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听雨》

一入秋,雨就成了常客,一来就得逗留几天,轻易不肯离去。而气温的变化也随着她的光临忽而升降,即便最爱美的姑娘也免不了把御寒的衣物翻出了箱底。当雨的使者风儿一来,满地的黄叶一遍遍的提醒着人们:秋天来了。

在这样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最适合做的事情莫过思念、回忆,思绪一打开,便与这秋雨一般绵长、悠远。

秋天对于农人来说本应是最繁忙又喜悦的,辛勤耕作了一年,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想象一下稻田里被沉甸甸的谷粒压弯了头的稻子、坡地上咧开嘴巴笑的合不拢的玉米、豆子,还有那果树上黄的梨、红的果,梦里都能笑醒,谁还睡得着呢,赶紧收获去!

可是雨来了,看样子还打算小驻几日,这可把一些性急的给急坏了,望着满天乌云,丝丝缕缕的雨丝不仅皱了眉,还骂了娘。大人会这样,小孩子可不一定,趁着下雨刚好可以躲家里不用出门,即使出了门也乐趣无穷。这时的雨即使淋湿衣裤也不会觉着冷,反倒把夏日的燥热一扫而光,浑身真是说不出的清爽、舒服,带了伞也懒得撑,只想尽情在雨里疯,溅了一身泥也不觉得,回家落得妈妈唠叨也只不过一个鬼脸就过去了。

记忆中这样的雨天最让我难忘的一是可以吃到平时不常吃到的饭食,每到这时,母亲总算从繁忙的劳作中暂时解放了出来,却又立刻将自己投入另一种繁忙中,带着我们姐妹做好吃而又费时的美食。二是可以偎在大人怀里听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口口相传,从三皇五帝、盘古开天辟地,到封神演义、七侠五义,乃至现代戏剧、小说,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带着我走向成长之路。

记忆中最早关于雨天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做的美食便是饺子。那时奶奶已离世,母亲刚从常年累月端茶送水清理大小便的侍奉中腾出手来,我们姐妹也刚堪任帮手,她突然在一个雨天宣布,要给我们做饺子,前提是我们得当帮手。在那之前我的意识里只有米饭、面条,最多再加上馒头、稀饭之类的饭食,饺子?长啥样?咋做?怎么吃呢?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和母亲开始了揭秘之旅。

母亲先和好面醒着,然后开始准备肉、菜。肉一般选择纯瘦猪肉,洗净控干水分后拿刀切成长条,继而小块,再码到一起快刀剁作肉泥;配菜以本地大葱、韭菜为主,亦可随时令选择各种时蔬,洗净晾干细刀切碎。调馅可以说是饺子好吃的灵魂所在,先将剁好的肉末放入大小合适的盆子中,加入足量菜籽油,拿筷子顺时针方向搅动,慢慢的给肉馅上劲,搅到劲道不松散后加入备好的配菜、姜末继续顺时针搅动,直到菜肉完全混合包容,最后调入食盐等调料搅拌均匀,这时的馅料已经香气扑鼻了,常常忍不住就偷偷抓一把来嚼,母亲见了也不会骂,这习惯至今都不曾改变。

此时把醒好的面拿出来揉,从块至条再到小面团,母亲手的动作飞快,左手持一小擀面杖,右手捏面团,双手配合迅速沿面团周边擀开,几秒就成,随手一抛,下一个已然又开始制作,擀制好的饺子皮一会功夫就摞成了一座小山。这小山似松树顶,中间高高凸起,边缘均匀下垂,只因饺子皮中间厚而边缘薄所致。母亲包的饺子一个个肚子鼓鼓囊囊,边缘皱褶规律,煞是好看,我算是得了真传,多次因为饺子外形被人夸赞,很是骄傲呢。

一切就绪,大锅里添足水,灶膛里生起火来。待水滚开,下入饺子,一个个扑里扑腾跳进滚水,水便停止了翻滚,直到被几把大火再次烧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随水在锅中上下翻腾,这时就需要不断在水烧开后往锅中加入凉水,以防饺子破皮、外熟内生。虽然也只需几个反复,在印象中总觉得很长,好似几个钟头,两眼直直的盯着锅,唾液早已咽了几回。而此时,母亲不再需要帮手,熟练地准备好姜末、蒜泥、葱花、油泼辣子、油盐酱醋,调好了蘸汁。等到她一声“拿碗”令下,我们姐妹飞速从碗柜中取出碗盘,不待母亲将饺子从锅中盛出,已然下了手,夹起一个饺子来不及放凉、蘸汁便送入口中,只为感受那一口新鲜美味。这样的场景时时出现在回忆里、梦境里。当然,母亲带我们做过的可不止饺子,菜豆腐面皮、炸油糕、后悔馍,搅凉粉、点豆腐、蒸米糕……多少个阴雨连绵的白天黑夜,都是这些记忆中的美味陪着我过来的。现在喜欢研究美食,应该就是那时结下的缘吧。

下雨天另一个趣事就是听故事啦。脑海中很多远古神话、民间传说、三侠五义、戏剧小说之类的故事随着时间慢慢模糊了,现如今都只记得个片段,却又被后来的各种书本、影视剧不同版本篡改的全不成样子,完全记不清最初听到的是个什么情节了,只有个与秋天有关的至今仍记忆犹新。

说是家族中有一老辈,不知为几代祖先,擅看风水,一次秋霖时节应邀前往邻村亲戚家看事。去时天色已晚,待到看完天已全黑,亲戚留不住,原路返回。那个村子到我们村要走过长长一段渠坎,家乡多渠,渠边广植白杨。那老辈冒着风雨摸黑急行,前方不远处冷不丁冒出个黑黢黢人形怪物,黑夜里瞅来似乎头颅四肢俱有,两手还啪啦啪啦拍个不停,有动作有声音,老辈不由吃了一惊,大喊问话不回,以为遇到了妖物。然仗着手艺,也并不十分害怕,从容从口袋中摸出两个牛角法器来,这可是独门秘器,不轻易使用,此刻正是时候,对准怪物就先投了一个出去,只听得“噗”的一声,怪物竟然毫发无损,拍的还似乎更欢了。一个不成还有一个,第二个法器出了手,竟和第一个一样有去无回,不仅大吃了一惊,行走江湖日久,今天算是遇到真鬼了,转身一口气跑回了亲戚家住下。

翌日清晨,起了大早,不发心,一定要去看看那怪物到底是何方神圣。未及走近细瞧,自己倒先笑了起来,原来不过放牛小二闲来无事,用木棒树枝和泥巴做了个假人,直立路边,泥巴身子上遍插杨树枝而已,那树枝带着树叶,虽已开始干黄,却并未脱落,粘上雨水迎着风可不一个劲的啪啪响嘛!而两个法器则陷入假人泥身之中。老辈不由感叹:久走夜路还真遇着鬼了!

早已记不清是啥时听来的这故事,只是每到秋天,风一起,树叶一响便会再想起来。每每想起都忍俊不禁,也算是一遍遍地重温了儿时欢乐时光,把这故事深刻在了脑海中。

现在的小孩被电视、电脑、网络浸润着长大,稍稍懂事又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捆绑着,可能会觉得无趣,也可能沉浸其中。而我们的童年被这些故事滋养着,被大人们完全放养着,有人会觉得其乐无穷,也可能会有人觉得枯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本质上并无区别。

不知不觉间夜渐深,更觉天凉。听窗外雨声滴答,看来这雨一时也不打算离开。那就在人间多待几天吧,刚好给我们放飞思想,清空大脑,细品生活的机会。

谁说秋天一定要是艳阳高照秋高气爽才最好呢,雨会让我们放慢脚步,减慢节奏,停下来歇歇脚,看看脚下的风景,发现生活中最微小最柔弱的美。雨也会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禁足在家,得以好好陪伴家人,即使百无聊赖拥被赖床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让终日劳累奔波的身体彻底放松,给身体、心灵都充满电。等到雨注,又可以轻轻松松投身工作、事业,是不是很难得,要好好珍惜这绵绵秋雨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老辈   饺子皮   假人   姜末   饭食   阴雨连绵   面团   法器   秋夜   帮手   饺子   繁忙   怪物   秋天   母亲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