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老人与美——续塑晚霞美

在我的人生中,前大半辈子几乎都在忙忙碌碌,忙着工作,忙着家务、忙着教孩子,还要不断地忙着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只恐自己赶不上时代。至于谈论美不美,那是“资产阶级思想”,绝对忌讳的。在那全国上下一个色---深蓝加墨黑之“革命”时代,哪怕穿一件浅色改过的旧上装,也会遭到批评乃至批判。好容易赶上改革开放,又 年近半百,似乎就没资格谈什么美不美。更缺乏美丽到老的意识,自然也不可能有这份信心。还是在退休后,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又在二十几年返聘工作中,改换了原来较闭塞的环境,才慢慢体会到社会发展迅速,大环境变了,自己不能再因循守旧,必须改变固有观念。看看西方国家的老人,尽管有的已满脸皱纹,却仍是风姿卓越,腰背挺拔,穿红戴绿,气质高雅,好像这世界,就为他们存在似的。真让人感叹不已!我不禁自问,这究竟需要具有怎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又有何种认识,才能到老,还有如此惊人从容的风姿呢?固然各国的客观条件,文化、教育背景等的差异是主因,但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却具有那样非凡的敏感性,他们学得快,吸收不怠,几乎瞬间就可以与之同步,而相对年长者说来,也许是长期的传统教育影响太深,难以突破原有枷锁,怕改变原有习惯,被人议论,------总觉得自己老了无缘论美,无可奈何,花落去!

浅说老人与美——续塑晚霞美

是啊,好多老人都会很自然地认为,脸上纵横交织的“电车路”不断增多、加深,最可憎的是,不该鼓的鼓了、不该塌的塌了的体态,没模没样的,还有什么好打扮的。于是自暴自弃,过一天混一天,得过且过。甚至有时也会加入议论别人的衣着打扮,说长道短。但也有不服老的一些年长者。不看别处,只看我们亲和源的,大部分男女老者,他们没有刻意化妆打扮,但给人以整洁、清亮,利落、端庄,乃至优雅的印象。这是一种风尚,一种自然的气质。尽管岁月夺走了我们的青春容颜,当然就谈不上形体美,但只要我们具有一颗明净淡然的心,对当前的生活充满珍惜、期待,对弱者富有怜惜、关爱之心,重视自己的心灵美。有了大美,我们不求时尚,名牌,出彩,只求得体,同样可以体现我们的美。

那么什么是得体,怎么才算得体呢?

我很欣赏“年轻人的美是自然美,老年人的美是艺术美”这一说法。人老改变不了客观,但不应自己剥夺自己的讲究美的权利。尽管七老八十,还是要对自己的外表负责,要加以一定的修饰,只要注意得体,必有效果。所谓“得体”就是注意分寸。得体,又辅以一定的艺术的修饰和美化,才会有一种特殊的美感。也就是说,打扮自己时,既不要超越自己的年龄、衰老体态之现实,又要避开肤色、个头、体型等不利的条件,着重在衣着的色彩搭配上,款色选择上做足文章。我不是服装设计师,我也不懂太多的服饰上的学问,但我体会到老人衣着不论贵贱,但求适合、端庄、优雅,突显个性,只要搭配得当,体现靓中带稳。首要的是自己顺眼,才能产生自信、自尊之感。从而凝聚客观的愉悦的赞赏。付以美好生活、健康气息,给人带来向上的感染。这实际上也是对周围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试想两个同样年龄,相同体态的人,一个穿着邋遢、行为随便,一个装饰得体,仪表端雅,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必是大相径庭。 在衣服的色彩上,有时没有套装,那么上下装就不能选差别太大的色调。一般说,全身上下的色彩,以不超过三种为宜,若超过三种,只要不杂、谐美也无妨。千万别穿着睡衣裤满处跑,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至于女士的饰品,则应讲究衬托得当,一时找不到与服装相印的饰件,不如不带,可能更显现自然,这也许可谓艺术美之一吧!

浅说老人与美——续塑晚霞美

要说艺术美,我想除了服饰,最应该注意的恐怕是发式、发型,包括发色。有许多朋友平时从服饰上看,还是不错的,但如果在发式的修饰上讲究一些,不要让蓬乱无章,干如枯草的头发,影响、破坏了你 的容颜、服饰之美。建议设法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脸型理想的发式、发型。这也许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一直更换到主客观都看上眼,就固定下来。这样,能焕发出你的更高一层光辉。

至于谈到发色,上了一定的年纪,大多数人会陆续出现白发,这是不可抵御的自然规律。有人早,有人晚,有人发展快,有人较慢。不管怎样,白发的不断显露,总让人不舒、不快,不甘心!染发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我想,染发时,在选色上,最好要找与自己年龄相配的颜色比较适宜,因为染得太黑,太年轻化了,旁人一看,就会产生不自然,不相配的感觉。一般可以选棕色带点黄,或棕黑色也可以,好的理发师会为你调配相称的色调。另外,一旦染上了,就必须定期染,千万别让头顶出现明显的两条白沟再去染。这会毁坏你的形象的。众所周知染发剂并非好东西,长时期使用不利健康。干脆选个头套,也不失为良策。但我建议当白发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停止染发。满头银白或大部分转白,也许更能显现一种特殊的美感。它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感觉,走在路上,上公交、地铁,周围自然会向你投来尊敬的眼光和友好的行动。说到底,一切都该因人、因势而制吧!

浅说老人与美——续塑晚霞美

单说艺术美显然还不足以包括老人美的全部。我们这一代,经历的岁岁月月,是最复杂、最丰富多彩的。我们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旧交替的动荡、多变的时代,成熟在那特殊年代,退休在改革开放的中期,养老在国家走向兴旺的年代,我们是绝无仅有的,很特殊的一代。历史造就了我们知苦、惜福、乐意奉献的意识,我们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家庭、学校的教育背景,我想应该在高尚的气质,和蔼的仪态,讲究礼仪、礼让等文明修养的姿态美方面,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显示姿态美,首先让人感受到一种气质上的美,气质由高尚的行为和文明优雅的谈吐;语言声调;适时用“对不起”、“谢谢”、“请”等礼貌用语;在大众广庭切忌狂笑、高谈阔论;待人接物,谨慎和悦;处世与人为善;带笑容与人打招呼等姿态表现的,而时带笑容尤为重,有道皱纹不听使唤,笑容还是听自己的。若来点幽默,则更具亲和感。

限于篇幅和本人认知不足,上述议题不拟深入探讨、展开。拙文仅为不成熟的微浅感悟,只待有识之士赐予更深层面的真知灼见。

总之,我认为,老人并非无美可谈。我们只要有心灵美,加上外表含有艺术元素的装饰美以及高气质的姿态美所凝聚化合而成的综合性美即整体美,就必定会带给自己和客观一种向上、愉悦的感受。让我们大家憧憬快乐每一天,美丽每一天的养老生活吧!。


摘自亲和源《心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艺术美   浅说   发式   亲和   体态   晚霞   得体   衣着   讲究   白发   姿态   客观   优雅   气质   老人   自然   服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