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我记得国家博物馆关于古代中国建筑有两件模型,一件是佛光寺,另一件是应县木塔。这两件展品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建筑先驱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发现的佛光寺是国内仅存的唐代完整木结构建筑原作,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人关于在中国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论断。关于应县木塔,梁思成在给林徽因的信中写道:“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中国建筑史离不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名字。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使中国终于有了建筑史方面的书,书中的手绘图像精美至极,标注十分详细,而且书是用英文书写的。梁思成主持了紫禁城文渊阁的修复工作,在午门外的那排房子里,他写了《清室营造则例》,展览中有一张照片就是他站在端门到午门间的朝房前照的。北京城墙拆除时他痛心疾首,在他极力主张和努力下,北海团城才得以留存。梁思成和林徽因接待了印度远道而来的泰戈尔,他们还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这个文献展里,可以看到陶本《营造法式》的复制页。朱启钤在1919年偶然发现《营造法式》,刊印后成为改变梁思成研究方向和创建营造学社的基础。复制页上有梁思成的印章和标注。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是林长民的女儿,两人很早就相识,婚前在北京四合院中就有合影。林徽因是女子学院毕业,但很早就随父亲去过海外。林家父女对梁思成选择建筑研究是有影响的。而且林徽因对于建筑的兴趣远大于文学。欧洲留学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有很多合照,梁思成的眼里总是满怀深情。林徽因去世后很多年,梁思成在影像里看起来都是悲哀的。梁思成亲自设计了林徽因墓。你看懂了梁思成,就懂了林徽因,以及他们相互的爱慕和爱情。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梁思成在山西考察佛光寺时还不知道战争已经爆发,他把发现佛光寺的消息发回北平那天刚好是七月七日。此后梁思成的主要考察和著作都是在最艰难的十多年完成。在四川条件艰苦,营造学社不得不用柜子和木板搭成桌子。梁思成的桌子上有一只花瓶,它不是用来插花的。梁思成有严重的颈椎病,他用花瓶支起下巴,一边作图一边哼着小曲。


栋梁:学术研究的辛劳与心灵的无上快乐

展览的文献图片很多,有些非常珍贵,展现了梁思成辛劳而璀璨的一生。策展人这样写道:这里的五个单元---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育,为大家呈现先生作为学科先驱的辛劳,更重要的,是支撑并伴随着辛劳的心灵的无上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人民英雄纪念碑   木塔   应县   辛劳   佛光寺   午门   清华大学   学社   木结构   法式   学术研究   栋梁   先驱   中国建筑   文献   心灵   发现   建筑   快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