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上)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些人,他们或许会说一些让我们不舒服的话或者做一些伤害我们的事,受委屈、吃亏或者被误解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想要做到宽容,首先就需要学会理解,对对方的想法、说法和做法表示理解。能理解别人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这样,就能使你保持一种恬淡,也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什么是理解

谈到理解,使我想起了两则教育故事:

故事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季娜折花”的故事:季娜有一次私自摘下学校最美的一朵花,老师发现后,没有不分红皂白地斥责,而是询问原因。季娜望着老师诚实地说:“我母亲病得很厉害,我想摘一朵花放在她的床头安慰她。”说着眼里泪水汪汪。这时候老师很受感动地说:“季娜,再摘三朵吧,那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你有这样一颗善良的心。”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上)


故事2:一位青年作家讲了朋友如何处理学生上课吃早点的故事,我的朋友给一群学习舞蹈的十几岁的孩子上文化课,那些每天5点钟早起辛苦练功的孩子们,常常来不及吃饭,就要赶赴早晨8点的课程。所以,每每她上课的时候,下面便可以看到一张张啃食面包的嘴,时不时地还会发出有节奏的咀嚼声。朋友站在讲台上,若不回头,那些声音听上去便像一群酣畅饮食的小猪,可爱,也让她哭笑不得。许多老师一再严肃申明,上课不准吃东西,还曾经有一个老师,因为将一个正在偷偷吃饼干的女孩,叫起来训斥,差一点让女孩当场噎住了喉咙,并因在同学面前丢了颜面,而再也不敢来教室上课。而朋友则巧妙地在点名的几分钟里,让孩子们一起吃完手头的东西。孩子们认真听话,迅速地消灭掉买来的早餐,并因老师这一对他们无法有时间吃早餐的理解与宽容,而在听课时,格外地认真,并于毕业后,还念念不忘老师这一点的好。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上)


朋友一直用心记着一个女孩的话,她说,“知道吗。你说过的最温暖的一句话:孩子慢点吃,这比你讲的任何一节课,都更能打动我们的心里。”

这两位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对“理解”的最优诠释。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温暖,需要爱,需要理解与宽容。马克·吐温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理解,就是进行角色互换或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将心比心”。

理解也是一种关怀、尊重和爱。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出门散步,碰到一个穷人向他乞讨,他摸了摸口袋,然后很诚恳地抱歉说:“很对不起,兄弟,真对不起,我没有带吃的,钱包也放在家里……”不等屠格涅夫说完,穷人突然握住屠格涅夫的手说:“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问:“你谢我什么?我并没有给你任何东西啊!”穷人说:“你已经给我太多了。我本来想要点东西吃了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称我为‘兄弟’,并且还跟我说了‘对不起’,让我感觉人间充满温暖,也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你给我的实在太多了,真谢谢你!”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上)


屠格涅夫的一句“很对不起,兄弟”的话,让穷人感觉到人间的温暖,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这个世界或许应该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多一点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胡光玉

亲和源康桥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屠格涅夫   俄国   皂白   苏联   温暖   穷人   早餐   宽容   勇气   人间   兄弟   东西   老师   朋友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