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苟能置身正仓院一观所藏各物,直不啻身在盛唐之世!”看完这句话我不禁皱了皱眉头:果真可负如此盛名?

(一) 正仓院到底是何方神圣

正仓院其实是日本飞鸟时代佛教寺院收藏财物、宝物的地方的泛称,现在已经特指奈良东大寺的珍宝馆了。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美名远扬,光明皇后功不可没

光明是奈良时代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的皇后,圣武天皇在位时做了一件在日本历史上数得着的大事:给东大寺毗庐舍那佛开眼!——对于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好像怎么看这都不是件大事……

这事发生在公元752年,4年后天皇驾崩,识大体的光明皇后以“先帝玩弄之珍,内司供拟之物,追感畴昔,触目崩摧。谨以奉献庐舍那佛,伏愿用此善目,奉资冥助,早游十圣,普济三途”——没有翻译,这就是光明皇后御制的《为太上天皇舍国家珍宝等入东大寺愿文》原文。而这一年,正是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接下来漫长的1300多年,这些宝物神奇般的未遭风土侵蚀、水火毁损,就这样完整的保存在这个木造仓库中至今。

总结下来,今日正仓院得益于:1、有个艺术修养高的皇帝,并且这个皇帝没有玩物丧志不小心丢了国;2、皇后潜心向佛,虔诚无私向寺院供奉宝物;3、这对夫妇的邻居彼时风头最盛,顺来不少宝物(可见交友及与邻的重要性);4、子孙争气,悉心呵护没有败家。——盛唐一角,仿佛被从时空隧道送过来一般,神奇出现在我们的邻国

那正仓院究竟留存下来哪些宝物呢?可以分为六大类:调度、年中行事具、乐器、佛具、服饰、饮食器。这些宝物有遣隋史、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及渡日僧等来自中土者带过去的,有自中土、新罗、百济东渡的工匠在日本造的,还有日本本土模仿唐制的。

(二) 网红乐器怎么看才更好玩

这里面最容易吸睛的,非“乐器”莫属,也是国内呼声最热的。正仓院的乐器可以分为三种:

1、弦乐器:紫檀琵琶;桑木阮咸;漆槽箜篌;

2、管乐器:横笛;排箫;

3、打击器:漆鼓;磁鼓;铁方響

像“金银平纹琴”、“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和“螺钿紫檀阮咸”俨然已经晋升为网红。

不难理解,这几件乐器极其华丽漂亮,而且保存的极好:既完整无缺,又有岁月的包浆感——不需要任何文化背景,也能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大家来感受一下这种华丽丽亮瞎眼的风格: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是琵琶的细节: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是阮咸的细节: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是古琴的细节: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对于这次展出的几件重头乐器,我会在下篇详细介绍。

其实除了最直观的感受,正仓院的乐器最有趣的点,是和克孜尔、柏孜克里克、敦煌、云冈、龙门壁画对比看的玄妙

五弦琵琶,起源于印度,经中亚细亚传至龟兹(今库车),再传入中土,被纳入隋唐的九部乐,但宋代已经失传。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这一具

如果你曾经在龟兹或者敦煌的壁画中看过五弦琵琶或者阮的伎乐,站在这么一个唐朝的活物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会有种别样的难捺之情。如果你看到这具琵琶时能有“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此类诗词盘旋耳边,不知你是否会另添一种感慨。而当你知道日本还留存有古钞本《五弦谱》,不知你是否会再增一层激动。

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左边这个拿的就是五弦琵琶: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右边这个伎乐手里的五弦更加清晰: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四弦的琵琶更加多见,这是直颈的: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是曲颈的: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壁画中有的有拨片、有的没有。古人弹琵琶有时用手有时用拨片,但唐以后多用拨片。这就是那个红牙拨镂拨,正仓院也有: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即使是更常见的四弦琵琶,也不是现在我国用的琵琶了,倒是日本雅乐,四弦四柱,演奏的曲目也多有自中国唐代传下来的。

日本不仅保存有唐代的琵琶,更关键的是他们把工艺也流传了下来。所以日本现在可以造出来以假乱真的仿唐琵琶。关于日本对文物的复原工艺,下篇我会详细举例。

物不在、谱不在;物在、谱也在:怪不得会有“今日欲考隋唐燕乐调者,非于日本求之不为功”的感慨了!

(三) 低调闷骚的实力派

我个人觉得除了最直接的乐器类之外,“年中行事具”和“调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类型。

让我们先看看“调度”。日语中的“调度”和汉语可不是一个意思哦,应翻译成“日用器具”,正仓院的调度细分如下

1、屏障具:屏风;幔、帐;幄柱;镇子;

2、座卧具:挟轼、轼;胡床;御床;筳席类;褥;毛毡;

3、家什具:厨子;柜;箱、合子;多足几;火舍;熏炉;

4、化妆具:镜;栉;

5、文房具:笔;墨;砚;书几;纸;刀子;

6、灯火具:剪子;

“调度”是个日本词,考考大家“年中行事”是个中国词还是个日本词呢?如果是中国词的话,还有几个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呢?

的确,“年中行事”其实是个汉族习俗。就像我之前总是感慨的“盂兰盆节”,我曾一度以为是日本的节日,后来才知道也是汉族的说法,只是我们已不再使用而日本却还在用,久而久之,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以为这是日本的习俗了

“年中行事”是指在农历年中的有关岁时、岁事、时节、月令、时令等方面的行为习俗。而正仓院的年中行事具,包括:子日手辛锄、子日目利帚;椿杖;人勝;拔镂尺;白索缕;乞巧奠。

这两类虽然和奢侈华丽的乐器类比起来看起来朴素小巧多了,但是你对古文化的积累越深厚,你越能收获惊喜,甚至可以超过乐器类。让我们来举几个小例子:

这是一个“百索缕轴”,看起来好像不能再普通了,也没啥工艺也没啥材料的。但你如果能想到“五月五日造百索”,亦或“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亦或“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亦或“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或许你就会觉得这个“百索缕轴”也还蛮有意思。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是一个“紫檀木画挟轼”。什么叫“挟轼”?这是干嘛用的呢?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这幅画大家熟悉么?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陈宣帝,看看他坐的是什么呢?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其实还有很多古代卷轴画里出现“挟轼”的,大家不妨找找看。也有人说吐鲁番阿斯塔纳木出土琴几与此形制类似的,只可惜我没找到靠谱的图片,大家有兴趣下次去新疆看文物时可以留意一下。

这对美丽的拨镂尺是干什么用的呢?

正仓院展: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大唐六典中尚署令》有载“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原来这一天皇帝要赏赐大臣尺子,寓意何在呢?原来是希望臣子们办事公平公正,廉洁奉公。为什么在这一天呢?仲春二月是日夜平分的月份,古人顺应天时,选择在二月份校正度量衡器具,认为这样可使度量衡器公平准确。大臣们得尺子后还要各种方式谢主隆恩,宰相张九龄写过《谢赐尺诗状》,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中和节谢赐尺状》,《中和节诏赐公卿尺》甚至还做过科举考试的试题……

(四)其他

正仓院的佛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这部分或许会在以后将寺院的部分详细展开?还没想好~

1、佛殿的铺设:幡;天蓋;佛龛;莲池;香印座;火舍;

2、僧侣用具:锡杖;如意;拂子;麈尾;柄香炉;花龙;钴杵;袈裟

3、大佛开眼会的专属用具:没错,就是上面讲的日本历史上的大事:大佛开眼……

服饰包括上衣(外衣)、上衣(内衣)、下衣、装身具,这部分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就远一些了,对日本古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探索。

饮食器包括皿、钵、高坏、匙、著、水瓶,会在下篇里举几个水平的例子。

曾经,我们或许可以说“载于吾政书、存于彼古器”,可渐渐的,日常生活中不见踪影、政书也愈发少人看,或许不久连我们自己都以为存在于彼处的习俗、器物,真是别人的了。

回到开篇:你觉得正仓院里真藏着一个盛唐吗?

下篇预热《正仓院展:一堂生动的营销案例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盛唐   中土   阮咸   敦煌   紫檀   光明   下篇   日本   天皇   宝物   琵琶   年中   皇后   行事   乐器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