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元帅曾亲临广东湛江视察,其中次数最多的是他

湛江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塞的商运良港,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中曾写道:“东海和硇洲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的一把铁锁”,这句歌词表明了湛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兵家必争之地,海运商贸的喉咙。

毛泽东主席在全国设防会议上强调:“湛江是个方向,湛江要设防,湛江要坚守,湛江不能丢”。为了落实这一战略思想,1964年7月,南海舰队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工程部从广州移驻湛江市。

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对湛江十分关心。十大元帅中,先后有八位亲临湛江视察和指导工作,他们是: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他们深入湛江军事战备第一线,察看地形,检查布防,访问官兵、研究国防建设,强调搞好湛江经济建设对巩固湛江海防前线的重要作用。

每次到湛江,他们都倾听当地党政领导关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绿化造林、农垦垦殖的介绍,并不辞劳苦,深入实地考察,提出意见和寄予希望。他们还再三勉励部队,搞好军政关系和军民关系,共同把祖国的南大门建设好、保卫好。

今天,我们就将八大元帅视察湛江的部分资料整理给大家,让年轻的一代也能了解伟人的风范,热爱我们的家乡,同时寄思湛江人民对伟人的厚爱。

朱德,四川仪陇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


八大元帅曾亲临广东湛江视察,其中次数最多的是他

朱德元帅

1957年1月和1963年1月,朱德两次到湛江视察。他接见驻湛部队干部,要求全体官兵加强训练,增加战斗力,保卫南大门,并为部队题词:“提高军事技术,巩固国防。”

到了湖光农场,慰问从部队复员(转业)参加农垦建设的干部职工,坐在掉了靠背的木椅子上,喝着用铁桶盛着的白开水,与他们谈心,勉励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积极开垦,种好橡胶,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他还深入到湛江港、湛江自来水厂、雷州青年运河、华南热带作物试验站、湛江堵海工程考察。在湛江港,他在码头与作业工人亲切交谈,问寒问暖;在雷州青年运河工地,不顾年近80高龄,拄着手杖,登上30米高的东海大渡槽,了解运河建设情况。

贺龙,湖南桑植人,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

1959年2月和1952年1月,贺龙二度到湛江,先后视察湛江港、寸金桥、湛江堵海工程、湖光农场、雷州青年运河、鹤地水库。

1962年1月,他冒着严寒乘坐舰艇,巡视湛江海域和部分岛屿。在东海岛,他步行登上该岛最高岭顶,详细察看国防工事和防务部署,看望驻守官兵,鼓励指战员苦练本领,保卫祖国南大门。

在南三岛,贺龙在沙滩、林带、海堤等处与当地民兵交谈,高度赞扬南三民兵在筑堤联岛,造林防沙,与海潮风沙斗争中,勇挑重担,发挥民兵生力军作用。

陈毅,四川乐至人,曾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1962年,陈毅视察湛江,重点了解湛江建设情况。他兴致勃勃亲临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深水良港——湛江港。

看到港口繁忙有序地把各种进口物资转运到全国各地,有力支援国家建设,他心里无限欣慰和自豪:帝国主义利用台湾海峡南北海运阻隔,卡压我国经济企图,已经被彻底粉碎。陈毅还登上停泊在码头的豪华远洋客轮“光华号”,这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型客轮,他从心里为新中国日益发展的海运事业而感到高兴。

参观雷州青年运河时,他登上位于遂溪县城的东海河大渡槽,在高空30米坚持步行全程一公里;在鹤地水库,他直奔溢洪大坝,了解排灌发电情况,还在水库边与夫人张茜种下两棵南洋杉,后被人誉为“元帅杉”。时至今日,两树还参天耸立,成为鹤地水库的旅游胜景。


八大元帅曾亲临广东湛江视察,其中次数最多的是他

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

他还先后参观湖光岩和堵海工程东北大堤,观看了湛江粤剧团少年实验队演出,并与小演员合照留念。陈毅素有“元帅诗人”之称,对湛江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人间奇迹大为赞赏,欣然写下《满江红·雷州半岛》和《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两首词。

罗荣桓,湖南衡东人,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958年12月26日至1959年1月1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不到一个月,罗荣桓就风尘仆仆赶到湛江,在驻湛五十五军军长陈明仁和政委王振乾等陪同下,视察检查部队政治工作及战备布防情况。

他为湛江的海边边防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强调部队要加强政治工作,发扬人民军队的政治优良传统,保证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现代建设。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北京市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

1959年2月,聂荣臻视察湛江,听取驻湛部队国防建设和战备训练汇报,接见湛江党政领导,询问了解湛江社会主义建设和战备训练汇报,接见湛江党政领导,询问了解湛江社会主义建设情况。

得知湛江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取得卓越成就后,他兴高采烈与湛江地、市领导和驻湛江部队领导共106人合影留念。他希望地方与部队加强团结、精诚合作、拥政拥军,共同建设祖国南大门,保卫南大门。此外,他还游览参观了湖光岩、寸金桥、雷州海关遗址等地。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和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彭德怀在台海局势紧张的1958年秋到湛江,陪同前来的还有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副总参谋长陈庚大将。他在百忙中视察了驻湛五十五军军部,看望战士,慰问干部,听取部队有关训练和战备情况,详细考察军事设施,对湛江沿海的岛屿、港湾详细了解,并对湛江的边防建设作了指示和部署。

他一再强调,湛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定要搞好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共同促进防卫工作,以适应世界多变的形势。他关心湛江人民,告诫湛江人民认真搞好边防建设的指示,将永远记在湛江人民的心中。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1960年,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策划反攻大陆,制定所谓“国光”作战计划,我沿海地区高度戒备。同年2月,尚在休假治病的刘伯承,军务在身,不顾个人安康,专程到湛江视察检查战备情况。

他听取驻湛部队战备汇报,详细了解部队训练和作战计划,细致记录了琼州海峡的峡宽、水深、潮汐、航道等水文资料,与部队领导研究分析万一战争爆发的各种可能。

他要求驻湛全体指战员,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粉碎敌人阴谋。他再三强调,湛江是边防前线,地位重要,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打起仗来发挥应有作用。

刘伯承对湛江的市政建设十分关心,还抱病到霞山龙划村的自来水水厂视察,看到湛江人民在解放后不久就能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他从内心深处感到欣慰和高兴。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秘书长、全国人大委员长、国防部长。来湛的八大元帅中,叶帅到湛江的次数最多。


八大元帅曾亲临广东湛江视察,其中次数最多的是他

叶剑英元帅

解放初,叶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亲抓湛江海防建设。1950年12月冬,他冒着凛冽的寒风到硇洲岛实地考察海防部署。当时是刚解放,百废待兴,硇洲岛的住宿只有简单的床褥,叶帅还是借群众的棉被过夜。

叶帅调到中央军委后,仍时刻惦记湛江的海防建设。1957年至1962年,他多次到湛,深入部队营地或乘舰艇了解海防情况。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中央决定在华南建立橡胶基地,叶帅毅然挑起这个重担。

1951年8月和11月,叶帅两次莅临湛江调研橡胶种植的可行性。后一次,他和专家及有关人员,爬山涉水,行程千里,走遍高雷大地,历时20多天,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证明粤西种植橡胶大有可为,为我国的橡胶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哪怕是在十年洗劫期间,叶帅也以休假治病为由,避开“四人帮”的监视,于1975年8月到湛,住进海滨宾馆长达20天。他人在湛江,心系北京,关心时局,忧心国家前途及命运。

在湛期间,他多次接见部队领导和地方党政领导,意味深长地勉励大家,“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搞好本职工作。他几乎每天都到大海中畅游,锻炼身体,增强毅力,泡在大海中苦思冥想争策略。

叶帅离开湛江仅一年,就传来了叶帅领导粉碎“四人帮”的喜讯。叶帅披肝沥胆,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党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功垂千秋。

从八大元帅视察湛江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帅们的革命风范令湛江人民难忘!他们对湛江的关怀和指示,极大地鼓舞着湛江人民进一步搞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也激励着当代年轻人奋发图强,为湛江的腾飞和崛起献出我们的光和热!

关于八位元帅对湛江的关怀和指示,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本文获湛江本土历史学家骆国和老师原创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雷州   中央军委   东海   大副   大元帅   海防   湖光   战备   党政领导   委员长   边防   橡胶   广东   元帅   运河   部队   次数   情况   旅游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