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林寨古村,位于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建制于秦朝,历史上曾经是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南下时,南越王赵佗为了防御来犯之敌,派林可将军来此筑寨守关。由于有建树,官府便将此地封赐给他,命名为林寨。林寨虽然姓“林”,但是,在此沉浮几百年,使其声名远播的却是“陈氏”一族。在不足两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6座古民居,其中四角楼就有24幢,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为国内罕见,是保护最完整的客家古村。和平县林寨古村以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扬名,是广东省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 这一切基本上都是陈氏家族所造就的。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600多年前一位名叫陈元坤的和平富坑人,沿浰江乘舟顺流而下前往龙川县城,途经位于当时龙川境内的林寨盆地时,见此处山川秀美,地势开阔平坦,又得浰江水运之便,以为是一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便举家搬迁至此,与当地黄姓等姓同住一处,是为林寨陈姓始祖。经历600多年的繁衍与沉淀,留给我们的只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以及我们对于四角楼内外那种已然逝去的乡土中国最为优雅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无限向往与深情回望。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林寨古村落拥有大量客家风格的四角楼,其中既有西式洋楼——小洋楼,又有中式庭院——谦光楼,其规模、数量,在全国实属罕见。知名度较高的有谦光楼、小洋楼、永贞楼和司马第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集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体的谦光楼。林寨古村落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洪、防卫、居住、仓储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田园古堡群。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位于下井村的“颍川旧家”是曾任广东省督军府顾问、民国期间连任两届和平县长的陈襄廷故居。三进九厅大院气势雄伟,内部设计精巧,石雕木刻独具匠心,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陈襄廷早年曾资助邑人徐傅霖读书成才,结为知己,后徐傅霖官至司法部长、民社党主席、总统府咨议。颍川旧家里很多书法作品出自民国时期政要和书法名家之手。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在林寨这么多座四角楼里,永贞楼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了,四角楼除了居住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军事左右,所以四角楼如同一个堡垒一样,外面的墙仅仅留非常狭小的窗,用作瞭望和枪使用。永贞楼,是清乾隆甲寅岁驰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此楼一门当关、固若金汤,据传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庭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目前永贞楼的环境保留原貌,门前仍保存着半月形生旺水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大夫第,斗门外另有“朝议第”牌匾,是清咸丰辛酉岁(1862年)侯任知府陈肇鉴的祖屋,当年建楼地基需填方,建筑基础不太坚实,建成后墙体出现一些小裂缝,当地人称裂缝为爆拆,因是谐音“赤”,村民戏称赤楼;后来因四角楼弟子较早接受革命思潮,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组织农会,后东纵二支队驻在这里,指挥红色暴动,乡民们将这所红色指挥所称之为革命的“赤楼”。

客家古韵,游林寨之景色,研一个百年家族的荣华与优雅

林寨古村里太多清末民初的老建筑了,这些四角楼大多兴建于清末民初,最早的可追溯至林寨陈氏先祖陈元坤所生活的元朝。繁华散尽后的林寨四角楼,人去楼空,如今虽经修缮,但那些残破的门窗,门楣上褪色的花卉,满是苍苔的天井,蛛网密布的雕梁画栋,无一不在诉说着百年来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沧桑与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和平县   南越   客家   太平天国   民社党   咸丰   雕梁画栋   民初   知府   古韵   广东省   裂缝   中国   大夫   景色   优雅   家族   建筑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