一班出的地下党员最多,还有走上抗日战场的黄埔同学王化堂等。

1936年祖父中学毕业后到本村小学任教员。他本可以在相对封闭的小乡村和妻子过着农耕生活,但常来家里的革命同学,同他谈“七七事变”等国内形势,找不到光明的出路,且豫西的中共地下党尚处在地下活动之中,亦使他感到日益压抑愤懑。解铃还须系铃人,又是曲书成、张学礼给他指明了出路——考取黄埔军校,参加全民抗日,抗战救国。为了家庭,为了民族,他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做出了第一次历史选择,也是这次历史选择,成为我们家族的荣光和痛伤。

祖父于1938年别妻离子(当时我的父亲不足三个月),考入黄埔军校7分校十五期步科甲级生。抗日烽火正酣,正面战场急需基层军官。他毕业后,按照学校安排在该校任教官两年。后赴汉中任职,曾在南郑县组织第二次远征军。原认为能走出国门参加抗日,临行却另有任用,任第四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三营营长,曾参加灵宝战役。这位血性方刚的抗战军人,也曾为河南难民排忧解难,后来也有人到了延安。抗战期间我的第一位奶奶,在家乡因狂犬病等不到疫苗医治,而含恨九泉;我的二叔因患肺结核,幼年夭折。内战四起,国难家痛,加深了他对国民党的清醒认识。

拒去台湾,参加起义是他第二次历史选择。功败垂成,自有历史公论。1949年12月24日,祖父任原国民党20兵团243师250团少校副团长在四川郫县参加西南起义,编入中共50军167师教导团,光明正大走向中国共产党军队之列。若干年后,人们羡慕在台老兵返乡探亲的富庶,感叹大陆老兵的不幸和贫困,但已参加工作并退休的祖父却不为之动情,“当时我没过去,至少少受离家之苦,别亲之痛!”祖父宠辱不惊。

共产党也没有亏待这位抗战老兵,退伍返乡后,祖父被安置在西安市工作,虽说在文革中受过不公正待遇,但平反退休后,女儿接班进厂成了正式职工。兰州军区颁发“起义证明”。一家人从此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祖父生前作为在乡抗战老兵受到各级政府和团体的关怀,作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受到省市县统战部门的关切。2015年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同年安详离世。

党恩如雨露,不仅滋润了为抗战做过贡献的祖父,也滋润了他的后人。2015年我的长子王世凡作为全省抗战老兵后代代表参加了由省共青团和省青联组织的“中原骄子,爱国行”活动,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我被邀请参加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2021年,我被确定为黄埔同学后人代表参加省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学习。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作为一名黄埔后代,从家族近百年的历程,见证了党的历史发展。吃水不忘挖井人。因为参与了历史,才有今天的历史价值,“爱国前行”是黄埔人应有的品质,“风雨同舟”是黄埔人的信念,“民族复兴”更是黄埔人的追求。华夏黄埔人永怀“党恩雨露”之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奋斗!

(作者:王嘉飞,河南省黄埔亲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洛宁县   黄埔军校   新郑市   新郑   中国共产党   初心   河南省   祖父   新中国   中国   共产党   党员   母亲   妈妈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