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北京西城小众景点众多,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历代帝王庙看看。这里不光有难得一见的金丝楠木大殿,还有两座与众不同的龙蚨碑。明初朱元璋在南京兴建庙宇祭祀历朝开国帝王。朱棣迁都北京,未改旧制,由官员在南京代祭。嘉靖时期在北京建成历代帝王庙。经过清康雍乾三朝,共188位帝王牌位祭祀庙中。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历代帝王庙有着与紫禁城和太庙同等的规制,门前设立下马碑。两碑碑文阴阳两面相呼应,古代官员在此须下马下轿步行。景德门的丹陛石不像紫禁城和太庙那样龙飞凤舞,是相对简单的山崖和云团纹。栏杆上是二十四节气望柱,也没有太庙的龙凤望柱壮观。从景德门望去,这里比太庙和孔庙的建筑都小一些。明朝时,历代帝王庙是中祀场所,嘉靖以后明清皇帝多命官员代为祭祀。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历代帝王庙主殿为景德崇圣殿。景德意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垂脊上端坐九只瑞兽,金龙和玺彩绘,三交六碗棱花窗,建筑规模比太和殿和太庙稍小。殿内高悬“报功观德”匾,下面是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牌位。

这座大殿是明代建筑,采用金丝楠木。明代建造紫禁城,开采金丝楠木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太和殿失火后重建,因为找不到大木而不得不缩小规模。北京现在能见到的楠木大殿,只有太庙,长陵和北海,而这三座大殿髹漆日久脱落,清朝修缮时保留了原木的样子,不像景德殿依然是醒目的红漆。大殿内以金砖漫地,金砖本名京砖,烧制复杂,敲击如罄。殿内金砖历经百年依然犹如大理石般凝重。现在能进入金砖漫地的宫殿机会也不多,很多地面都做了保护。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除了金丝楠木殿,历代帝王庙最有看头的是四座御碑亭里的石碑。在西侧有一块雍正时立的无字碑。北京明十三陵前除长陵外都是无字碑。那么雍正立无字碑是否与明朝有关呢?究竟是这块无字碑碑本来是明朝在历代帝王庙中按照祖制留下来的,还是像他说的前人功过自己不敢妄自评说呢?因为康熙留下遗旨,改了以前只祭祀三皇五帝和开国帝王之制,将那么多帝王甚至亡国之君列入庙中,雍正会不会心有顾虑呢?而且,雍正所立两碑位置并不对称似乎也无解。后来乾隆在父亲《御制历代帝王碑》上加刻《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大概是对父亲表示支持,加快让更多帝王入祀。父子碑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啊。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游历代帝王庙,看金丝楠木殿和无字碑

这四座碑都是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等级颇高。地面刻有海水江崖,鱼鳖虾蟹。其中两座碑下是赑屃,而另外两座非常令人惊叹。这两座碑下的神兽似是龙头,龙爪,龙鳞,龙尾。而且碑首一般是负屃,这两通碑上面不是通常的浮雕半浮雕,而是完整的雕出龙头向下俯视,气度非凡。有专家认为这种石碑应叫龙蚨碑,在明长陵中也有一座。明朝历代帝王庙的绘图中景德殿前原有两座碑亭,那么明代的两座石碑有没有可能就是这两座呢?

历史留下很多谜题。旅游的乐趣就是发现细节并且寻找答案。还是留给专家考证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楠木   太和殿   景德   金丝   帝王   紫禁城   雍正   明朝   太庙   殿内   石碑   大殿   祭祀   北京   历代帝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