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摄影:请太阳入位(3)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4100年前的石柱揭示太阳光线的复杂走位

对太阳方位的精准把控,自古便有。2003年,考古学家们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乡东坡沟村发现了一个距今4100年左右,类似“巨石阵”的遗址。该遗址由13根夯士柱组成,土柱排列星半圆形,其半径为10.5米,弧长19.5米.13根夯士柱之间形成12道观测缝,半圆所对应的圆心有个观测点。

观测者站在观测点位置,透过柱间缝隙.如果能够看到从对面山上初升的太阳,则代表当天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个节气。

追日摄影:请太阳入位(3)

比如,在7号缝隙中看到日出,那天就是春分或者秋分;从2号缝看到太阳升起,需要等待冬至;若通过12号缝看到日出,则表示白昼最长的夏至来临。古人没有给太阳拍照片的需求,却可以根据太阳升起的位置来判定节气,安排农耕。

陶寺古观象台遗址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太阳每天升起的位置都在变化。在固定的某地,不同日期的同时刻,太阳也都有着不同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生活中虽然难以察觉,但是太阳位置与光线的细微变化,往往对照片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古建筑很多是坐北朝南,冬至前后,太阳在西南方落下地平线,夕阳的光辉可以照亮古建筑中些平日不引人注目的精彩细节,产生美妙的效果。

而到了夏至时分,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方位其实在东偏北和西偏北方向。清晨与黄昏,低角度的阳光可以将拍摄对象的北而照亮。建筑物很少坐南朝北,然而很多著名高山的北坡却有讲不尽的故事。四川成都网名"7556米”的摄影师温钧浩酷爱高山,夏至前后他拍摄过西藏南迦巴瓦峰等极高山被阳光照亮的北坡,让圈内的朋友们啧啧赞叹。

追日摄影:请太阳入位(3)

不光是春分和秋分,其实任何节气乃至任意一天,敞开脑洞外加精心计算,都有可能斩获极具新意的照片。

陈海滢拿出自己的一张照片。每逢二十四节气当日的上午9点整,他以固定的机位和焦距拍摄太阳,最终把24个太阳影像叠加到同一张图片上.它们在天空中呈现出一个“8"字形状的

曲线轨迹。“8" 字上面的顶点是夏至日的太阳位置,低部的端点则为冬至日的太阳位置。

追日摄影:请太阳入位(3)

运行轨迹的原理涉及大量天体几何运算。为了可以让您把本文愉快地读完,在此我们就不展开来细说了。简而言之,地球的公转轨道星椭圆形,公转的角速度在近日点(1月)附近快,远日点(7月)附近慢;另外.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太阳冬至日正午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正午直射北回归线。地球椭圆轨道与黄赤夹角的共同作用,使全年中每日同时刻的太阳位置可以

在天空中拼合出象征吉祥的数字“8"。

太阳每天升起,我们对它好像非常熟悉。而它全年的运行轨迹,似乎又隐含着无尽的数学玄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襄汾县   太阳   高山   夹角   秋分   公转   春分   夏至   山西   节气   正午   冬至   遗址   轨迹   位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