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多年前第一次知道泰山和富士山是友好名山时,因为富士山在世界上享有广泛的知名度,感受到了泰山的旗鼓相当的实力。

但是爬富士山时,发现富士山五合目以上缺水、缺树、缺石时,感觉富士山是高攀了泰山。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后来又了解到富士山多次申请世界遗产而不入,而泰山在198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即使是同全球范围内的名山比较,底子厚实的泰山内涵优势明显,只待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最早记录泰山的古籍《山海经》里提到“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有兽焉”。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在幼小之时,就常听家人吟唱“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催其入睡。年轻时爬过泰山。而临近去世的时候,又发出了“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慨。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孔子登临处


泰山极顶孔子崖石刻,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孔子与泰山的关系:“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孔子是同泰山关系最为紧密的圣贤,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居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所以在孔子的影响之下,封建王朝人数众多的皇帝封禅泰山、祭祀泰山,绵延不绝。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祭祀共27次。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为“天下第一山”,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称封,在泰山下辟场祭地,称禅。只有江山易主久乱再治后,才有资格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中国历史上,正式封禅泰山的皇帝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秦始皇封禅时立的碑,史称李斯碑


前五位皇帝皆为大有作为的帝王,封禅泰山也算是资格在手,众望所归。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据称可能为秦始皇或者汉武帝所立的无字碑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唐玄宗《纪泰山铭》


宋真宗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的皇帝,曾为贪图安定而伺机南逃,又受辱签澶渊之盟,依然通过封禅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拉低了封禅的门槛和意义,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封禅又耗时费力花银子,所以明清时期的皇帝即使是去泰山,改为祭祀泰山而不是封禅泰山。

康熙一生六次南巡,三至泰山,两登岱顶,撰著的《泰山龙脉论》一文,论述了“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即长白山、泰山“龙脉”相连。

乾隆皇帝一生11次来泰安,六登岱顶,留有咏颂泰山诗篇170余首,御笔碑碣130多块。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乾隆御笔摩天崖

为什么大好名山特别是泰山备受推崇,大家是否注意过“崇”字的写法?

富士山与泰山是友好名山,世界上第一号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却是泰山

图:说文解字讲“崇”为山大而高也


“崇”字是由“山”之“宗”构成。说文解字讲“崇”为:山大而高也。

造字的先民在内,古代人民往往把雄伟奇特的大山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吉祥之山”、“神灵之宅”。所以泰山在中华历史上受到的推崇甚至是崇拜绵延数千年至今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富士山   名山   泰山   真宗   梁柱   长白山   孔子   御笔   汉武帝   神灵   中华   祭祀   明清   帝王   遗产   友好   皇帝   自然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