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多次深入湛江基层,曾吃木薯叶中毒晕倒

陶铸同志是湖南祁阳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早年读过私塾,当过木材行学徒,后参加革命,立下卓越功勋。他曾历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广东省省长、省委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1966年,他被调任中央,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宣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多次深入湛江基层,曾吃木薯叶中毒晕倒

陶铸曾任广东省省委书记

陶铸同志1952年到广东工作,1956年1月至1965年2月任省委书记长达10年,他走遍湛江的山山水水,与湛江人民甘苦与共,情深谊厚,对湛江的建设呕心沥血,关怀备至。

陶铸同志的风范长存于老一辈湛江人民心中,但年轻人却很少知道这位老一辈革命家对湛江的关怀和支持,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陶铸同志在湛江的故事。

为改变雷州半岛干旱贫困的面貌,1958年,湛江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拦腰截断九洲江,建筑鹤地水库,开凿青年运河,创造了水利工程的一大奇迹。陶铸对湛江人民与自然搏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赞叹不已,夸奖湛江的领导和人民有眼光,有魄力,敢想敢干。

建水库涉及到广西近万移民和数万亩土地被淹,陶铸牵头,由广东省委与广西自治区区委协调成功解决。工程破土动工后,他频频到工地视察指导,看到几万民工睡在荒山野岭,忘我奋战,恐怕医疗卫生工作跟不上,便指示省卫生部门派出2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

水库建成后,陶铸高兴地题诗祝贺:“平湖百里飞舟出,长练千条报目舒。不竞神工能夺巧,且欣大地顿还苏。”他还为工程题字——“雷州青年运河”,曾镶嵌在水库拦河大坝斜坡,可惜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毁。


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多次深入湛江基层,曾吃木薯叶中毒晕倒

雷州青年运河

陶铸还在很多会议场合推广湛江,打响湛江的品牌,宣扬介绍湛江青年运河的丰功伟绩,号召全国人民要学湛江人民敢于与困难搏斗的伟 大精神,建议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开山劈岭建银河》。中央有领导到广东视察,必介绍提议到湛江参观青年运河。

据不完全统计,鹤地水库建成后的6年中,中央部级以上领导先后39人到青年运河视察,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慕名前来观摩,至于全国各省市县的代表参观更是不可胜举。湛江因此名声大噪,享誉神州,陶铸无疑是宣传湛江形象的第一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物资奇缺,人民缺衣少食,生活极度困难。陶然同志到湛江视察,了解到徐闻的群众连番薯藤、香蕉杆、野菜充饥都吃不上,无奈只能吃木薯叶,常引起中毒头晕呕吐。

爱民如子的陶铸,得知人民的疾苦,心情无限沉重。他在徐闻采摘了一筐木薯叶,带回海滨招待所(现海滨宾馆)食用。他要求不许加油放盐,要与民同甘苦,共患难,谁知,吃下这些木薯叶后,他也中毒晕倒了,赶紧送医院治疗。

人民如此生活,陶铸心如刀割,决心不能让这情况继续下去。他从调整农业政策入手,狠抓粮食种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出现良好势头。不久,为了摆脱困难,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中央也制定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政策,各地闻风而动,形势日趋好转。

陶铸同志有一句名言:“回首平生无憾事,心底无私天地宽。”他一生忠诚革命,与人民血肉相连。他不抽烟,不喝酒,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一股牛劲,雷厉风行,泰山压顶不弯腰。

他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跑基层,任职期间,广东省110个县,他到过105个。他通过下基层,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掌握情况,形成观点,指导工作,这是他一贯的工作方法。湛江处于粤西地区,较为贫困落后,是陶铸跑得最勤最多的地方。

有一年夏天,省委一连开了几天会,熬了几个夜,大家都很疲倦,散会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陶铸还要求主管农业的领导一齐到下面检查工作,说在车上是最好的休息。长期以来,陶铸都是这样“白加黑”“5+2”地工作,用变换工作的办法进行“休息”。

有一次,他清晨到珠江农场听完汇报,随即到现场考察制定规划,当晚火速赶到江门处理问题后,又马不停蹄乘车到湛江进行紧张调研,在湛江一连工作好几天。因为天气炎热,赶路又急,曾一天之内汽车轮胎4次爆胎,可见有多辛苦。

陶铸每次到湛江,都给湛江带来及时雨,送来关怀和支持。他在廉江红湖农场发现附近的柑桔有黄龙病,马上发电报给罗天副省长,要求省政府立即组织专家小组到湛江处理病虫害,使湛江的水果生产免除了一场灾难。

陶铸乘飞机去海南,在湛江上空,他见到三岭山一片红土秃岭,便记在了心中。后来到湛江视察时,他指示湛江市委要绿化三岭山,造福后代。在他的关注下,湛江三岭山大规模植树造林800多公顷,到处郁郁葱葱,成了湛江市第一个人造森林公园。


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多次深入湛江基层,曾吃木薯叶中毒晕倒

湛江三岭山森林公园

陶铸为改善人民生活费尽心血,对自己却要求极为严格,始终保持党的艰苦朴素优良传统。他克己奉公,不搞特殊化,下乡蹲点,检查工作,轻车简从,反对讲排场,搞阔气。

1960年,陶铸到湛江视察,首站到吴川龙首乡。乡干部不了解陶铸的个性,在村头列队迎接。陶铸发现后,通知司机绕道进村。到村后,发现办公室设有香蕉糖果招待地,他便调头到了第二个乡村。

湛江地委得知此情况,孟宪德书记当时12时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在陶铸视察期间,一律不许列队迎送,不设宴,不准大鱼大肉,伙食标准按省委规定。各地严格执行了地委通知,陶铸非常满意。

老一辈的湛江人民忘不了,陶铸每到一处都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常穿着文化衫,卷着裤脚,在田里一边劳动一边与农民交谈生产;休息时坐在田埂上,与农民聊天拉家常,把党的温暖送给广大人民。

1966年5月底,刚到北京就任的陶铸回到广东,百忙之中还抽时间来到湛江,他沿着雷州青年运河灌溉流域,视察农业生产情况,召集湛江的领导,共同研究湛江发展大计,无限深情地说:“你们一定要把湛江建设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日后再来探望共同相处了十多年支持我工作的湛江人民。”

2008年是陶铸百年诞辰,女儿陶斯亮跟随《陶铸在广东》纪录片剧组到湛江,看到父亲昔日呕心沥血工作的地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无限欣慰;看到湛江人民深情怀念和尊敬父亲,无限感激。正如她在《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中所写:“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革命形象,永远不会在人民的心上泯灭。”


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多次深入湛江基层,曾吃木薯叶中毒晕倒

陶铸与夫人曾志

看了这篇陶铸在湛江的事迹,作为湛江新一代年轻人,你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本文获湛江民间历史学家骆国和老师原创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省委书记   木薯   徐闻   雷州   珠江   广东省   广东   运河   水库   基层   困难   同志   中央   领导   青年   旅游   工作   任广东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