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喀秋莎》……从小听着老爸唱这些他最喜欢的俄罗斯歌曲长大,明白苏联对于父辈那代人而言有着我辈似乎永远都无法理解的情结。偶尔听老爸由衷向往的碎碎念:如果能坐国际列车去红场就好了……陪着家人亲身体验一下社会主义试验场的遗骸,万一失望至少还有冬宫兜底,为什么不出发呢?于是决定在这个北国春天姗姗来迟且节日气氛浓郁的五月,陪他们走一趟俄罗斯。

奈何对俄罗斯史知之甚少,为数不多的几个沙皇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根本串不起串儿来,只能临行前补课。还好挑选的《俄罗斯史》质量很高,翻了两遍之后心中终于有些了然。俄罗斯历史相对简单,除了早期的基辅和封建割据时期,比较著名的就是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帝国、苏联和现在的俄联邦这几个时期了基辅已经被分裂到乌克兰成为首都此行肯定无法企及,而莫斯科大公国、苏联和俄联邦的首府都在莫斯科,最辉煌的帝国时期首府在离西欧更近的彼得堡——于是这趟时间并不宽裕的俄罗斯之行,就锁定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再次推荐这本七百多页厚的《俄罗斯史》,个人以为对迅速扫描俄罗斯助力匪浅。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鉴于英语在俄罗斯这个桀骜民族的普及率非常低,且又拖家带口阵容庞大,旅行团自然成为首选。可到机场集合时才发现,整团41人除了我俩以外基本都挂着皱纹、漏着白发,年龄最大的两位奶奶竟然75岁了,而且是没有子女陪伴出行!导游说俄罗斯团年龄结构经常如此,都是奔着情怀来的。后续游览期间当导游不时指着路边雕塑让大家猜人名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几乎每次都能流利的说出一串串听起来差不多记起来又很难的名字,我的眼神马上悄悄的写满了崇拜。但也并非都是情怀,有次大家约在朱可夫元帅雕像前集合,一位阿姨给另两位因为看LV包包迟到的阿姨打电话时说,哎呀,我们都到啦,就在那个、那个什么柴可夫斯基的像前面啊;还有次看无名烈士墓前整点换岗仪式,有位阿姨大声地问这是奥运圣火吗?——不知道朱可夫、柴可夫斯基还有二战忠魂的在天之灵听完会不会一口鲜血喷薄而出活过来……


首站莫斯科,正当情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城市,对中国人而言尤为如此。国人如有机会真应该来莫斯科转转,因为总有很多个时刻会让你如此似曾相识抑或恍然大悟,然后忍不住会心一笑:莫斯科像极了北京,不,应该是北京像极了莫斯科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态决定了城市布局:莫斯科大公国的皇宫克里姆林宫现在依然是城市的中心,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圆圆的煎饼一环套一环。想当年梁思成极力反对以清宫作为中央办公区、极力反对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可如果当年梁老看看莫斯科,估计早就知道抵抗无效了。于是莫斯科现在堵得比北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态甚至决定了单体建筑形态:莫斯科整个城市几乎全部保留了当年苏俄时代的建筑,数不清的不起眼的小单元格向横纵两个方向重复,最终堆积出一个庞然大物——让人震惊到咋舌。

典型建筑自不必说,1948年到1953年,苏联集中设计建造了一批社会主义风格的摩天大楼: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外交部大楼……在莫斯科穿梭的这几天,我们路过的几乎凑齐了,近看更是煞为壮观。

这是排名第一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坐落在城市最高点麻雀山上,站在楼前面的观景平台可以眺望整个莫斯科。这座楼是典型的苏联摩天大楼风格,高240米,共33层、三万多间房间。据说尖尖上是校长等行政办公区,而下面是一间间学生宿舍,三万多房间每天住一晚的话要将近百年才能住完……在北京能找到踪影的是军事博物馆北京展览馆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莫斯科大学主楼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莫斯科大学主楼

这是外交部大楼,第二次经过的时候正赶上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从侧面打在古旧的黄色外墙上,颇为壮阔。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

这是重工业部大楼,经过的时候已经是要离开莫斯科之时了。我们来之前莫斯科连续一周多的阴雨和小雨,但就在到达的第二天开始难得的艳阳高照!而在离开的傍晚,天空又开始飘雨。如果说晴空万里下的苏俄建筑雄伟壮阔,那么阴郁中的则更添一分威严和神秘。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俄罗斯重工业部大楼

壮观的远不止这些地标,苏联普通的楼房都个个令人惊叹:层数一般不超过十层,但长度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每个小单元高度相同,就像中央集权制度对每个个体要求的抹杀个性;而小单元格大量重复,就像中央集权制度强调得无比团结。走在这样的街上,不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单薄。不过苏俄当年的建筑质量真是极好的,即使是民居,看上去也是如此坚固和严谨。只可惜不论是宏伟还是坚固,中国当年建造的民居都没有得到真传。

这是在车上抓拍的路边普通建筑。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这是俄罗斯国家杜马,但整个大楼并没有怎样戒备森严。大厦前面有金色霸气的双头鹰徽章——俄联邦的国徽。双头鹰徽章是由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创立的,代表了罗马帝国东西两边的统一。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继承了这种国徽,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亚逃亡到罗马,成年后嫁给了伊凡三世,因此罗斯人认为他们继承了拜占庭也可以说是罗马帝国的衣钵,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正统与后代。中间的红底骑士徽章来自他们崇尚的基督教中的故事——圣乔治屠龙。十月革命时,双头鹰国徽被废除,1993年苏联解体后又被迎回并写入宪法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俄罗斯国家杜马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建筑是莫斯科的克格勃。可惜普京当年实在圣彼得堡的克格勃。

陪父母去苏俄触摸情怀:莫斯科街景篇

俄罗斯克格勃

还有红场周边、新圣女公墓和各种壮观的东正教堂在后续篇,疫情期间云游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话,就关注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苏俄   莫斯科   杜马   拜占庭   柴可夫斯基   基辅   外交部   大公国   苏联   罗马帝国   俄罗斯   街景   北京   情怀   大楼   父母   建筑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